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8-01 00:38 原文鏈接: 熊丙奇:從男女生兩條分數線談大學多元評價

      中國人民大學和上海外國語大學今年提前批小語種專業招生,先后遭遇性別歧視的質疑。原因是小語種專業錄取中,男女生的錄取分數線不同,且女生錄取分數高于男生。一些公益人士認為,這明顯是性別歧視,還有的網友將這與“拯救男生”的話題聯系在一起。

      這再一次暴露我國高考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的嚴重弊端。在當前按計劃集中錄取制度中,大學要根據辦學定位、社會需求、生源情況對生源結構進行調整,只通過調整計劃方式實現,而不管計劃怎樣調整,都可能遭遇不公平、不公正的質疑。改變這種情況,必須打破集中錄取制度,推行大學自主招生,建立多元評價體系。

      對于小語種專業為何分男女生設立招生計劃,相關學校的解釋是,近年來小語種專業的女生數量占到學生總數的80%以上,加之用人單位提出需要男生,因此,學校考慮在提前批招生中分男女進行招生。從這些學校的招生計劃看,女生的招生計劃其實遠多于男生,但由于報考女生多、成績高,最終的錄取分數還是女生高于男生。

      單從錄取分數看,如果男女生不分列計劃招生,這一專業的招生中,將全部招到女生,而無法招男生。對此,有網友認為,這是“分數公平”的結果,無可厚非。但問題是,面對這種情況,大學有無必要根據生源結構作適當調整?從該專業的社會需求和生源結構多元化出發,大學進行適當的調整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整個專業全部是女生,并不利于這一專業的教育發展,以及協調教育與社會需求的關系。

      那么,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怎樣對生源結構進行調整。方法有三。一是取消小語種專業招生,實行語言大類招生。有人建議,大學在培養時,應拓寬專業面,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以提高就業競爭力,即便不能到與小語種對口的行業就業,也不影響順利就業。按照這一建議,大學就不該招收小語種專業,而該按語言大類進行招生。這可以作為小語種專業改革的一個方向。

      二是堅持小語種招生,按男女單列計劃。客觀而言,小語種專業的教育,更傾向于培養職業技術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其培養應堅持就業導向,如果社會需要一定的男性從業者,可教育機構卻無法培養,其原因是無法在招生中錄到男生,這定然是某個環節出了問題。在當前的招生錄取制度中,如果大學堅持窄口徑招生、培養,那么,能夠想到的辦法就只有調整招生計劃,分男女生單獨列計劃招生了。毋庸置疑,這必然會造成兩條分數線的后果,引起女生及關注性別平等者的不滿。因此,相對于語言大類招生來說,按男女單列招生的操作比較簡單、粗暴,屬于“無奈”之策。

      三是打破計劃錄取體制,實行基于自主招生的多元評價體系。筆者認為,這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之策。在計劃錄取制度中,人們的公平觀,簡單地說,就是“分數公平”,而大學的招生自主權也是有限的,最多只能在計劃上做一點點文章。這樣的招生制度,結果是大學招生標準單一,大學辦學千校一面。要讓大學在招生中招到適合自己辦學定位的學生,自主地根據生源情況,調整評價體系,就必須推進大學自主招生改革,建立多元評價體系。我國大學的問題就在于沒有多元評價體系,只能用簡單的計劃方式調節。更加嚴重的問題是,這種計劃招生方式,需要應對的卻是市場化的就業選擇。

      與男女生分列計劃招生類似的問題,近年來在大學的招生中還有不少。比如,國家為補償貧困地區學生上重點院校的機會,在貧困地區新增了重點院校招生計劃,放在各地提前批錄取,這也引起一些輿論的不滿,認為這是對城市學生的“歧視”;再就是,針對農村學生上名校機率遠低于城市學生的情況,有人建議在高校錄取中,適當降低農村考生的錄取分數,這也遭遇很大的阻力。

