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從電影中刪掉的片段一樣,生物基因中的一些序列最終也會被剪掉,細胞不會利用它們制造蛋白質。現在,兩項研究發現,這些被稱為內含子的片段有助于酵母在艱難時期存活。這項研究揭示了DNA的另一種可能的功能,科學家曾認為這種功能是無用的。
未參與該研究的美國加州舊金山州立大學進化分子生物學家Scott Roy說:“這些結果非常令人信服,也非常令人興奮。”這項研究開啟了了解“內含子作用的全新范式”。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酵母微生物學家Guillaume Chanfreau說,這也回答了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為什么酵母保留了以前被認為是“垃圾DNA”的東西。
內含子普遍存在于植物和真菌中,也存在于人類和其他動物體內——在大約2萬個基因中,每個基因平均攜帶8個內含子。在最初將它們視為垃圾之后,研究人員最近開始確定內含子的某些功能。例如,一些基因中的內含子可能有助于控制細胞制造多少相應的蛋白質。
為了確定剝奪內含子的影響,加拿大謝布魯克大學RNA生物學家Sherif Abou Elela和同事系統地從酵母菌中刪除內含子,并產生了數百個菌株。然后,研究人員將這些改良菌株與普通真菌一起培養。
當食物缺乏時,大多數缺乏內含子的菌株很快就死掉了,研究小組近日在《自然》上報道稱,它們無法與普通酵母競爭。然而,在營養更豐富的培養基中,經過改造的酵母具有優勢。Abou Elela說:“如果你處于好時期,內含子是一種負擔。但在逆境中,它是有益的。”
麻省理工學院分子生物學家David Bartel和同事也獨立研究出了類似的結果。他們測量了酵母細胞中不同RNA分子的數量,同時注意到,在“擁擠”的培養基中生長的酵母積累了大量內含子。相關論文刊登于《自然》。
在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員發現了神經元DNA內積累一種類型的損傷——單鏈斷裂(SSBs)的特定區域。這種SSBs的積累似乎是神經元所特有的,它挑戰了人們對DNA損傷的原因......
融膠液,可以使瓊脂糖凝膠完全融化。同時采用了一種新型的離子交換柱,在特定條件下,使DNA能在離心過柱的瞬間,結合到DNA純化柱上,在一定條件下又能將DNA充分洗脫,從而實現DNA的快速純化。1.低熔點......
3月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在植物開花時間調控研究上取得新進展。研究人員發現,熱激蛋白基因HSP101可能是植物平衡發育和脅迫響應的一個共同樞紐。開花時間是植物生活史中......
研究人員發現,第二次世界大戰在芬蘭人的基因中留下了重要印記。赫爾辛基大學的MattiPirinen和同事分析了大約18500位芬蘭人的基因組,以研究1923年到1987年間,該......
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以下簡稱廣州健康院)陳捷凱課題組和南方科技大學AndrewHutchins課題組合作開發出單細胞測序分析轉座元件表達的工具包scTE。相關研......
新冠肺炎(COVID-19)只是一種對人類生活產生了巨大影響的新發傳染病。而一項新研究利用古人類DNA揭示了在過去2000年里,結核病如何影響歐洲人,特別是對人類基因組的影響。3月5日,相關論文刊登于......
鳥類的遷徙是令人著迷的自然現象之一。據估計,全球現存1萬多種鳥類中約1/5是遷徙鳥類,世界上每年有數十億只候鳥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間遷徙,鳥類的遷徙路線幾乎遍布全球。然而,這些路線如何進化而成?當前如何......
生物鐘通過協調細胞內代謝和生理活動的節律性以適應由地球自轉而產生的晝夜光溫周期性變化,為植物生長發育提供適應性優勢。在多種真核生物中均已發現組蛋白修飾可參與調控生物鐘周期,但DNA甲基化作為表觀修飾的......
在很久以前,人們便習慣于仰望星空,思考我是誰、我從哪里來、要到哪里去的問題。正是這種對宏觀世界的探索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如今我們已踏上外星球的土地,能用各種理論來解釋世間萬象,但我們對微觀世界的了解并不......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3日報道,美國研究人員在最新一期《分子細胞》雜志撰文指出,他們發明了一種新基因編輯技術,可按時間順序對切割點或編輯點進行編輯,有望促進癌癥研究等領域的發展。基因編輯領域的“當紅炸子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