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科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寧波工業技術研究院)先進制造技術研究所在碳纖維表面改性方面取得新進展。該所復合材料研究團隊所設計的新型制備方法,為生產高性能碳纖維復合材料提供了一種全新思路。相關成果近日發表于美國化學會的《應用材料與界面》期刊。
碳纖維具有高比強度、高比模量、耐疲勞、耐腐蝕等優異性能,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軍事工業、體育運動器材等領域中。據研究人員介紹,碳纖維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的力學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碳纖維與基體之間的界面性能,而碳纖維表面光滑、惰性大,具有化學活性的官能團少,導致碳纖維與基體樹脂之間的界面粘結性較弱,界面相往往成為復合材料的薄弱環節。
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界面微觀結構與界面性能密切相關。眾多研究表明,通過碳纖維表面改性調控復合材料的界面微觀結構,能有效改善復合材料的界面性能,這也是碳纖維復合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之一。
此次科研人員將氧化石墨烯引入環氧基上漿乳液中,采用浸漬法對碳纖維進行表面改性,可以有效調控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界面微觀結構,進而顯著改善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界面性能。
結果表明,氧化石墨烯均勻分散在碳纖維表界面層中,改性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界面剪切強度(IFSS)相比未上漿和未改性的碳纖維復合材料,分別提高了70.9%和36.3%;且單向改性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層間剪切強度(ILSS)和拉伸性能也有明顯提高。
業內專家表示,該研究對熱塑性樹脂基碳纖維復合材料的界面改性有重要指導意義。此外,這種表面改性技術具有可靠、易操作的特點,可以將該技術與碳纖維生產工藝中的表面處理過程相結合,具有較好的產業化前景。
相關工作獲得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方向項目、寧波市自然科學基金和寧波市博士后特別資助等支持。
12月26日晚間,精工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于2023年12月26日與東華能源(茂名)碳纖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華能源”)簽署了《碳纖維裝備采購合同》。該合同分為兩期實施,第一期金額為2.82億元,第......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最新信息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新材料產業進入蓬勃發展的加速期。就在幾天前,由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堆芯支承結構中的石墨材......
2022年對于纖維領域而言是極特殊的一年。這一年,國產碳纖維終成長為中國市場的主流供應,國產份額首次超越了進口量。對于行業發展現狀,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碳纖維制備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
俄羅斯科學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的科研人員證實,鋁基碳纖維復合材料的強度取決于組元間結合強度,即組元間的界面強度降低時,因裂紋擴展受阻,復合材料的抗斷裂性反而增加。研究結果為建立金屬基纖維復合材料強度數學模......
近年以來國內碳纖維行業發展穩定,國產替代進程加速。2022年以來,像中復神鷹、吉林化纖等國內領頭企業的發展勢頭正盛。新年伊始,就有兩家企業打算進入這一賽道,先后斥資建設碳纖維產線。獲悉,1月7日,山西......
日本經濟新聞社1月16日報道稱,日本東麗計劃到2025年投資約1000億日元擴大美國、韓國和法國等碳纖維復合材料生產基地的產能。日本東麗的碳纖維業務主要面向航空制造、體育休閑及一般產業等領域。此前,受......
近年以來國內碳纖維行業發展穩定,國產替代進程加速。2022年以來,像中復神鷹、吉林化纖等國內領頭企業的發展勢頭正盛。新年伊始,就有兩家企業打算進入這一賽道,先后斥資建設碳纖維產線。獲悉,1月7日,山西......
有人覺得碳纖維很高級,但我覺得恰恰相反,碳纖維只是一種工業材料,它和高級沒有一點關系,你認為高級,是因為碳纖維往往和一些特定的商品掛鉤,而這些商品往往有著高價值屬性,所以碳纖維才會被人覺得非常高級。但......
隨著碳纖維應用率的不斷提升,相關行業將迎來長跨度的高景氣階段。國內首套大絲束碳纖維生產線成功投產據《中國科學報》,近日,我國首個萬噸級48K大絲束碳纖維工程第一套國產線在中國石化上海石化碳纖維產業基地......
李仲平(1964.08—),復合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長期從事航天極端環境復合材料應用基礎研究、工程應用研究以及型號研制。負責并帶領團隊探明天線罩熱透波、防熱復合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