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日本正式開始實施“可再生能源電力全量購入制度”(FIT)。根據該制度,電力公司有義務在規定年限內,按照政府規定的價格,全部收購家庭及民間企業投資所產生的太陽能、風能、地熱等可再生能源電力。這項政策被認為將促進日本可再生能源電力飛躍發展,對日本擺脫核電依賴、實現可再生能源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節能住宅自己發電
日前,記者采訪了東京都小金井市安裝有太陽能發電裝置的一家住戶。三層獨棟樓房屋頂上的太陽能發電裝置是3150瓦的太陽能電池組,太陽能電池模板和屋頂一體化,看上去十分漂亮。
太陽能發電家庭通常設置有兩個電表,主人尾崎打開墻上的電表箱,里面果然有兩個電表,一個是買電電表,一個是賣電電表。前者是計算用了電力公司多少電,需要繳納相應電費;另一個則是計算賣給電力公司多少電,是政府強制電力公司收購的。尾崎告訴記者,太陽好的時候每天可以發10度電,扣除自用的3度電,一天可賣7度電。當然如果天氣不好總是下雨、發不了電的時候,也需向電力公司買電。
記者在尾崎家里看到,廚房爐灶、臥室空調以及衛生間等用的都是太陽能發的電。尾崎說,太陽能電力足夠家庭使用,冬天地板采暖使用的也是太陽能熱水裝置。尾崎還告訴記者,兒子結婚后搬進新房子也準備選用太陽能發電的節能住宅。
在日本政府鼓勵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引導下,日本很多房地產商都在開發節能住宅。除了像尾崎家這樣在屋頂安裝太陽能電池面板外,現在日本許多住宅還在屋外安裝風力發電裝置。這樣,無論白天黑夜都可以發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量將大大增加。
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收購價大約為火力發電或核電價格的兩到四倍。針對各種資源的發電成本和發電功率不同,政府分別制定了相應的收購價格。這一定價高于發電成本,給從事可再生能源開發的非電力企業以較大盈利空間。
為了鼓勵新建住宅加裝太陽能發電設備,日本政府從2009年1月起就恢復了補助金制度,每1千瓦的裝置補助7萬日元,各地方政府機構還有相應的補貼。根據經濟產業省的估算,家庭住宅如果安裝太陽能發電設備,在獲得政府補助金的前提下,考慮節約的電費和出售電力的收入,安裝成本大約10年可以收回,之后將是純收益。另外,家庭如果不愿自己發電,也可將屋頂空間出租給民間企業經營電力事業。
民間資本紛紛“觸電”
日本政府的能源新政帶來了極大的商機,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經濟利益驅使眾多家庭和非電力企業積極投資可再生能源電力,從而極大提升能源結構中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并推動新能源經濟和相關產業的發展。據日本經濟產業省資源能源廳新能源部部長新原浩朗估算,引入FIT制度后,2012年度僅太陽能電力供應就將是現有的1.4倍,其中80%將是家庭賣給電力公司的。
受電力新政刺激和較高固定收購價的誘惑,許多民間非電力企業開始進軍可再生能源發電領域。軟銀旗下子公司也在開展可再生能源發電事業。軟銀總裁孫正義表示,軟銀計劃到2014年底新增11個太陽能和風力發電站,包括在北海道興建迄今日本規模最大的20萬千瓦太陽能發電站。日本的許多零售業巨頭,如日本最大的電器連鎖企業山田電器、便利店巨頭羅森公司等,也紛紛加入可再生能源發電事業。
“國民健康”是日本關東地區的一家藥店連鎖企業,7月1日之后,“國民健康”藥店開始進軍可再生能源發電事業。日前,記者走訪了該企業位于東京江戶川的葛西分店。據藥店方面介紹,今后將在每年新增的約40家新店的屋頂全部安裝光伏發電的太陽能面板,現有的約400家店鋪也將逐次安裝。目前該公司正在訂購所需要的太陽能面板,所發電量將全部賣給電力公司,賣電年收入可達數億日元。
助推配套產業起飛
隨著FIT制度的實施,日本可再生能源相關配套產品的市場也將急劇擴大。按日本經產省的規劃,日本企業的蓄電池銷售額將從目前的1萬億日元提高到2020年的10萬億日元,世界市場占有率將達50%。
可再生能源的普及甚至有望給日本創造出新的產業集群。日本經產省新能源產業研究會一份報告認為,隨著可再生能源市場參與者的增加和需求多樣化,新能源產業的集群效應將擴大到能源控制機械、蓄電池、IT家電、電動汽車等關聯行業,并且輻射到產業上游的新材料、零部件以及工程系統設計等。
日本經濟產業大臣枝野幸男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福島核事故后國民對可再生能源的接受和需求程度極大提高,在這種形勢下引入FIT,將使可再生能源電力在總發電量中的比例飛速提升。枝野幸男甚至評價說,FIT制度的正式實施將使2012年成為“可再生能源普及元年”,日本可再生能源產業將從此起飛。
當然,FIT制度的前景也絕非一片坦途。目前的收購制度是將可再生能源電力的高成本追加到電費中,由國民負擔。具體來說,電力公司會把收購成本轉嫁到電費中,隨著可再生能源電力所占比例提高,家庭和企業負擔也將增加。因此,如何在普及的同時降低成本,是該制度面臨的重大課題。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開放獲取學術期刊《科學報告》最新發表一篇能源研究論文,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分析顯示,歐洲30個國家的200多萬市民參與了為可再生能源轉型而發起的逾萬個項目和行動。研究發現,這些行動的投......
2022年12月31日,持續13年的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以下簡稱“國補”)政策終止。補貼退場后的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將如何繼續發展?眾多車企有哪些應對措施?新的消費支持政策怎樣做好銜接?近日,本報記者對......
一是加強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建立完善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機制,深入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行動,現有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高新技術企業約70家。在再生鉛領域,擁有華鉑科技、天能電池、駱駝再生......
近十年來,具有高效率和低成本特性的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PSCs)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尤其是柔性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f-PSCs)在建筑一體化光伏、建筑貼附式光伏、便攜式設備以及航空航天領域有廣闊的應......
新能源賽道目前整體發展處于早期階段,投資界認為今年將是新能源行業非常火熱的一年。那么,投資人最關注的新能源賽道有哪些?哪些新能源企業或者賽道可能會最快走向成熟呢?“綠色技術”從概念到落地凱旋創投201......
12月22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研究員袁明鑒、中國科學院院士陳軍帶領的科研團隊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科研人員合作,圍繞高性能半導體量子點固體合成中面臨的關鍵科學問題,通過表面有機配體化學結構理性設計,發展了......
據德國亥姆霍茲聯合會表示,德國柏林亥姆霍茲中心(HZB)科學家稱,他們生產出一種鈣鈦礦/硅串聯太陽能電池,可將32.5%的入射太陽光轉化為電能——光電效率高達32.5%,創下新的世界紀錄!意大利認證機......
記者11月19日獲悉,據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最新認證報告顯示,由我國光伏企業自主研發的硅異質結電池轉換效率達26.81%,這也是目前全球硅基太陽能電池效率的最高紀錄。據了解,光伏技術向前......
大多數太空衛星是由光伏電池供電的,光伏電池將陽光轉化為電能。暴露在軌道上的某些類型的輻射會損壞這些設備,降低它們的性能,并限制它們的壽命。根據最新一期《應用物理雜志》,英國劍橋大學科學家提出了一種耐輻......
為推動安徽汽車產業加速向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轉型,10月10日下午,安徽省科技廳組織召開新能源汽車及智能網聯汽車座談會。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吳勁松出席會議并講話,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省外國專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