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大學再一次火了……
因為施一公近期跑去哈佛挖人了,用微博@HMS_XIN的總結來說,挖人挖得“重金與情懷并舉”。
西湖大學真的那么有錢嗎?
“重金+情懷”挖人
微博@HMS_XIN的認證是哈佛大學醫學院-丹娜法伯癌癥研究所研究員。施一公的宣講會就是在丹娜法伯Smith 3樓開的(復制自該博主微博原文)。
微博非常興奮地總結了對西湖大學挖墻腳宣講會的感觸,原文如下——
所以... 快速總結一下:“重金與情懷并舉!”+“西湖大學未來十年會快(DA)速(LIANG)發(SHAO)展(QIAN)!”+“10年內,國內沒有任何一所大學對海外高級人才的吸引力能超過西湖大學,港北上廣深均包含在內!”
具體一點,先講“重金”:
1. 西湖大學作為國內第一家私立大學,校長副校長的任命,由西湖大學的董事會(受托管理委員會,Board of Trusees)直接任命;校長權利最大,不像公立大學,書記才是一把手;管理模式和國際知名私立大學一模一樣;
2. 如果你能從“哈佛魯的講師”順利晉升到“哈佛魯的助理教授”,哈佛魯給你多少的offer package,西湖大學給的會這個offer package的幾倍(無三不成幾,所以至少應該是3倍,我個人認為);
3. Junior faculty,除了啟動經費外,西湖大學會保證你未來5年持續的經費支持(5年內完全不用寫經費申請);Senior faculty,除了啟動經費外,西湖大學會保證你未來10年持續的經費支持(10年內完全不用寫經費申請);并且不查每年的論文發表數量,你大可以非常穩定安心的去攻關你感興趣的世界難題,5/10年發一篇超牛X的,OK的!
4. 給房!不用你買!給!AP -150平;越往上,越大,終身教授的,會非常非常大;
5. 未來5/10年(記得不是很清楚),200個PI職位,從助理教授到冠名講席終身教授;3000名經過嚴格挑選的博士研究生(與國際接軌,不只看高考成績)幫你干活,幫你實現夢想;
6. 全新設計的大學校區,一期,200-300畝地,杭州市捐的,光清理費就花了20多個億;校區的設計團隊是來自德國的爆炸有名,第一期建樓準備花40個億;一期周圍還有那么300來畝地,杭州市也給reserve了,用于西湖大學后續發展;
7. 只要你全職入職西湖大學,不僅給你高額的商業醫療保險,你太太/先生,包括子女(不限個數)也統統會給,“國內唯一的一所高校,幫你家人買保險!這一點完全就是抄襲Google嘛,痕跡略明顯”;
8. 只要你全職入職西湖大學,以后你的小孩如果想再回美國讀大學,大學的學費,西湖大學幫你出!屌炸天!
講完“重金”,現在來講“情懷”:
1. 杭州市市長說,你們要什么,我們給什么,200億也不過就是修200公里高速路的錢咯;請你們一定要把西湖大學辦好,中國需要不同性質的世界頂尖科研型大學。
2. 副校長下雨天出門坐出租,沒帶傘,司機問他,這么大雨,你怎么不打傘?副校長回:我剛從國外回來,還沒養成要打傘的習慣... 司機不語;等到了西湖大學門口,司機又問,你是這里的教授么?副校長答:是的;司機突然各種激動,“請腦部此時畫面”,非要把自己的傘給副校長,“感謝你們回到祖國,感謝你們來杭州,教育和培養我們的小孩,這傘你一定要拿去...”
OK,就寫這么多,總而言之,所有拿出來吸引人的點,全部都是海外高級知識分子的G點!一個都沒落下!所以,“10年內,國內沒有任何一所大學對海外高級人才的吸引力能超過西湖大學,包括港北上廣深的所有高校!”
這條微博非常紅了,被轉述很多。
不過轉述的時候大家很神奇地刪去了“重金”的第1條,“情懷”第2條。
刪去重金第1條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校長權力最大”這句……有評論說這句話太理想主義了,當年的南科大就是前車之鑒。南科大的事我們下次扒拉。
有趣的是評論區出現了@南科大團委,翻譯過來是說西湖大學用了杭州市的錢,總不能不做政府的人。
不過這個微博號有點離奇,雖然認證了,粉絲數成迷,日常評論數0到1條。然而看在@南方科技大學的粉絲數也就5000不到,日常評論數0到3條,可能是真的南科大團委吧……
至于被大家忽略的情懷第2條,可能因為太情懷了……第1條市長那句“200億也不過就是修200公里高速路的錢咯”還是挺金錢的。
不管怎么說,西湖大學校長挖人很壕這事的確給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那么問題來了,西湖大學能這樣挖人,真的很有錢嗎?錢是從哪兒來的?
