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到海量數據的處理、儲存和解釋在生物科學研究成果轉化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英國加大投資生物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日前,英國投資7500萬英磅啟動建設一個新的生物信息技術中心,資助資金主要由英國生物技術與生物科學研究理事會(BBSRC)、醫學研究理事會(MRC)、自然環境研究理事會(NERC)和維康信托基金會提供。該中心是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下屬的歐洲生物信息學研究所(EMBL-EBI)的一部分,將使EMBL-EBI在歐洲生命科學生物信息基礎設施(ELIXIR)項目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該中心將開展生物信息學培訓,為學術界和產業界的研究人員提供支持,并開展產業導向的生物信息領域的臨床轉化研究。
3月17日,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基礎研究管理中心)發布2022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牽頭完成的“實現超冷三原子分子的量子相干合成”成果入選。利用高度可控的超冷分子來模擬復雜的難于......
“我們的成果一旦邁入產業化,腫瘤患者只需打一針就有望治愈,費用將是現在的幾十分之一。”浙江理工大學生命科學與醫藥學院教授李恭楚的這個愿望即將實現。日前,他團隊研發的腫瘤藥物“GC001溶瘤痘苗病毒注射......
25日,受中國科學院A類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地球大數據科學工程”等項目支持,第五屆環境與發展智庫論壇發布了《全國城市便宜度評價報告》、《全國植被覆蓋評價報告》、《能源裝備制造產業發展態勢報告2019》......
科技部官網公布《“十四五”技術要素市場專項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其中發展目標明確:“十四五”期間,現代化技術要素市場體系和運行制度基本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制度完備、治理完善的高標準技術要素......
新華社北京8月19日電(記者張泉)聚焦氣候變化、水資源、地質構造等關鍵科學問題,深刻揭示高原變化機理;圍繞生物多樣性、碳循環、高原人口健康等時代命題,持續提出發展建議;有力服務川藏鐵路等重大工程建設…......
開欄的話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習近平總書記說,堅定不移創新創新再創新。我國科技隊伍蘊藏著巨大創新潛能,必須通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把這種潛能釋放出來。科技活動是人的活動,科技政策,發揮著導向......
截至目前,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已發現660余顆新脈沖星。“中國天眼”已進入成果爆發期。 ......
近日,記者從中山大學獲悉,2022年3月,“天琴一號”衛星再次傳來喜訊。它在軌運行期間還獲得全球重力場數據。這是我國首次使用國產自主衛星測得的全球重力場數據,“天琴一號”使得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
日前,西北工業大學公布該校5位入選“第七屆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名單”教師詳情。他們所從事的前沿科研領域及其“年齡優勢”,迅速在互聯網社交平臺引發熱烈討論。記者了解到,5位青年科技工作者孟亮、......
“我對科技成果轉化落地難這個問題有著切身體驗。”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質量標準與檢測技術研究所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王靜告訴《中國科學報》,科技成果產業化率低已然不是政策扶持不夠、企業創新意識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