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洛杉磯7月10日電 天體生物學的新發現”、“美國航天局找到吃砷的細菌”、“生命起源定論遭推翻”……一年半以前,世界許多媒體曾紛紛披露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了DNA中‘以砷代磷’的微生物”,但最新研究報告卻表明,這不過是一場美麗的誤會。
據《科學》雜志報道,兩份新的研究報告否認了美國航天局資助的研究人員有關發現DNA中“以砷代磷”微生物的結論。2010年12月,時任美國航天局天體生物學項目帶頭人的費麗薩?沃爾夫―西蒙在《科學》雜志發表報告說,她和同事們在加州東北部富含砷的莫諾湖發現了一種被稱為GFAJ-1的細菌,其 DNA和細胞膜中構成生命基本元素的磷被砷取代。由于砷是一種有毒物質,三氧化二砷便是俗稱的砒霜,這一結論立即轟動了科學界,輿論認為新發現“重新定義了生命結構”,“有助于人們理解和發現地球早期階段以及火星等外星球的生命形式”。不過,《科學》雜志7月8日發表聲明說:“與原始報告相反,新的研究結果清楚地表明,細菌并不能以砷替代磷的方式生存。”
西蒙等研究人員當時認為,作為研究標本的細菌體內的磷過少,只不過是一種“污染”,不足以支撐它們的生存。然而,普林斯頓大學的路易斯?李維斯、加拿大卑詩大學的羅斯瑪麗?里德菲爾德、霍華德?休斯醫學院的列奧尼德?克魯格雅克等研究人員在新報告中認為,這些磷足以支撐細菌生長。
在另一份新報告中,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的托比亞斯?埃爾伯等研究人員發現,GFAJ-1并不是靠砷生存的“生命新形式”,而不過是“在高砷環境下生存下來、極好地適應了環境的極端微生物”。
在西蒙的報告發表后不久,羅斯瑪麗?里德菲爾德便在一篇博客中批評說,報告作者有可能是“糟糕的科學家”,或是“用不嚴謹的方式推動美國航天局的 ‘外太空存在生命"議程”。但《科學》雜志并沒有宣布取消西蒙當初的報告,而表示“很高興發表補充信息”,“隨著科學家們試圖去修正已發表的結論,科學很自然地就是一個自我糾錯的過程”。
西蒙則在一份聲明中說,兩份新報告中的數據“與我們的原始論文一致”,她和同事們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提供新的信息。
微生物生長表型篩選是工業育種、酶定向進化和合成生物學等領域面臨的限速步驟。精準的單細胞精度生長表型測量是突破上述瓶頸的關鍵。近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單細胞中心開發了低成本、非標記的微型......
北京農學院動物營養與畜產品開發創新團隊揭示了奶牛瘤胃微生物對柑橘提取物的短期定植規律,探索了柑橘提取物在瘤胃內的降解機制。近日,相關研究以《柑橘皮在瘤胃發酵過程中定植菌群的動態變化特征》為題,發表在微......
記者21日從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張鑫課題組和孫超岷課題組共同合作,基于共聚焦顯微拉曼技術,通過三維定量成像實現了長期、近實時、非破壞性的微生物監測,對微生物生長和代謝情況進行可視化及定量分......
記者21日從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員張鑫課題組和孫超岷課題組共同合作,基于共聚焦顯微拉曼技術,通過三維定量成像實現了長期、近實時、非破壞性的微生物監測,對微生物生長和代謝情況進行可視化及定量分......
地下水中的鉻(Cr(VI))污染對人類生產生活有巨大危害。微生物修復技術廣泛應用于Cr(VI)污染地下水修復工程。糖漿作為制糖業的副產品,因其成本低和生效快,目前成為了主流生物修復碳源之一。但糖漿成分......
英國和荷蘭的科學家研究表明,即便是剖腹產嬰兒也不會錯過必要的微生物,雖然剖腹產嬰兒在出生時吸收的母親腸道微生物確實較少,但母親能夠通過母乳喂養等補償途徑將微生物轉移給嬰兒。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細胞宿主......
在集約化耕作的農田生態系統中,施肥是快速補充土壤養分的重要途徑。不同培肥管理形成各自土壤特定功能的微生物種群。在推行農業綠色生產方式,繼續推進化肥減量化、化肥利用率進一步提升,推廣有機肥替代化肥,構建......
化肥鹽度指數高,對農作物有益的微生物難以在高鹽環境中生存,這是常識。如今,一種新技術正破解“化肥與微生物難以兼容”這一難題。2月11日,以中國工程院院士周衛為組長,由山西農業大學校長張強研究員、北京農......
發酵蛋白中的蛋白含量高達40%—80%,含有多種維生素、纖維素、碳水化合物、脂類、礦物質,以及豐富的酶類和生物活性物質等,且不含膽固醇,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更加友好。李德茂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
近日,《新植物學家》發表了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劉玲莉團隊的最新研究,他們發現熱帶森林中植物受到的磷限制通常高于溫帶森林,但物種之間和站點內差異很大。分布于不同緯度的森林生態系統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磷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