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兩年一度的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正式啟動,其中院士候選人由院士提名和學術團體(中國科協所屬各大學會和各省科協)推薦。
從2月15日開始,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各大學會和各省地方科協陸續開始公示擬推薦院士候選人名單。截至到2月24日,擬推薦的兩院院士候選人已超過200人。
2019年兩院院士增選啟動,總名額不超151名
2019中科院院士增選總名額為71名,其中支持新興和交叉學科6名,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特別名額5名。此次院士增選重點關注的新興和交叉學科包括物理生物學、化學生物學、生物影像學、環境科學、信息與生物醫學、能源科學。
在增選的71名總名額中,除支持國防和國家安全領域的5個特別名額須待特推小組評審推薦后再劃歸相關學部使用外,其余66個分配如下:數學物理學部11名、化學部11名、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13名、地學部11名、信息技術科學部8名、技術科學部12名。
中國工程院2019年院士增選總名額不超過80名。本次增選可向工程院報送候選人的名額為: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部,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土木、水利與建筑工程學部,農業學部和醫藥衛生學部七個學部分別不超過18名,環境與輕紡工程學部和工程管理學部兩個學部分別不超過12名。
全國學會和各省科協擬推薦候選人超200人
根據中國科協下發的《中國科協辦公廳關于組織推選2019年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的通知》,全國學會可推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候選人和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省級科協可推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同一院士候選人可以同時通過全國學會和省級科協推選。同時院士候選人的材料需要2019年3月5日前報送。
近期,中國地理學會、中國藥學會、中國化學會等重要學會也公示了擬推薦的院士候選人名單。截至2月24日,已經公示擬推薦兩院院士候選人的全國學會已經達到35個。
中國物理學會、中國計算機學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等學會尚未公示院士候選人,分析測試百科網將持續關注。
此外,繼上海市科協之后,北京市科協、天津市科協、陜西省、云南省科協、湖南省科協、內蒙古科協等相繼公示了擬推薦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名單,預計接下來各地的院士候選人將陸續出爐。
按照兩院院士的評選規則,院士候選人由院士提名和學術團體(中國科協所屬各大學會和各省科協)推薦。其中各大學會和各省科協推薦名單還將參加中國科協的院士候選人遴選,形成增選有效候選人。對于有效候選人,可以同時由院士提名和中國科協推薦。
截至2月24日,全國全國各大學會和各省地方科協擬推薦院士候選人名單如下:
全國部分學會擬推薦2019年兩院院士候選人(截至2月21日)
全國部分學會擬推薦2019年兩院院士候選人(截至2月20日)
(名單來源:全國各大學會和各省科協官網)
9月2日,“科學與中國”20周年大會暨“千名院士·千場科普”行動啟動儀式在京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出席活動并作“科學與中國”20周年總結與展望報告。中國工程院院長、黨組書記李曉紅,科技部......
經第九屆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第十次會議審議,中國科學院黨組審定,中國科學院公布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確認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583人。其中,北京師范大學毛蘭群教......
21世紀是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時代,是國際競爭空前激烈的時代。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由之路,也是廣大科技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自立自強,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始終昂......
“人類的未來在海上!”8月26日,在哈爾濱工程大學舉辦的海洋強國戰略科技創新論壇2023上,大會主席團主席、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德森說。如何認知海洋、開發海洋,推進海洋強國建設戰略步伐?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紫金山實驗室主任劉韻潔接受采訪時判斷,中國發展大模型的機會在于通用行業大模型。在日前舉辦的2023中國算力大會間隙,劉韻潔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大模型方面,美國走在前面。”中國需要在算力......
8月15日,首個全國生態日主場活動在浙江湖州舉行。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加快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做出新的努力,中國百名院士發出全國生態日倡議。百名院士共同倡議,一要拓展環......
7月17日,由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生物醫藥產教聯合體、分析測試百科網[安特百科(北京)技術發展有限公司]聯合主辦,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和天津市分析測試協會指導,全國衛生健康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藥學......
中國科協目前正在組織開展2023年兩院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為凈化學術環境,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生態,使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公開、公平、公正,不受非學術因素干擾,維護院士稱號學術性、榮譽性、純潔性,7月4日......
中國科協目前正在組織開展2023年兩院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為凈化學術環境,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生態,使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公開、公平、公正,不受非學術因素干擾,維護院士稱號學術性、榮譽性、純潔性,7月4日......
周忠和院士曾表示:在我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學生們的接觸中,深刻地感受到,穩定支持不僅僅指科研經費的穩定,也指要能讓科技工作者的生活有穩定的保障。據我了解,目前大多數科技工作者的收入或多或少要與項目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