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4-11 12:07 原文鏈接: 腸道微生物可以刺激免疫系統對抗癌癥

      近些年,關于免疫檢查點調控的生物醫藥研發越來越火爆。去年,首個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在中國獲批上市。它的出現是癌癥免疫治療的一個重大突破。它釋放了人體免疫系統的“剎車”,從而對腫瘤發動一場有效的攻擊。然而,這些療法并非對所有人都有效,且經常伴有嚴重的副作用。因此,基于對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潛在反應對患者進行分層可以使癌癥治療更加個性化。在了解抗腫瘤免疫調節(免疫系統對抗腫瘤)的過程中,研究人員發現了腸道微生物組的重要性。然而,潛在的分子機制仍然沒有明確。

      現在,一項由Sanford Burnham Prebys醫學研究所主導、40多名科學家和三家醫院參與的全球性合作已經證明,腸道微生物組和免疫系統的抗腫瘤能力之間存在因果關系。科學家們確定了包含11種菌株的“雞尾酒”療法,它能激活免疫系統并延緩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長。該研究還指出了未折疊蛋白反應(UPR)的作用,這是一種維持蛋白質健康(穩態)的細胞信號通路。在對免疫檢查點治療有反應的黑色素瘤患者中觀察到UPR降低,這表明UPR可以作為將患者分層的潛在標志物。這項研究已發表在4月2日的《Nature Communications》上。

    圖片.png

      美國芝加哥大學醫學院的癌癥免疫治療教授Thomas Gajewski博士說:“免疫療法延長了很多癌癥患者的生命。然而,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令人難以置信的效果僅僅是冰山一角。通過研究對治療反應與耐藥性機制,我們最終可以擴大受益于免疫療法的患者數量。這項研究為實現這一目標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研究人員已將UPR確定為腸道微生物組與抗腫瘤免疫之間的重要聯系。鑒于先前的研究表明宿主微生物組在檢查點阻斷免疫治療的療效中起著因果作用,因此,這項新發現的機制有助于選擇對治療見效的患者,并幫助開發新型療法。”

      根據美國癌癥協會的說法,盡管免疫檢查點療法顯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但轉移性黑色素瘤仍然是最致命的皮膚癌。即使被用作聯合療法的一部分,免疫檢查點抑制劑也只對一半的患者有效,而這些見效的患者也可能會出現自身免疫相關的副作用以及有限的持久性(患者對治療有反應的時間長度)等情況,有時患者還會對治療產生耐藥性。越來越多的證據支持腸道微生物組在有效免疫治療中的作用:抗生素和特定益生菌能降低治療效果,而某些細菌菌株則會增強療效。該研究為這些觀察結果提供了新的線索。

      研究通訊作者、Sanford Burnham Prebys醫學研究所教授Ze'ev Ronai博士說:“我們的研究建立了微生物組和抗腫瘤免疫療法之間的正式聯系,并指出了UPR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以及解答了該領域長期存在的一個問題。這些結果還確定了一系列可以開啟抗腫瘤免疫力的細菌菌株,以及可用于將黑色素瘤患者進行分層的生物標志物,從而選擇合適的檢查點抑制劑來進行治療。”


    相關文章

    解讀近期科學家在機體腸道菌群研究新進展

    如今大量研究證據表明,機體腸道菌群對于人類健康非常重要,且與多種疾病的發生直接相關,本文中,小編整理了科學家們近期在腸道菌群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1】NatMed:腸道微生物組在CAR-......

    結直腸癌有望成為第二個被人類“消滅”的癌癥

    近期,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發布了2016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數據,數據收集截止時間為2019年8月31日,包含了31個省(區、市)的數據,覆蓋3.8億人。與以往不同,該報告首次公布了各省......

    AACR2023:靶向CD70的異體CART細胞有望治療轉移性腎細胞癌

    由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領導的1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靶向CD70的異體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CAR-T)療法ALLO-316在轉移性透明細胞腎細胞癌(clearcell......

    AACR2023:靶向CD70的異體CART細胞有望治療轉移性腎細胞癌

    由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大學MD安德森癌癥中心的研究人員領導的1期臨床試驗結果顯示靶向CD70的異體嵌合抗原受體(CAR)T細胞(CAR-T)療法ALLO-316在轉移性透明細胞腎細胞癌(clearcell......

    華中科技大學的研究者們揭示了非小細胞肺癌的新靶點

    肺癌是呼吸系統最常見的惡性腫瘤。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占所有肺癌的85%,患者的5年生存率低于15%。一些研究表明,微小RNA(miRNA)參與了NSCLC的發展。事實上,miRNAs是誘導癌癥......

    癌癥中心張凱:結直腸癌有望成為被人類“消滅”的癌癥

    近期,國家癌癥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發布了2016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數據,數據收集截止時間為2019年8月31日,包含了31個省(區、市)的數據,覆蓋3.8億人。與以往不同,該報告首次公布了各省......

    “X”檔案破解

    據最新一期《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雜志報道,荷蘭癌癥研究所研究人員揭示了為什么人的DNA是X形的,并發現了一種普遍存在的機制,通過這種機制,細胞可決定DNA的形狀。這一發現或對了解人類細胞行為產生更......

    新療法利用患者的血細胞來對抗腫瘤

    適應性細胞療法(ACT)已成為治療晚期黑色素瘤的一種非常有前途的免疫療法形式。通過利用來自患者自身腫瘤的免疫細胞,這種療法為癌癥患者提供了一種新的治療選擇,有可能避免放射治療和有毒化療藥物的需要。這些......

    COVID19疫苗產生的抗體持續時間遠比預期的長

    發表在《BMC傳染病》雜志上的這項研究發現,長COVID-19患者接受COVID-19疫苗后,他們產生了針對導致COVID-19的病毒的抗體,時間比預期的長。當一個人受到感染時,免疫系統通常會通過制造......

    FYN/TOPK/HSPB1軸促進癌癥的增殖和轉移

    胃癌(GC)是世界上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在各種癌癥中發病率居第六位,死亡率居第三位。隨著腫瘤生物學的快速發展,GC發展的分子機制已經闡明,靶向治療的優勢也越來越明顯。目前,GC中常見的分子靶標主要是......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