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大學的一組研究人員針對葡萄糖代謝途徑提出了新的觀點,這一發現公布在Cell Metabolism雜志上,同期來自廈門大學生科院的林圣彩教授對此做出了點評:“Carbohydrates: not all that bad?”,闡述了最近發現的葡萄糖代謝的新途徑及其在細胞氧化還原穩態中的作用,并對目前流行的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害的觀念做出評論。
葡萄糖作為來源于植物淀粉的主要碳水化合物是細胞主要的能源物質。然而,在如今諸如糖尿病和肥胖癥等代謝性疾病的發病率迅速增長的情況下,不少專業研究和普通人群都極為關注食源性碳水化合物的陰暗面。這導致了高碳水化合物對健康有害的觀念在人群中扎根,并催生和推動了多種低碳水飲食方案。
林圣彩教授指出,杜克大學主導的一項最新研究成果對這種觀點的理論基礎可能就提出了挑戰。這個研究小組在葡萄糖代謝途徑成為經典知識的數十年后,發現葡萄糖經由糖酵解成為丙酮酸后,竟能直接轉變為乙酸。這條途徑與丙酮酸轉變成乳酸的經典途徑平行發生,并且生成的乙酸和乳酸類似,也能經由細胞分泌至胞外而被其他細胞作為能源物質來利用。
有趣的是,線粒體代謝產生的活性氧能直接通過親核攻擊促使丙酮酸轉變為乙酸。這表明,丙酮酸作為葡糖糖代謝物可以通過該途徑承擔抗氧化因子的功能。
林圣彩教授認為,這項研究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論斷,即葡萄糖以一種利他主義的方式來消減細胞內部的活性氧。結合之前經典的葡萄糖通過磷酸戊糖途徑和絲氨酸合成途徑產生還原力的發現,這項研究進一步證明之前關于葡萄糖導致細胞內活性氧上升而造成細胞傷害的發現是有局限性的,不一定能推廣到體內所有細胞類型和細胞所處的環境。甚至在諸如缺氧和劇烈運動等條件下,葡萄糖的抗氧化角色有可能更為重要。
而最近發表于《Lancet Public Health》的一項對包含超過40萬人的數據的薈萃分析指出,相對高的碳水化合物攝入遠比低碳水飲食方案造成的死亡率要低,這也支持了關于碳水化合物并非洪水猛獸的判斷。
發表在《英國醫學雜志營養預防與健康》(BMJNutritionPrevention&Health)上的一項簡短分析得出結論,碳酸水可能通過促進血糖吸收和新陳代謝(身體使用和轉化能量的速度)來幫......
淀粉通常被添加到湯等食物中,使其變得更濃稠,但這樣做會增加卡路里和碳水化合物含量。現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通過將淀粉顆粒排列成特殊形狀,可以將它們變成超級增稠劑,同時在不犧牲口感的情況下減......
瑞典國家生命科學實驗室(SciLifeLab)研究團隊成功構建了迄今為止最全面的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轉運周期,并確定了GLUT蛋白對脂質的敏感性,對于理解人類生理和代謝的基本機制具有重要意義。研......
南方科技大學饒楓團隊與天津醫科大學趙麗團隊、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王鳳超團隊合作在腫瘤細胞葡萄糖感知與代謝調控通路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研究成果以“葡萄糖誘導CRL4COP1-p53信號軸促進糖代謝以驅動腫......
2023年6月10日,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的研究團隊以光自養生物為底盤,基于天然光合作用直接實現了葡萄糖的合成。研究發現以模式藍細菌藻株聚球藻PCC7942為底盤,敲除其內源性葡萄糖激酶......
一份關于蘋果公司探索性設計小組的簡介解釋了各小組如何秘密地開發下一代技術,包括經常在傳聞中出現的AppleWatch的無創葡萄糖監測裝置。蘋果公司在其組織內設有許多小組,負責開發新技術和產品,這些技術......
鳥類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認知能力,有些鳥甚至表現出了高水平的智力。與同等大小的哺乳動物相比,鳥類大腦也包含更多的神經元。那么,鳥類如何維持更多腦細胞呢?現在科學家發現,其背后的秘訣是它們的神經元需要更少的......
很多人為了瘦身都會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有些甚至更加極端,直接“戒掉”,但科普工作者們經常會提醒大家,碳水化合物是一定要吃的,否則對生理健康有害無益。不過,碳水化合物攝入不足可能不僅僅影響生理健康,......
眾所周知,葡萄糖是一種人體從食物中吸收的糖。它是我們身體里每個細胞的能量來源。但通過科學家們的不懈努力,它最終有一天或許也能為醫療植入物提供動力。近期,麻省理工學院(MIT)和慕尼黑技術大學(theT......
麻省理工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僅400納米厚(發絲的1/100厚)的超薄葡萄糖燃料電池,每平方厘米能產生43微瓦電能,是目前環境條件下葡萄糖燃料電池中功率密度最高的。可耐受600攝氏度高溫滅菌,可以覆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