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蔡林濤領銜的納米醫學研究小組,在納米技術引導的T細胞工程改造方面取得新突破,相關論文《糖代謝生物正交化學引導的病毒轉導增強T細胞工程改造》(Glycometabolic bioorthogonal chemistry-guided viral transduction for robust human T cell engineering)在線發表在《先進功能材料》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9,DOI: 10.1002/adfm.201807528)。
蔡林濤及其團隊成員潘宏、金言與恒瑞源正(深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在團隊前期工作基礎上(Small, 2019, 15, 1804383;Biomaterials, 2018, 181, 199;Small, 2017, 13, 1604036;ACS Nano, 2014, 8, 5468;PCT/CN2017/093870),利用細胞糖代謝工程將化學報告基團(-N3)嵌入T細胞膜中,構建人源T細胞人工受體,病毒經納米材料(PEI-DBCO)包裹后,病毒粒子表面的DBCO基團與T細胞人工受體(-N3)發生高效、特異的生物正交反應,促進病毒與T細胞的相互作用,進而增強病毒對T細胞的基因轉導。這種基于生物正交靶向的人工受體/配體策略可應用于各種T細胞工程改造,通過該技術可將普通慢病毒(Lentivirus/GFP)在人原代T細胞的轉導效率提高至70-80%。
同時,該病毒轉導技術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不會干擾T細胞擴增與抗腫瘤活性。在CD19 CAR-T細胞制備過程中,該人工受體引導的基因轉導技術將CAR-T陽性細胞的產率提高4倍,在體外與B淋巴瘤移植的NOD/SCID小鼠模型中展現出高效的抗腫瘤效應,并顯著降低CAR-T細胞劑量,這將有利于降低臨床治療中“細胞因子風暴”(CRS)與神經毒性等潛在副反應。該人工受體引導的病毒基因轉導策略為人原代T細胞工程改造提供了安全、高效和快捷的全新技術。
捷克馬薩里克大學中歐技術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發現了一種新的細胞分化基因表達機制。該研究項目名為“植物減數分裂的調控及其操作技術的發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科學》上。該團隊開發了一種獨特的方法,使用特殊顯微鏡......
癲癇是一種常見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具有高致殘率,易造成意外傷亡,解析其精準發病機制并研發新靶點治療藥物尤為迫切。經典癲癇發作理論主要聚焦于神經元的“興奮-抑制”失衡上,近年來研究發現“星形膠質細胞-神經......
眾所周知,多細胞生物在發育過程中,存在著多種預定的、受到精確控制的細胞程序性死亡,例如細胞凋亡(Apoptosis)、程序性壞死(Necroptosis)、細胞焦亡(Pyroptosis),以及鐵死亡......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西班牙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細胞療法,用于治療一種目前幾乎沒有治療選擇的白血病類型。這種STAb-T細胞療法以STAb-T細胞為基礎,可能能夠用于治療化療或骨髓移植無效的T細胞急性淋巴細......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西班牙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細胞療法,用于治療一種目前幾乎沒有治療選擇的白血病類型。這種STAb-T細胞療法以STAb-T細胞為基礎,可能能夠用于治療化療或骨髓移植無效的T細胞急性淋巴細......
SARS-CoV-2會引起嗅覺的深刻變化,包括完全喪失嗅覺。盡管這些改變通常是短暫的,但許多COVID-19患者表現出持續數月至數年的嗅覺功能障礙。盡管動物和人體尸檢研究已經提出了導致急性嗅覺喪失的機......
你想象中的細胞生物學課堂是怎樣的?用解說詞掌握基因概念,用結構圖了解染色體,亦或是顯微鏡觀看細胞組成?在她的課堂上,不僅可以收獲細胞生物學基礎知識,還可以探尋細胞中的“人性”光芒,在認識細胞的同時,形......
最近,南京醫科大學教授沙家豪、郭雪江與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員秦燕合作,發現精子發生中的新型核糖體(RibosomeST)能夠產生精子特異蛋白組,揭示了男性生殖細胞特異性核糖體缺失對生育的影響。相關研究......
5月15日,廣西北部灣沿海地區首個生物細胞實驗室在欽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落成。包括“腫瘤生物細胞免疫治療”“NK細胞保健治療”兩項新技術。實驗室的落成,標志著欽州開啟生物細胞免疫治療的新時代,給癌癥患者帶......
根據12日發表在《自然》雜志上的新研究,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員設計出了一種類似于“細胞膠水”的分子,使他們能夠精確地指示細胞之間的結合方式。這一成果標志著人們向構建組織和器官邁出了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