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治愈糖尿病獲成功,目前該患者已徹底脫離胰島素長達33個月。
論文截圖
這一突破性成果由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的殷浩教授團隊與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程新教授團隊合作取得。他們的研究成果發表在了國際學術期刊《細胞發現》(Cell Discovery)上。這是在國際上首次,科研團隊利用干細胞技術成功進行了自體再生胰島移植,并成功治愈了一名有25年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這名患者目前已完全停止使用胰島素長達33個月。
上海長征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殷浩教授表示,研究團隊歷經十多年的研究,通過將患者的血液PBMC重編程為自體iPSC細胞,并轉化為內胚層干細胞(EnSC),最終在體外再造出胰島組織(E-islet)。這項技術標志著再生醫學在治療糖尿病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
首例接受這種治療的患者是一名59歲的男性,他不僅患有2型糖尿病,還發展成了終末期糖尿病腎病(尿毒癥)。在2017年接受了腎移植手術后,由于胰島功能衰竭,他面臨著必須終身注射胰島素以及高風險的糖尿病并發癥。2021年,該患者在上海長征醫院接受了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治療,治療后第11周開始不再需要外源胰島素,其口服降糖藥也在第48周和56周停用。此后的檢查顯示,患者的空腹及餐后C肽等關鍵指標顯著提高,腎臟功能等指標均處于正常范圍,表明胰島功能有效恢復,也預示著該療法能夠避免糖尿病并發癥的發展。
除了這位嚴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外,研究團隊還成功治愈了多例脆性1型糖尿病患者。未來,研究團隊計劃繼續專注于干細胞來源的再生胰島組織研究,進一步開發無需免疫抑制的“通用型”再生胰島組織,旨在為更多依賴胰島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新的治愈方法。
?
中科院原文鏈接:http://cemcs.cas.cn/kyjz/202405/t20240506_7153364.html
Nature論文鏈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1-024-00662-3
T2D患者自體E-islet移植的臨床前研究和臨床IIT研究結果
我國科學家團隊利用化學重編程誘導多能干細胞(以下簡稱“CiPS細胞”)制備胰島細胞治療1型糖尿病。在臨床試驗中,首例接受移植的患者恢復了內源自主性、生理性的血糖調控,移植75天后完全穩定地脫離胰島素注......
澎湃新聞記者從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方面獲悉,中國共產黨黨員,北京糖尿病防治協會副理事長,應急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李洪梅教授,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9月19日22:30在北京逝世,享年59歲。李洪梅教授......
這項研究強調了DFU滲出液成分的復雜性,胰島素和二甲雙胍聯合治療,可能有助于糖尿病足潰瘍愈合,強調了在設計DFU治療方案時考慮這種協同作用的重要性,最終有助于更好地管理糖尿病足潰瘍和其他慢性傷口。美國......
近日,記者從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以下簡稱血研所)獲悉,該所干細胞移植中心教授姜爾烈及其團隊,成功完成了血研所首例親緣臍帶血聯合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慢性粒單核細胞白血病(高危組)的案例......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全面的腦成像研究表明,罹患2型糖尿病或處于糖尿病早期,會使患者的大腦“悄然”加速衰老。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預防這些疾病引起的神經系統變化。相......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全面的腦成像研究表明,罹患2型糖尿病或處于糖尿病早期,會使患者的大腦“悄然”加速衰老。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預防這些疾病引起的神經系統變化。相......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科學家開展的一項全面的腦成像研究表明,罹患2型糖尿病或處于糖尿病早期,會使患者的大腦“悄然”加速衰老。不過,研究團隊也強調,健康的生活方式可能有助預防這些疾病......
近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在線發表研究論文:來自美國猶他大學的科研人員在致命的芋螺(雞心螺)毒液中發現了一種新毒素,其特殊而持久的作用有望幫助科學家設......
魚油(Fishoil,FO)是ω-3脂肪酸的混合物,主要包括二十二碳六烯(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已被推薦用于2型糖尿病(T2D)和高甘油三酯血癥(HTG)患者。然而,其對脂質組和腸道菌群的......
過量的鐵貯積,特別是血紅素鐵的攝入,可作為促氧化劑,催化活性氧的形成,并導致生理功能障礙或疾病狀態。由于這個原因,人們對添加了血紅素的新型植物性肉類替代品產生了擔憂,其通過添加血紅素使其具有動物肉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