      美國大學在招生中,對申請者進行評價的指標達到16項之多,其中就包括多元化指標,學校為促進生源的多元化,會對來自不同種族、不同地區、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給予適當的多元化評分,以改變學校生源單一的情況,同時校正缺陷并促進教育公平。如果我國高校也實行這種多元評價,就不可能按照單一的分數標準評價、錄取學生,而會綜合考慮學生的多方面能力、素質,并結合大學的辦學定位進行錄取。

      當然,很多人對大學實行多元評價沒有信心,認為離開了剛性分數的約束,招生不公平、不公正的問題會更加嚴重,大學招生的地域歧視、性別歧視,會被多元標準所掩蓋。這個問題就要看怎樣實行多元評價了。首先,大學實行這樣的多元評價招生,需要同步推進現代大學制度建設,在校內實行學術自治、教授治校,具體來說,招生戰略應該由大學理事會決策,招生標準應該由獨立的招生委員會制訂,并監督招生部門落實、執行;其次,大學的多元評價體系應公開、透明,每個被錄取的學生的信息,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的監督。

    相關文章

    曹雪濤兩會提案:優化評價體系避免走入“唯排名論”誤區

    如何科學地評價一所大學,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注意到,現行的各類評價體系常以排名的方式對高校或其學科進行評判。他認為這種“一刀切”的評價標準迫切需要改革。......

    河北質檢研究院開展國家級綠色工廠評價工作

    近日,河北省質檢研究院組織20余名技術人員開展國家級綠色工廠評價工作的相關培訓。他們將分赴省內各行業領域對接相關龍頭企業,開展第五批國家級綠色工廠評價工作。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綠色工廠主要是為了實現用......

    2020年一致性評價拉鋸戰開啟

    歲月周周轉轉,2020年悄然已到,過去的2019年是政策落地的一年,帶量采購、新版醫保目錄談判準入以及重點監控藥品目錄正式落地實施,特別是藥品集中采購的擴圍,年末第二批帶量采購藥品的出爐,引燃2019......

    江西省2019年第五批擬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公示

    根據《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辦法》(國科發政〔2017〕115號)和《科技型中小企業評價工作指引(試行)》(國科火字〔2017〕144號)有關規定,經企業自主評價、評價機構審核等程序,現將江西省2019年......

    北京市科委:尋找為國產科學儀器奮斗的同路人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簡稱“北京市科委”)發布了關于征集2019年度國產科學儀器驗證與綜合評價項目承擔單位的通知。原文如下:各相關單位:為了進一步發揮首都科技資源服務產業創新發展......

    一致性評價,大限取消了!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于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有關事項的公告(2018年第102號)2018年12月28日發布近年來,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改革藥品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的意見》(國發〔2......

    專家:以大數據評價工業產品“從搖籃到墳墓”的環境影響

    12月1日,由工信部指導、北京生態設計與綠色制造促進會主辦的“2018中國工業產品生態(綠色)設計與綠色制造年會”在北京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聶祚仁在會議報告中強調,在我國積極構建綠......

    “評什么”與干什么脫節:人才評價如何評好評準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上指出,人才評價制度不合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的現象仍然嚴重,名目繁多的評審評價讓科技工作者應接不暇,人才“帽子”滿天飛,人才管......

    分類細了“帽子”少了評估嚴了

    科研人才“帽子疊加”、評價標準“一刀切”、科研機構職能定位不清、缺乏法人自主權……這些近年來在科技界飽受詬病的問題有望很快得到解決。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

    2018“國產檢測儀器驗證與綜合評價技術推介會”勝利召開

    2018年4月21日,2018年“國產檢測儀器設備驗證與綜合評價技術服務推介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召開,孫月琴、劉來福、趙靖敏、高峰、劉鑫、劉螢、尹洧、劉學博、何洪臣、劉麗萍、林立、高蘋、賈文珅、......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