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數百萬糖尿病患者來說,通過扎手指進行日常血糖水平的監測,這種日子是否能夠終結呢?
糖尿病影響著全世界超過4.22億人。糖尿病患者每天都要測試多次血糖,通常是用一根長針刺破他們的手指。這對許多人來說可能是不舒服和痛苦的,這可能導致檢測頻率降低,從而降低血糖水平的控制。
歐洲有幾家公司正在尋找可以讓數百萬人的生活變得更輕松的無針替代品,其中一些產品已經可使用,另一些還在開發中。下面就了解一下:
FreeStyle Libre
對于英國的糖尿病患者來說,FreeStyle Libre是由一個小的傳感器貼片組成的,可以戴在手臂上長達14天。該設備由Abbott Diabetes Care開發,用于測量皮膚下方細胞間的間質液中的葡萄糖水平。
雖然測量不像使用血液測試那樣精確,但該設備允許患者使用可讀設備或在手機上下載應用程序,以便連續和無線地監測他們的血糖水平。
GlucoTrack
GlucoTrack是由以色列公司Integrity Applications開發的,它可以通過超聲波、電磁波和熱波的組合來測量血糖水平。為了提供讀數,傳感器被夾在耳朵上。
該設備是針對2型糖尿病成年人使用的,目前已在歐洲獲得批準,該公司最近剛剛開始將該葡萄糖監測儀商業化。
Eversense
Eversense是由Senseonics公司開發的一種皮下植入物,可持續使用3個月之久。該裝置可以使用響應葡萄糖水平而產生熒光的聚合物來測量手臂皮膚下間質液中的葡萄糖,然后將數據發送到實時顯示葡萄糖水平的發射機。
這款設備最近獲得了美國FDA的批準,該公司同時與羅氏達成了一項銷售該傳感器的協議。
GlucoWise
GlucoWise是一種正在開發中的傳感器,它只需將該設備放在耳垂或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皮膚上即可測量血糖水平。然后,實時測量可以直接發送到智能手機的應用程序。
通過使用無線電波測量血糖水平,開發人員認為該設備應該比其他無線葡萄糖監測儀更精確。其背后的公司MediWiSe在健康志愿者中進行了第一次試驗,目前正在準備在糖尿病患者中進行原型機的測試。
NovioSense
NovioSense是一家荷蘭初創公司,致力于開發可以放置在下眼瞼下的葡萄糖傳感器,它可以將葡萄糖測量數據從下眼瞼無線發送到智能手機。該裝置由一個長度僅為2cm的柔性金屬線圈組成,內部包含納米傳感器。反過來,該線圈被一層軟水凝膠覆蓋。
通過使用傳統的葡萄糖試紙測試所依據的一樣的酶技術,該線圈可以測量淚液葡萄糖水平的每分鐘變化。該裝置已在動物身上進行測試,該公司目前正在計劃進行臨床試驗。
GlucoSense
GlucoSense是英國利茲大學的一種衍生產品,該大學正在開發一種激光技術來監測葡萄糖水平。該裝置是由一種納米工程玻璃制成的,這種玻璃在低功率激光的刺激下會發出熒光。
當這種玻璃與用戶的手指皮膚接觸時,反射的熒光信號會根據他們血液中葡萄糖的濃度變化,在30秒內進行結果測量。
谷歌smart contact lens
早在2014年,谷歌(Google)和諾華(Novartis)的眼科護理部門就合作開發了一種可以用于測量葡萄糖水平的智能隱形眼鏡。鏡片將包括一片薄薄的測量葡萄糖的微芯片,以及一個將信息發送到智能手機的天線。
然而,自那時以來,該項目沒有任何重大的進展更新,尚不知道第一次試驗將于何時開始。與此同時,韓國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自己的葡萄糖感應智能隱形眼鏡,該系統已被證明在動物身上起作用。
隨著這么多的玩家和技術的發展,未來一定會給糖尿病患者帶來多種選擇。扎手指測血糖的日子終將過去。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再生醫學療法,能加快糖尿病傷口愈合。該療法使用載有基因指令的微小脂肪顆粒來緩解炎癥。結果表明,該療法可以針對引起問題的細胞,并減少小鼠皮膚損傷模型中的腫脹和有害分......
一項在線發表于最近《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雜志》的長期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糖尿病(Ⅰ型和Ⅱ型)的影響。無論患病時間長短,男性患心血管疾病、腿部足部和腎臟并發癥、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幾率都更高。家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5/523021.shtm一項在線發表于最近《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雜志》的長期研究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糖尿......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和西北太平洋國家實驗室科學家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熬夜包括上夜班足以打亂人體內與血糖調節、能量代謝和炎癥相關蛋白質的節律,進而促進慢性代謝疾病的發展。......
如果你問醫生,糖尿病是吃糖吃出來的嗎,醫生大概會回答你并不是。 但不可否認,飲食與糖尿病之間關系非常密切,也的確存在與高糖尿病風險有關的食物。 近期,《柳葉刀·糖尿病與內分泌學》雜......
通常糖尿病患者只關注糖尿病在心腦血管及肝腎方面的影響,很多人對于糖尿病引起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理性疼痛(DPNP)卻知之甚少。但數據顯示,有超過50%糖尿病患者出現過DPNP。據了解,糖尿病神經痛主要是......
世界首例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治愈糖尿病獲成功,目前該患者已徹底脫離胰島素長達33個月。論文截圖這一突破性成果由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的殷浩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程新......
世界首例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治愈糖尿病獲成功,目前該患者已徹底脫離胰島素長達33個月。5月7日,澎湃新聞記者從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獲悉,4月30日,該院殷浩教授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分子細......
編者按:2023年5月起,“學習強國”學習平臺與中國科學報社聯合發起“科學家回信”活動,邀請廣大讀者向自己心中向往尊敬的科學家、科技工作者提問、留言。活動啟動后,“學習強國”“科學網App”收到了讀者......
近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研發出新一代針對黏性滲出液,如糖尿病足的單向導液傷口敷料。該研究為黏性滲出液的去除以及慢性傷口治療提供了新思路。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于《先進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