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08-01 15:34 原文鏈接: 空間中心通過子午工程單位驗收

      7月25日,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與應用研究中心(簡稱空間中心)通過東半球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子午鏈(簡稱子午工程)項目建設工程經理部組織的單位驗收。驗收專家組由來自中科院計劃財務局、基本建設局、辦公廳,科技部基礎司,中科院地質地球所,中國科大等單位的專家組成,組長由子午工程副總工程師、中科院地質地球所萬衛星院士擔任。

      會議聽取了子午工程空間中心建設總結報告,查看了設備運行情況和數據傳輸情況,審閱了系統預驗收、單項驗收、設備、財務、環境建設與改造、數據評估、監理等相關文檔。經討論,會議認為空間中心已圓滿完成了建設合同規定的全部建設任務,經費支出合理、設備齊套完備、檔案齊全完整,一致同意通過驗收。

      子午工程是沿我國東經120度子午線附近,利用北起漠河,經北京、武漢,南至海南并延伸到南極中山站,以及東起上海,經武漢、成都,西至拉薩的沿北緯30°緯度線附近的15個監測臺站,建成一個以鏈為主、鏈網結合的,運用地磁(電)、無線電、光學和探空火箭等多種手段,連續監測地球表面,中高層大氣,電離層和磁層以及十幾個地球半徑以外的行星際空間環境中的磁場、電場、密度、溫度和粒子成分等,聯合運作的大型空間環境地基監測系統。其建設內容包括空間環境監測系統、數據與通信系統和研究與預報系統三大系統,由國家七個部委的十二家單位共同建設。空間中心作為子午工程項目法人,總體負責子午工程的建設、運行以及后續發展工作。截至目前,子午工程所有十二家建設單位已全部驗收完畢。

      專家組對空間中心建設任務的完成情況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尤其是探空火箭、激光雷達、光學干涉儀、甚高頻相干散射雷達、宇宙線監測設備等屬國內一流、國際先進;數據共享工作的推進和落實情況在國內外樹立了典范。專家組認為,作為子午工程項目法人,空間中心除出色完成本單位的建設任務外,而且很好地組織共建單位順利完成了建設和運行任務,起到了引領、示范和帶頭作用。

      會上,中科院計劃財務局科研基地處處長羅小安指出,子午工程系統復雜、建設難度很大,空間中心作為子午工程的大總體順利完成了單位驗收讓人鼓舞和振奮,后續工作希望空間中心全面組織做好整個子午工程的設備、財務、檔案和工藝等專業組驗收工作,按計劃順利完成國家驗收。

      最后,子午工程總工程師、空間中心副主任王赤發表講話,他感謝各級領導對空間中心子午工程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謝子午工程建設團隊做出的大量工作。他指出,正是子午工程建設團隊在四年多的建設過程中不畏艱辛、攻堅克難、勇于挑戰、樂于奉獻的工作,使子午工程真正做到了測試充分、驗收全面、數據有效、工藝精良、保障給力。王赤同時指出,竣工驗收后如何保證子午工程長期、穩定運行,如何擴大成果產出,將對子午工程運行隊伍提出更加嚴峻的挑戰,希望子午工程建設團隊將長期建設過程中形成的海納百川、勇于創新、追求卓越、精誠奉獻的“子午精神”繼續發揚光大,使之歷久彌堅,充分發揮子午工程的科學、社會和經濟效益。

      

    驗收會議現場

      

    子午工程總工程師、中心副主任王赤作建設總結報告

    相關文章

    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首批科學探測結果發布

    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悉,“十三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基綜合監測網”(子午工程二期)重大設備之一的北方中緯高頻雷達網首批科學探測結果今天(5月20日)發布。探測結果包括:從2......

    最新發布,2024年《中科院預警期刊名單》

    萬眾期待中,24年1月已經過去,但中科院預警名單依然沒有公布!官方并未說明延遲原因,但相比往年,今年的名單確實尤其讓人關注。因為23年國際期刊形勢發生了巨大變動,這些是否會影響預警名單的制定尚未可知:......

    寄予厚望2024中科院《預警期刊名單》這些重點更值得關注

    根據往年經驗,一年一度的中科院預警期刊名單即將發布,官方回復也說明如此,最新名單將在明年1月份發布,即2周之后。但相比往年,今年的名單尤其讓人關注......回顧中科院《國際期刊預警名單》至今已發布三......

    速看|2023年中科院期刊分區表新規,都有哪些變化?

    根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公眾號消息,從2023年開始,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不再統計撤稿論文的引用數據。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期刊分區表每年定期更新期刊影響力數據,年度發布。征訂單位用戶可......

    中科院發文,拆穿韓國室溫超導假象

    7月22日,韓國SukbaeLee等人在arXiv上傳了兩篇論文,稱發現了“全球首個室溫超導材料”,名為LK-99,論文中給出了LK-99的合成方法,合成門檻很低。文章曝光后引起了大量爭論,因為很多小......

    李強考察中科院長春光機所要求加快技術研發和成果轉化

    財聯社11月16日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11月14日至16日在黑龍江、吉林調研。在吉林,李強走進長春金賽藥業、長光衛星公司,詳細了解企業創新發展情況,勉勵他們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加強人才......

    第九屆LipidALL脂代謝會議(北京)第一輪通知

    LipidALL脂代謝會議由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稅光厚研究員發起,至今已在國內多個城市成功舉辦八屆。豐富的會議主題與優質的會議內容數年來吸引了超過數萬名各地科研人員參與其中,極大推進了脂質/代......

    中科院學部回應《饒議科學》院士增選存行賄受賄問題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

    中科院道德委工作人員:希望饒議科學提供證據或線索

    5月31日,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啟動。當天,首都醫科大學校長饒毅的個人微信公眾號“饒議科學”發布《院士選舉改革的第一步:收到賄賂上交》一文,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饒議科學”該文稱:“中國科......

    黃荷鳳院士:最好的預防從生命源頭開始

    DNA究竟攜帶著什么?DNA序列信息如何解釋復雜的生命活動現象?5月26日,復旦大學慶祝建校118周年相輝校慶系列學術報告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生殖與發育研究院院長黃荷鳳從理論到實驗,再到臨床......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