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8-11-20 13:13 原文鏈接: 農學專業回暖,高校何以站穩腳跟

       農學專業真要卷土重來了嗎?2017年末至今,不到一年時間,國內眾多高校先后成立農學院,其中不乏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等知名院校。

      在此之前,不少農學院與大學經歷了分分合合。上世紀50年代的高校院系重組,農學院脫離高校另組農業院校的情況比比皆是。

      如今新一批農學院在各高校籌建,無論背后原因是政策變化、社會經濟轉折或其他,若想在高手林立的環境中拔得頭籌,勢必要明確新成立農學院的發展定位。對于農學熱興起背后可能存在的重復建設、就業遇冷等問題,也有學者表示擔憂。

      據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新建或成立的農學院共有10所。

    轉向新發優勢

      今年10月,教育部、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強農科教結合 實施卓越農林人才教育培養計劃2.0的意見》(下稱《意見》)。其中提到用現代科學技術改造提升現有涉農專業,在未來5年建立多類型、多樣化的農林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完善農科教協同育人機制。

      “與普通高校農學院相比,科學院更能發揮科教融合的優勢。”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大學(下稱國科大)生命科學學院研究生導師傅向東表示。

      進入國科大的研究生,首先要完成一年的規定學習任務,然后再進入各個所實驗室開展課題研究。新成立的農學院則將涉及不同農業科學的研究所資源整合起來。

      “我原來是做植物發育的,現在對植物生長與代謝耦合調控機制感興趣,因為農學院這個平臺,就會認識一些土壤化學研究方面的老師。學生也有機會、有目的地去選修土壤化學研究相關的課程,這在以前是沒法做到的。”傅向東告訴《中國科學報》記者。

      對于其他院校成立農學院的舉動,傅向東表示,院校間存在相對競爭,但“蛋糕足夠大”,“現在農學院剛成立,與其他院校完全沒有交叉不太可能,因此更要明確發展重心,找準側重目標”。

      在傅向東看來,國家建設“雙一流”學科勢必影響到新一批農學院的建立,但另一方面,儲備農業科技人才的市場需求也比較大。

      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林鴻宣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往的農業大學更側重應用,新成立的農學院應更注重基礎研究。“現在農業基礎研究人才還是少,長遠來看,培養基礎研究人才還是很有必要的。”

    站穩腳跟

      宣布成立農學院后,各個高校建院進度不一。如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早在2014年就開始籌建,2018年正式成立后,頻頻見到學院研究團隊取得科研成果的消息。

      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教授黃季焜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透露,在學院正式成立之前,自己就參與了農業經濟管理教研團隊、北京大學中國農業政策研究中心(下稱CCAP)等的籌備工作。

      目前,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已有教研人員9位、博士后5位、研究助理20多位、博士研究生18位。據黃季焜介紹,CCAP在過去一年中新增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部委和中國工程院等項目16個。

      今年10月,北京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審議通過“農林經濟管理”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未來北大還將正式招收相關專業的博士生。

      為吸納人才,有院所直接拿出“真金白銀”的誠意。

      今年5月,鄭州大學與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棉花所(以下簡稱中棉所)聯合發布招聘公告。公告指出,將針對“綠色高效農業”一流學科發展需要,在作物遺傳育種、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等6個相關學科領域招聘博士后。

      這份全年有效的招聘計劃還明確提到,符合條件的博士后聘用后年薪可達15萬~35萬元。達到雙方培養要求的,可同時獲得兩家單位的績效獎勵。

      鄭州大學農學院首任院長、中棉所所長李付廣在接受《中國科學報》采訪時表示,新時代發展農業科學,目光不能僅局限于傳統概念中的第一產業,應更聚焦現代農業的發展需求。

      對于公告中提到的待遇條件,他表示:“現在年輕的博士不缺體力、不缺智力、不缺奮斗精神,但他們普遍缺錢。我們就是要給這樣的人才提供相對寬松的生活條件,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

      李付廣還表示,高校人才條件加上研究所的科研條件,有望為建立創新型農學院提供良好基礎。

    隱與憂

      中國農業科學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劉勝毅對《中國科學報》記者表示:“國家對農業高等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現在大學,包括農業大學的畢業生,官方就業率基本在90%以上。但到農業農村一線的畢業生,遠不能滿足農村當地或國家需要。”

      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李奇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為了獲得某些利益,“一窩蜂”的發展方式并不少見。

