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世界著名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冷泉港實驗室在其官網宣布,因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之一、諾貝爾獎得主沃森關于種族與智力關系的不當言論,切斷與其之間的任何聯系,并撤銷包括名譽主席、Oliver R Grace名譽教授和名譽受托人等在內的所有頭銜和榮譽。
事件的起因,是沃森在今年初播出的紀錄片《美國大師:解密沃森》中提到:“在智力水平上,黑人和白人的平均值的確有所不同,而我認為這個不同正是基因導致的。”早在12年前,這位大名鼎鼎的科學家就因為種族歧視的言論,失去了在冷泉港實驗室的行政職務。
沃森在種族與智力關系中一以貫之的觀點,以及公開的自毀聲譽的做法,讓很多人頗為不解。由于他在去年遭遇車禍頭部受傷,至今無法就此事作出回應。
在這個問題上,他的同行以及公眾最無法理解的是,作為一個如此杰出的科學家,為什么會堅持一種沒有科學依據的觀點。
從科學上來說,目前關于智力的決定和影響因素已經不存在太多核心分歧了。首先,智力差異是一種客觀存在的事實;但智力是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交互作用的,在一系列雙生子兒童智力影響因素分析研究中,例如父母親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經濟收入、父母關系、孕期不利因素、兒童早期發育和早期教育等,都與兒童最終的總智商有關。
不但如此,還有新的研究發現,兒童時期的環境壓力可以改變大腦中關鍵基因的表達,甚至可能影響智力的遺傳。
顯然,沃森完全無視這些研究結論。
在西方的社會心理學中,種族偏見和歧視是一個非常傳統的研究課題。種族偏見和歧視一直被認為是歷史的產物。英國心理學家道格拉斯·貝斯黑萊姆在《偏見心理學》中說,它的本質是經濟剝削。但這種偏見能夠持續到今天,是因為當時社會觀念已經沉淀在這個群體的深層文化結構和心理結構之中。
貝斯黑萊姆認為,偏見這種心理傾向本身是帶有強烈的主觀好惡的情緒成分的。這就更讓人不解,一位杰出的科學家本該更容易用理性的、嚴密的邏輯思維來克服偏見,為什么結果卻正相反。
按照貝斯黑萊姆的解釋,偏見心理機制既不是單純的認識論描述的過程,也不是單純的邏輯規律描述的過程,其中隱藏著非常復雜的心理過程。
對有些人來說,偏見是由錯誤信息引起的,比如片面的生活經驗、文化傳統、科學知識,但這在沃森身上似乎很難成立。
主動選擇對事實視而不見,有一種可能,是貝斯黑萊姆所說的產生于人格結構和人格需要的偏見。比如,有心理學家曾指出,有 “權威性人格”或者“社會支配取向”特征的人更容易產生偏見。不過,至少現在,還無法對這樣一位科學家的內在心理過程和人格特質作出分析。
無論如何,偏見、歧視并不是不可戰勝的,按照貝斯黑萊姆的觀點,最根本的途徑是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一個人要想減少自己的偏見,就要擴大自己的信息量;一個群體要做到減少對于其他群眾的偏見,就要增加對這個群體的了解。
“多吃點魚,能變聰明!”家長勸菜時的這個常見說法,有了新的科學解釋。3月3日,國際期刊《科學》在線發表了浙江大學醫學院、良渚實驗室教授張巖團隊與山東大學教授孫金鵬、馮世慶和于曉團隊的合作成果論文。聯合......
2023年1月29日,沃森生物發布2022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2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31億-7.6億元,同比增長48%-78%。公司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及新產品雙價人乳頭瘤病毒疫......
1月11日,世界著名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冷泉港實驗室在其官網宣布,因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之一、諾貝爾獎得主沃森關于種族與智力關系的不當言論,切斷與其之間的任何聯系,并撤銷包括名譽主席、Olive......
1月11日,世界著名的分子生物學研究中心——冷泉港實驗室在其官網宣布,因DNA雙螺旋結構發現者之一、諾貝爾獎得主沃森關于種族與智力關系的不當言論,切斷與其之間的任何聯系,并撤銷包括名譽主席、Olive......
現年90歲的詹姆斯·沃森(JamesWatson)又遇到了麻煩。2015年,在俄羅斯科學院演講時的詹姆斯·沃森這位在25歲時就與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共同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偉......
有“DNA之父”之稱的美國生物學家、現年90歲的詹姆斯·沃森27日被曝在美國紐約州發生車禍,目前正在醫院接受治療。據當地媒體“新聞12”報道,這位諾貝爾獎得主在紐約長島駕車時突然偏離路面,沖下約6米的......
衛計委今日舉行發布會,介紹加強健康信息服務管理工作有關情況。國家衛計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宋樹立指出,針對公眾關注或者急需解決的重點、熱點問題要及時解讀或回應,在生成、傳播整個過程當中,要注明信息......
隨著氣溫不斷攀升,各式各樣的夏季時令水果成為消熱解暑的佳品。但是,不少和水果有關的“食物相克說”又在朋友圈廣為流傳,比如“千萬記住桃子不能和西瓜一起吃,會產生劇毒。”乍一看簡直嚇壞了,這么常見的兩種食......
1953年,詹姆斯·沃森(James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發現了DNA雙螺旋的結構,開啟了分子生物學和精準醫學時代的大門。時隔65年,精準醫療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軌道......
托馬斯?J?沃森沃森是誰?沃森是自2007年開始,由IBM公司的首席研究員DavidFerrucci所領導的DeepQA計劃小組開發的人工智能系統,它是20多名IBM的研究員四年心血的結晶,并以IB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