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導管腺癌(PDAC)是一種高度惡性的致命疾病,目前罹患這種疾病以后病人的治療選擇寥寥無幾。因此找到具有治療作用的新靶點對于治療PDAC有重要意義。SRC-3參與多個生長信號途徑,是治療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肺癌的治療靶點。最近來自美國貝勒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SRC-3可能也是治療PDAC的潛在靶點,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Cancer Letters上。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SRC-3在PDAC中存在過表達并且與病人生存率呈負相關關系。隨后他們在體外細胞模型中敲低了SRC-3的表達,發現能夠抑制胰腺癌細胞的增殖,遷移和侵襲。利用shRNA或小分子抑制劑抑制SRC-3的表達和活性,也可以顯著抑制胰腺癌小鼠模型體內腫瘤的生長。
類固醇受體共激活因子(SRC)家族共有三個成員:SRC-1,SRC-2和SRC-3。該家族成員在多個生物學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之前研究已經發現SRC-3在多種癌癥類型中都存在過表達的情況,因此靶向抑制SRC-3的新藥物可能對多種癌癥都有治療作用,而這項研究表明SRC-3是治療胰腺癌的潛在靶點,為SRC-3靶向藥的應用提供了新的依據。
圖ICRAFT靶點發現流程、在癌細胞和T細胞中靶向TNFAIP3促進腫瘤免疫的示意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免疫力數字解碼”重大研究計劃項目(批準號:92374116)等資助下,北京大學前沿交叉研究院曾澤......
帕金森病(PD)是全球第二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僅次于阿爾茨海默病,呈現人數多、負擔重、危害大這三大特點。據估計,到2040年,全球PD患病人數將達到1300萬,其中約一半病人在我國。然而,傳統藥物和......
在癌癥治療領域,化療藥物耐藥性問題一直是阻礙治療效果提升的關鍵瓶頸。癌細胞擁有多種復雜的機制,能夠巧妙地逃避化療藥物的“攻擊”,其中,高活性的抗氧化系統可以有效減輕藥物誘導的活性氧(ROS)損傷,成為......
記者1月5日從廈門大學獲悉,中國科學院院士、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林圣彩團隊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上,同期發表兩篇研究論文。研究團隊經過代謝組學鑒定和篩選,找到“卡路里限制”產生健康益處的關鍵分子—......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劉卓煒團隊研究揭示了細胞色素C氧化酶I翻譯激活因子(TACO1)易位至線粒體增強氧化磷酸化,促進膀胱癌細胞干性及順鉑抵抗的分子機制,為緩解膀胱癌順鉑治療抵抗提供了潛在的新靶點。......
由北京藥學會主辦,北京藥學會臨床研究與轉化專委會承辦,中日友好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院、北京醫學獎勵基金會、北京中關村生物醫藥創新協會、中國優生優育協會精準檢驗工作委員會、分析測試百科網協辦......
研究發現醛縮酶B(ALDOB),一種在腎透明細胞癌(ccRCC)中普遍缺失的糖酵解酶,能通過非酶活性的方式抑制腎透明細胞癌的增殖。關鍵在于,醛縮酶B與核心轉錄抑制因子CtBP2相互作用,阻止了CtBP......
中美科研人員聯合開展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了胰腺癌早期檢測和治療的關鍵蛋白標志物,為胰腺癌診療開辟了新路徑。相關成果于近日發表于國際期刊《自然》(Nature)。這項成果由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南方......
近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肝癌研究所代智研究員團隊在《癌癥通訊》(CancerCommunications)期刊發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就揭示了絲氨酸/精氨酸剪接因子10(SRSF10)在肝細胞癌(HCC......
中新網湖北新聞9月11日電(常宇)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教授陳勇帶領團隊研究發現Sortilin在米色脂肪細胞激活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以及其對脂肪組織脂肪酸氧化的調控機制,為治療代謝性疾病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