西湖大學真的那么有錢嗎?
經費充足嗎?
很難說。
有關西湖大學的經費問題,廣為流傳的說法是這樣的,“按照計劃,集本碩博科研人才培養于一體的西湖大學將在2022年正式建成。它將開創中國民間資本支持高端科學技術研究的先河,在未來10年內,將有200億元辦學經費逐步投入。”
200億聽著是不是很多?!畢竟你是個窮人啊!
可以參考一下2017年教育部直屬高校的經費預算前十名。
劃重點,清華大學1年的預算總數就有233.35億元。
回頭看一下,西湖大學10年投入200億元。
當然西湖大學走的小而精路線,拿家大業大的清華去比好像有點欺負人,可是別忘了施一公2017年在浙商年會提的西湖大學辦學目標:“在2019年末趕超洛克菲勒大學;5年后科研水平比肩清華、北大,成為世界一流高校;15年后,比肩加州理工學院成為世界名校。”
清北好歹是5年后的目標,還是得比,畢竟中國辦大學五要素:政策支持,跟黨走,方法對,有大牛,錢夠。錢夠是基礎。
知乎用戶機器貓吐槽——
十年投入200億就有點打臉了,別人想沖擊top的阿卜杜拉國王科技大學也是200億,不過單位是美元。西湖大學平均一年按20億來算,類似小而精的相同數量級高校有兩財一貿和北郵。如果要對飚清北,200億燒十年能冒個泡;退一步,想在華五有一席之地,也得向教師工資最低的南大看齊(69億)。
順道質疑了一下這點經費的可持續性問題——
這200億還是民間資本,非營利性民辦大學一般分為捐資辦學、投資保值辦學與投資保值收益辦學三類,西湖大學說了自己是非盈利性的,那么必然是前兩種了。
基于上,那么問題來了,如果是捐資辦學,肯定不能走公司的賬,因為捐贈一堆對公司沒用的研究投資人不買賬,如果要是非上市公司呢,任老板內心有話說。所以結果肯定是私人出錢了,能持續出得起這么多錢的,真的不多,如果有,我敬他是一條漢子。如果是投資保值辦學,別說,這個從理論上倒真有可能,畢竟杭州幾千畝地就能回本,但是從實際上我從內心不想認為是這樣。
西湖大學真的那么有錢嗎?
經費從哪兒來的?
那么施一公在哈佛開出那么壕的條件,靠誰給錢?
根據官方說法,“西湖大學的經費主要來源于社會捐贈、辦學收入、競爭性科研項目經費及人才政策支持經費和政府扶持資金等。特別是創辦初期,政府給予了政策和資金上的大力支持,學校正常運行后,經費將主要由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承擔。”
政府支持不用多說。前面提到,大家都因此質疑西湖大學的“學術自由”了……
2016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明確,非營利性民辦學校與公立學校在多方面享有同等待遇。施一公曾在某論壇上表示“這意味著土地可以由地方政府劃撥,校園建設可以由地方政府承擔,科研經費也可以由政府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提供”。
西湖大學是一個社會辦學、國家重點支持運營項目,基礎項目、科研經費及人才引進的補貼都得到國家支持。2016年12月,西湖高研院(西湖大學的前身及籌建依托主體)成立時,就曾以“杭州市頂尖人才和團隊重大項目”與西湖區政府簽訂協議,四個項目各獲得由杭州市提供的1億元項目扶持資金,用于一流人才引進和尖端科學研究。
恩,用于一流人才引進。
剩下的經費來源,基金是個亮點,也是大頭——
根據7月13日,施一公在南方科技大學2018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的講話,是的又是南方科技大學,這次演講還是南科大校長陳十一邀請施一公去的。
插一句,這篇很長的“南科大畢業典禮”演講內容主要是介紹了西湖大學,末尾才點了題,說“同學們,對不起,我一不小心就講多了。最后,我還想提醒你們:你們作為南科大2018屆畢業生,是否意識到你們是多么的與眾不同?!”
