美國斯坦福大學一個研究團隊開發出一種新的人工智能系統,可預測兩種藥物聯合使用的潛在副作用。這項研究成果不僅可幫助醫生更好地開出用藥處方,也能幫助研究人員尋找更佳的用藥組合。
該研究團隊10日在芝加哥舉行的國際計算生物學學會會議上報告說,目前美國藥物市場上大約有5000種藥物,已知副作用大約1000種。系統研究各種藥物組合使用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工作量巨大,而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大大提高這項工作的效率。
據研究人員介紹,他們使用了模擬人類大腦工作的深度學習技術,把目前已知的藥物及副作用作為基礎數據,基于蛋白質在人體內的相互作用以及不同藥物對不同人體蛋白質的已知影響,設計出一種名為“十角形”的人工智能系統,自主識別潛在的藥物組合副作用。
實際驗證結果顯示,該系統預測的10種聯合用藥副作用中,有一半已在醫療系統的記錄中找到實例。比如,某種降血脂藥物和某種降壓藥同時服用,系統預測患者可能會出現肌肉發炎。2017年的一例案例報告顯示,某患者服用這兩種藥物后確實出現了嚴重的肌肉發炎問題。
2025年2月11日,圣湘生物宣布自研平臺“傳染病數智化系統”正式接入DeepSeek-R1模型,進一步增強數智化系統檢索和數據挖掘能力,提高傳染病數智化系統管理效率,賦能各項AI+醫療業務場景,助力......
一年前,美國谷歌旗下DeepMind公司開發的人工智能問題解決器AlphaGeometry,在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IMO)中達到銀牌選手水平,震驚了世界。IMO是為有天賦的高中生設置的難度極高的數學......
市科技局關于預征集“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項目的通知各有關單位:為落實2025年天津市科技工作會議要求,進一步推動我市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深入了解我市在“人工智能+”行動中的技術和產業優勢,現組織“人工智......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麻醉科繆長虹教授課題組近日在國際胃腸病學頂級期刊《腸道》發表最新研究成果,揭示模擬禁食飲食(Fasting-MimickingDiet,FMD)增強抗腫瘤免疫的新機制。作為全球高發......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月4日報道,來自英國斯旺西大學和倫敦國王學院以及智利的研究團隊,在人工智能(AI)技術的助力下,研制出一種新型自愈瀝青。這種瀝青無需人工干預可自行修復裂縫,為路面坑洞修復提供了一種新......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部教授顧永建團隊在國際計算機和人工智能頂級期刊《模式分析與機器智能匯刊》上在線發表關于量子門控循環神經網絡研究的最新成果。量子計算作為全球科技競爭的前沿領域,近年來備......
2月4日,全球出版商Wiley對70多個國家近5000名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在未來兩年內,在準備論文、撰寫資助申請和同行評議等過程中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將被廣泛接受。該調查詢問了研究人員目前如何使......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綜合和規劃財務司關于開展2025年人工智能醫療器械創新任務揭榜掛帥工作的通知工信廳聯科函〔2025〕30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
可解釋、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可解釋、可通用的下一代人工智能方法重大研究計劃面向人工智能發展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以人工智能的基礎科學問題為核心,發展人工智能新方法體系......
當地時間23日一場在線直播中,OpenAI團隊揭開了首個AI智能體Operator的神秘面紗。這一創新成果打破了傳統應用程序編程接口的限制,賦予了AI直接與圖形用戶界面交互的能力,就仿佛能像人類那樣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