      “這應當引起政策制定者的足夠重視。特別是公立院校應用型學科,其發展規劃應與國家、地方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劃有更緊密的聯系。”李奇說。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培養專業對口的農業人才,需要在學科方向上下一番功夫。“現在國內農業學科發展與西方國家相比還是很落后,國內需要大量高端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傅向東表示。

      另一方面,農學作為一個多學科領域,的確更具科研創新潛力。在李奇看來,如何建立安全、可持續的農學發展模式,是發展中的系統問題。“我國只是剛解決了溫飽問題,怎樣吃得好、吃得安全,這些問題還遠沒有解決。”

      此外,農業科學作為實踐性極強的專業,需要足夠專業的實驗場地和器材。華中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陳新忠曾與研究者對國內36所高校農學專業進行調查,發現實踐基地面積不足、位置偏遠是現有農學院的“通病”。因此,新成立的農學院能否提供足夠資源,解決設備、場地問題,也有待觀察。

      李奇表示,對有條件、有需要的院校來說,發展農業科學是理性選擇。同時,政府的規劃、審核、監管和質量保障部門還應該在各個環節充分地履行各自的職責,從而最大限度地把潛在問題消滅在萌芽中。


    相關文章

    高校德育評價應回歸學生本位

    德育是落實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基礎,而評價作為“指揮棒”,在德育工作中發揮著導向引領作用。近年來,高校德育評價改革不斷推進,在一定程度上糾正了考試化、賦值化的評價模式弊端。不過......

    多所高校降低轉專業門檻,如何實施?有何影響?

    6月25日左右,全國各地陸續公布高考分數,隨之而來的志愿填報及錄取是很多考生和家長的頭等大事。近日,不少高校在2024本科招生政策發布會上介紹了學校本科生轉專業的新規,進一步降低學生轉專業申請門檻,政......

    海南唯一公辦醫學高校海南醫科大學揭牌

    中新網海口6月21日電(記者張茜翼)海南醫科大學21日在該校揭牌。作為海南唯一一所公辦醫學高校,該校將強化醫學類優勢特色學科龍頭地位,重點培養服務海南自貿港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的高素質醫學人才。6月2......

    警惕!黑客盯上高校和研究機構勒索軟件成主要威脅

    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去年10月遭到勒索軟件攻擊。圖片來源:《自然》網站去年10月,德國柏林自然歷史博物館慘遭網絡攻擊。該館科學家無法獲得工作所需的數據和程序,導致項目被擱置,研究暫時陷入停滯狀態。幾個月......

    9所北京高校將落戶雄安新區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語言大學、華北電力大學、中國傳媒大學接連釋放出雄安校區建設新進展。加上首批向雄安新區疏解的4所高校和今年年初“官宣”建設雄安校區的北京理工大學,目前共有9所北京高校將落戶雄......

    高校安家費無了?

    對一窮二白、赤手空拳闖社會的年輕畢業生來說,動輒幾十萬甚至是上百萬的安家費,是所有人都無法拒絕的誘惑。然而,人才大戰多年,一直樂于看各大高校加碼搶人的碩博們卻發現,個別高校已經鳴金收兵,悄無聲息地取消......

    一周熱聞回顧(2024年6月16日)

    首屆錢學森杰出青年獎揭曉,都是解決“卡脖子”技術人才首屆錢學森杰出青年獎正式揭曉,4位在力學領域有著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獲得表彰。錢學森杰出青年獎旨在獎勵在基礎研究、服務國家需求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江蘇高校重點實驗室擬新增建設名單公示

    根據《省教育廳關于組織開展江蘇高校重點實驗室申報建設工作的通知》(蘇教科函〔2024〕7號)要求,經學校遴選推薦,省教育廳組織專家進行評審,擬新增建設江蘇高校重點實驗室64個(詳見附件),現予以公示。......

    多所高校發文推介數學專業,北大數院也出場了

    近日,2024阿里巴巴全球數學競賽公布決賽名單,來自江蘇漣水中專的姜萍以第12名的佳績挺進決賽,引發輿論廣泛關注。消息傳出后,國內多所高校密集發文推介本校數學專業。視頻來源:微博@北京大學(12:40......

    陜西發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涉及多所高校!

    西安外國語大學:6月14日,陜西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一批人事任免通知。省政府2024年6月5日決定,任命:吳耀武為西安外國語大學校長(試用期一年)。免去:王啟龍西安外國語大學副校長職務。西安理工大學:省......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