回到經費,施一公在演講中強調,西湖大學是我國歷史上第一所社會力量舉辦的非營利性質的研究型大學,其辦學經費的相當一部分來自于西湖教育基金會。并且迄今為止,基金會募得的捐贈已經超過預期。
(演講還包括一些捐贈的詳細例子,將附在文末,可以看看。)
總之要注意的是,西湖大學的經費,很多將由基金會承擔。也就是很多報道說的,“隨著西湖大學的揭牌,基金會辦學模式開啟無疑。”
這和其他民辦高校是不一樣的,我國大部分民辦高校是靠學費維持基本生存。由于辦學經費來源單一(有的民辦學校,每年還要向出資方上繳部分學費收入),因此,很多民辦學校的師資建設、課程建設、學生實習實驗都受到影響,而由于人才培養質量不高,民辦學校也難以獲得社會認可和社會捐贈,拓寬辦學經費渠道。
西湖大學則依靠基金會。依據西湖大學辦學的綱領性文件《西湖大學章程》,作為西湖大學的舉辦者,西湖教育基金會應“決定學校董事會人數及人員構成;依照章程推舉學校董事會成員”。推舉首屆董事雖由西湖大學籌委會提名,但仍需由舉辦者西湖教育基金會審核確認。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新教育基金會理事熊丙奇在《西湖大學的辦學模式和辦學制度設計值得關注》一文中指出:新的《民辦教育促進法》施行后,我國民辦高等教育可以選擇舉辦營利性的民辦高校或非營利性的民辦高校。舉辦非營利性的民辦高校,要保證學校辦學的非營利屬性,落實和擴大學校的自主權,應該采用基金會辦學模式。所謂基金會辦學模式,就是所有辦學收入全部進入基金會,由基金會舉辦大學。這和以前民辦大學,直接由企業或個人出資者舉辦不同,可以有效避免企業把學校作為“提款機”,以及個人對學校實行家長式管理。所有社會捐贈、學生學費、政府扶持經費,進入基金會賬號后,任何人不得擠占、挪用,支出也必須用到具體辦學開支上,這也為學校辦學持續獲得社會捐贈創造了好的平臺。
華北電力大學教育基金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治理研究院研究員楊維東曾著書《中國大學基金會治理問題研究》,他介紹國內公立大學基金會對所在高校的財務供給能力有限,雙一流大學平均在2%左右甚至更低。因此對學校來講,基金會籌資是輔助性的,或者說是錦上添花型,而西湖教育基金會則不同,它將是未來西湖大學運營的主要經費提供者,是支撐性或者說生存型的,具有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
不過可想而知,基金會的壓力挺大。
西湖教育基金會執行秘書長劉旻昊就跟媒體吐槽說自己“每天睜眼都是200億的壓力”。截至2017年底,西湖教育基金會到賬7.7億人民幣。
西湖大學籌建委員會算過:西湖大學全容量聘請300位教授時,一年所需的行政費用為10億-12億元。依照規劃,8到10年內,基金會需做成一個200億到250億元的永續資金池,這樣每年以基金運營投資的5%-6%的收益,即能滿足西湖大學每年的運營費用。
劉旻昊在南方周末2018年4月的采訪中說,基金會重點支持的是行政運行和教職員工的薪酬福利待遇,即滿員時10億-12億的資金需求。
所以施一公挖人開出的錢,剩下的應該就是由這個壓力山大的基金會負責吧……
西湖大學真的那么有錢嗎?
附:捐贈事例
施一公:
2016年1月9日,在南科大和十一校長的支持下,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大會在深圳召開,我向出席會議的同道介紹了西湖大學的籌備情況并道出了我們的難處:沒錢!會議現場,在《我的中國夢》的悠揚旋律中,89位情緒激動的海歸專家們竟然排起了長隊、踴躍捐贈,這筆兩千多萬的捐款立即解決了西湖大學2016年整年的籌備經費。說實在的,這些專家絕大多數都剛剛創業或在國內大學工作不久,并非富豪,他們捐出來的是自己在單位的稅后工資。
