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障國家能源安全,順應世界能源發展大勢,我國能源發展圍繞“四個革命、一個合作”,不斷推動能源消費、供給、技術和體制革命,全方位加強國際合作,正在探索一條綠色低碳發展道路。我國能源發展的基調已定,目前存在哪些問題?如何解決發展中的矛盾?為此,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工程院院士武強。
去煤化”還不到時候
中國能源報:目前我國能源供給概況是怎樣的?
武強:目前我國可以進行商業性大規模開發供給的一次性能源中,除煤炭外還有五大類:天然氣、原油、核電、水電、新能源。
根據2016年數據,我國傳統天然氣產量1371億立方米,折合標煤大約1.8億噸,進口量721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達到34.5%;石油產量近2億噸,相當于2.8億噸標煤,對外依存度高達65.5%;核電裝機容量約3300萬千瓦,發電量約2100億度,折合標煤0.26億噸,核電所用的放射性鈾資源對外依賴度高達85%;
水電裝機容量理論上可以發展到7億千瓦,但技術上合理、經濟上可行的裝機容量只有4億千瓦,目前已開發3.4億千瓦,發電量約1.2萬億度,折合標煤1.5億噸;地熱能、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和海洋能等可再生新能源目前產量折合約1億噸標煤。
中國能源報:也就是說除煤炭外的能源供給量不到7.5億噸標煤。
武強:對!2016年煤炭原煤產量34.1億噸,煤炭供給占到我國整個能源比重約70%。這說明了什么問題?相對富煤、貧油、少氣、缺鈾是我們的能源“家底”,資源稟賦決定了能源供給情況。
因此,針對“革煤炭的命”的口號,我想說的是,現在還不是革其命的時候,而是要解決煤炭在開發生產、消費利用過程中的問題,不能因為存在問題就談“去煤化”。
未來能源保供壓力大
中國能源報:您如何評價我國的能源發展狀況?
武強:從能源消費方面看,我國的能源需求很大。我國GDP產值已穩居世界第二,需要能源支持。此外,2011年我國人均一次能源消費量僅為2.6噸標煤,美國約為11噸標煤,日本、韓國的人均一次能源消費量則在6噸標煤左右。
根據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宏偉發展目標,到2050年我國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化強國。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國人均一次能源消費量至少要比2011年翻一倍,達到5.2噸標煤,這就需要每年再多生產約30億噸標煤能源支撐。也就是說,我國能源發展還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空間。
中國能源報:目前來看,實現這一目標存在哪些壓力?
武強:到2050年我們是否能再多生產這么多能源,以目前狀況來看,答案是否定的。我國能源稟賦不夠,因此,戰略目標和能源供給矛盾尖銳。此外,我國面臨的生態環境壓力很大,土壤、大氣和水環境污染等狀態亟需改變,還有來自全球氣候變化帶來的壓力。根據中美氣候協議,我國承諾到2030年碳排放達到峰值,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綠色低碳的戰略方向,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和轉型升級。
開源節流,打造煤炭工業升級版
中國能源報:如何化解矛盾、解決這些問題?
武強:這些是發展目標與能源短缺、生態環境和氣候約束條件下的矛盾。我認為,可以通過三條途徑來解決:開源、節流、打造煤炭工業升級版。
中國能源報:如何開源節流?
武強:開源主要包括四方面:加強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加快可再生新能源發展,目前投入力度很大,但也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儲量非常豐富的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和干熱巖資源的開發也值得期待;此外,要注重氫能等清潔能源的開發利用,特別是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和氫能燃料電池發電。
節流主要包括三個內容:一是提高能源效率。2016年我國每萬元美金GDP消耗3.7噸標煤,世界平均值為2.6噸標煤,美國僅為1.8噸標煤。提高能效利用率,就可以解決實現目標的問題。雖然能效提高多次被強調,但提高的幅度很小,提升空間很大。
二是淺層地熱能的利用。它在給建筑物供熱制冷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在作用。目前供暖方式是大城市靠燃氣、小城市和農村燒煤。煤炭和天然氣燃燒溫度高,屬于高品位能源,而建筑物供熱制冷僅需低品位能源即可解決,這造成了高品位能源的極大浪費,且污染了生態環境,增加了全球的碳排放總量。
三是光伏建筑一體化技術。這是一種將太陽能發電產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術,光伏組件不僅可為建筑物提供能源,而且是建筑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屋頂、外墻和窗戶等。
中國能源報:打造煤炭工業升級版需要在哪些方面發力?
武強:煤炭有更好的增值途徑,不能僅僅作為燃料使用,更應開發其原料屬性。打造升級版主要應該解決六大問題,包括煤炭開發過程中的綠色、安全、職業健康、回采率和使用消費過程中的清潔、低碳問題。
為持續推進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加快能源重大技術裝備創新,切實保障關鍵技術裝備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我局組織了第三批能源領域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申報及評定工作。根據《國家能源局關于促進......
7月28日凌晨,《科學》雜志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家在化工領域的研究成果——天津大學低碳能源化工研究團隊經過潛心技術攻關,提出從催化劑結構設計到反應熱量高效利用的新概念,成功打破傳統反應熱力學限制,奠定了......
當地時間周四(7月28日),國際能源署(IEA)表示,隨著工業使用量的增加抵消了發電使用量的下降,預計今年全球煤炭使用量將保持在歷史最高水平附近。IEA在《煤炭市場最新動態》報告中指出,2022年全球......
7月26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迎峰度夏能源電力安全保供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有媒體提問:請問迎峰度夏期間全國煤炭的供需形勢是怎樣的?國家發改委下一步將采取哪些舉措保障度夏期間煤炭的供應穩定?對此,......
自人類掌握用火技術之時起,燃料資源就在人群生活中占據了不可或缺的地位。尋找開發新型燃料資源的問題始終與人類社會的發展相伴。其中,煤炭被用作燃料供給人類文明已有很長的歷史。據了解,人類系統開發利用煤炭燃......
“通過改造引入高效供能技術,車間成功上線了三維熱交換回收設備,能讓蒸汽在不同溫度‘階梯’上跑起來,實現了重復利用。”近日,國網杭州供電公司能源數據中心專家楊翾為杭州諾邦無紡股份有限公司算了一筆“節能賬......
“歐洲的庫房里堆滿了中國的光伏組件。”美國石英財經網20日援引研究公司雷斯塔能源公布的研究結果顯示,目前歐洲囤積的中國造太陽能組件累計價值約為70億歐元,遠超當前實際需求。過去5年,歐洲的光伏進口支出......
山西漳山600兆瓦乏汽改造項目完工,一道道熱網管路縱橫延伸,以“三改聯動”提高電煤利用效率;曲沃“新能源+儲能”300兆瓦光伏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以光惠農;武鄉100兆瓦光儲一體項目全容量并網發電,點......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場更新》報告認為,由于政策支持、化石燃料價格上漲、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項目的積極推進,預計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新增1/3,明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繼續增長。根據......
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可再生能源市場更新》報告認為,由于政策支持、化石燃料價格上漲、太陽能和風能發電項目的積極推進,預計今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將新增1/3,明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繼續增長。根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