再說說我的河南老鄉。一年多之前,我認識了來自家鄉的企業家鄧營候屈平夫婦。他們的企業規模不大,營利不多;但沒有高學歷的他們特別希望為中國的創新教育和科技做點兒實實在在的事情,最后夫妻倆毅然決定給西湖大學捐贈一億元;做出決定的當天晚上,兩人去征求當時在鄭州市第一中學備戰高考的兒子的意見:“孩子,爸爸媽媽原想給你留一筆錢,但現在把這些錢都捐給了西湖大學,你不會怪罪爸媽吧?”兒子毫不猶豫:“我本來就能自食其力,真的不需要你們給錢。捐給西湖大學太好了,這樣你們今后掙錢就更有動力了!”聽到孩子的回答,母親淚目!后來,同樣慷慨捐贈的浙江企業家、西湖大學創校校董會成員徐益明告訴我:“一公教授,你知道嗎?他們夫婦真的沒多少錢,為了給西湖大學捐贈,把手里的房產都要賣掉了。”收到他們沉甸甸的信任,我更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其實,不止是企業家們在通過支持西湖大學詮釋他們對創新教育的偉大情懷,我們更是收到了社會大眾的支持與厚愛。來自北京大學的一位博士生俞同學給西湖大學捐贈了一個月的飯費,他留言“希望用微薄之力支持西湖大學高貴的靈魂,研究不受體制羈絆,不為制造論文所累。而能夠為我們這個國家、民族和社會創造真正的思想作品,贏得世界的尊重”。
來自杭州的一位普通公司職員陳先生在今年4月17日女兒十周歲生日的那天以女兒名義給西湖大學捐贈10417元作為紀念,也作為送給女兒的生日禮物,因為他希望將來告訴女兒,西湖大學有你的一份貢獻,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情。杭州市西湖區的一位公務員在聽完西湖大學情況介紹之后表態:我在職期間一定全力以赴支持西湖大學,退休之后也要動員我的同事不遺余力地支持西湖大學。
西湖大學創辦的新聞隨著網絡和微信傳遍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不僅得到國內社會各界的理解和幫助,也得到世界各地華僑華人的支持。老家浙江溫州、常年生活在南美洲法屬圭亞那的周先生,發動了當地30多位華人向西湖大學捐贈,他動情地說:“我們是生活在亞馬遜原始森林大西洋畔,離天最近、離祖國最遠的華夏炎黃子孫。”
近日,西湖大學、西湖實驗室與細胞出版社合作,圍繞“衰老生物學”呈現了一場為期3天的國際學術會議,數十位國際頂尖科學家分享了27場大會報告和2場圓桌對話。這次“衰老生物學”大會是多國科學家的攜手合作。在......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倚天不出、誰與爭鋒”——在迷人的武俠世界中,行走江湖,人人都向往著擁有倚天劍、屠龍刀這樣的絕世利器傍身,故事也因由對它們的爭奪,變得愈發跌宕起伏、快意恩仇。原因很簡單:這些刀......
穿著灰色Polo衫、踩著一雙休閑帆布鞋,不久前,48歲的鄭冶楓首次以大學教授的身份,登上了西湖大學的講臺。此前他的身份是產業界的科學家。2006年至2017年,鄭冶楓在西門子醫療美國研究院工作。201......
記者9月26日獲悉,西湖大學國強講席教授、副校長及慕德微納(杭州)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仇旻日前展示了雙目鏡片重量僅5.4克、厚度僅0.55毫米的AR(增強現實)眼鏡。它幾乎和人們平時戴的太陽鏡一樣輕......
全彩AR眼鏡目前重量還比較重,不便于佩戴,經西湖大學技術孵化,AR眼鏡輕便化、多功能的“中國方案”成為現實。AR是AugmentedReality(增強現實)的簡稱,AR眼鏡可以讓佩戴者在現實世界的基......
全彩AR眼鏡目前重量還比較重,不便于佩戴,經西湖大學技術孵化,AR眼鏡輕便化、多功能的“中國方案”成為現實。AR是AugmentedReality(增強現實)的簡稱,AR眼鏡可以讓佩戴者在現實世界的基......
“西湖優秀女性博士后獎”是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發起的“西湖女性科學家發展支持計劃”子項目。該獎項由唯品會(中國)有限公司捐贈支持,旨在通過為從事博士后研究的優秀海內外女性科研人員......
“準備好迎接美妙的公式了嗎?”這是理學樓里的一間小教室,差不多20平米,除了一面門一面窗,剩下的兩面墻全是黑板。相較屋子里其他人的眉頭深鎖,湯雷翰用粉筆在黑板上敲擊出輕快的節奏,不知從哪里召喚出一連串......
“準備好迎接美妙的公式了嗎?”這是理學樓里的一間小教室,差不多20平米,除了一面門一面窗,剩下的兩面墻全是黑板。相較屋子里其他人的眉頭深鎖,湯雷翰用粉筆在黑板上敲擊出輕快的節奏,不知從哪里召喚出一連串......
日前,美國貝勒醫學院解剖教學中心主任張曉明全職加入西湖大學。在張曉明20多年的教學生涯中,他先后拿過19個教學獎。該獎項由學生投票選出,他幾乎每年都會蟬聯。與大多數全職回國的研究型教授不同,張曉明專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