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4-16 15:14 原文鏈接: 專家學者共同把脈土壤污染治理

      “首屆土壤污染防治高峰論壇(中國·天津)”日前在天津落下帷幕。本屆論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主題為“聚焦土壤環境污染防治,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旨在宣傳貫徹從2019年起開始實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凈土保衛戰提供智力支持。

      在論壇上,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楊朝飛、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副主任陳和東、天津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陸文龍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谷慶寶等國內多位著名土壤污染防治領域專家學者圍繞行業熱點問題展開了深入探討。論壇還發布了《土壤污染防治天津宣言》,號召社會各界一起行動,開展土壤環境保護,強化宣傳教育,促進土壤環境持續改善,為綠色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論壇同時還舉行了天津土壤污染防治行業自律公約簽名儀式,為制定行業自律公約打下基礎。

      2020年,天津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將達91%

      原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楊朝飛分析了當前生態環境形勢與政策任務,他說,我國土壤污染形勢相比大氣和水污染更加嚴峻,土壤污染問題具有發現滯后、潛伏期長、危害嚴重、技術復雜、投資巨大、修復周期長等特點,國家今后將會日益加大環境監管力度,2017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方案》,此項改革從先行試點進入全國試行,是推動生態環境制度創新的重要舉措,對解決土壤污染問題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目前我國環境損害賠償仍然比較滯后,未來將加速完善環境損害賠償制度。

      生態環境部土壤與農業農村生態環境監管技術中心副主任陳和東介紹了生態環境部土壤防治工作進展情況和下一步重點工作。陳和東說,生態環境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堅持打基礎、建體系、控風險、守底線,全力打好凈土保衛戰,扎實推進《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和《土壤污染防治法》實施,取得了6方面的積極進展:一是落實土壤污染防治目標責任;二是基本建立法律法規標準框架體系;三是開展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四是推動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五是推進試點示范建設;六是編制實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

      陳和東表示,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會同各地區各有關部門深入推進凈土保衛戰,重點推動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規標準體系、推進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詳查、強化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先行先試、加強土壤生態環境管理能力建設等工作。

      天津市生態環境局副局長陸文龍對《天津市打好凈土保衛戰三年作戰計劃》(2018-2020年)作了梳理介紹,到 2020 年,全市主要目標要達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達到 91%左右,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不低于 92%,重點行業重點重金屬排放量較 2013 年下降 8%,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農用地和建設用地土壤環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

      陸文龍說,土壤環境質量關系到百姓民生福祉,關系到國土生態安全,關系到國家可持續發展大計,系統謀劃、扎實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意義重大,任務緊迫。2019年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關鍵之年,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以《土壤污染防治法》為法律支撐,打好凈土保衛戰,科學穩步推進土壤污染防治,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建立全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制度體系。建立完善地方土壤法規、標準,明確土壤環境質量調查評估、風險篩查、重點區域監測工作計劃及實施方案,落實好農用地土壤環境質量調查和重點行業企業用地調查任務。

      二是推進在產企業落實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各項任務。建立在產企業年度申報、土壤污染隱患排查、在產企業土壤環境自行監測、關停搬遷企業拆除污染防治、土壤污染調查評估、企業退場后土壤與地下水修復等制度。

      三是落實全市多部門聯動的地塊開發利用準入制度。根據全市現有的疑似污染地塊名單、污染地塊名錄、污染地塊風險管控與治理修復目錄,以保障土壤質量可安全開發利用為目的,落實生態環境、農林、規劃、國土等多部門對于地塊開發建設及再利用聯動管理。

      四是宣傳和組織學習《土壤污染防治法》的思想方針、制度要求和法律責任。

      五是發揮科研院所、高校帶頭作用,利用自身優勢為全市環境管理提供長效支持。

      解讀法律法規,探討土壤修復治理技術

      論壇上,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谷慶寶對從今年起開始實施的《土壤污染防治法》進行了詳細解讀,闡述了5方面特點:一是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防治結合,強化源頭防治,關注土壤污染的發生。二是堅持分類管理、風險管控,根據土地的不同用途、不同污染程度分類施策,實施基于風險的管理策略。三是堅持明確責任,環環相扣,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污染者責任,明確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監管責任。四是堅持積極穩妥,扎實推進,土壤污染防治起步晚、基礎薄、經驗少,對看得準的盡量細化,對需要繼續探索積累經驗的在法律上為實踐留下一定的空間。五是注重與大氣、水、固體廢棄物污染防治法律之間的銜接,增強法律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從國內外實踐看,土壤污染的形成非一朝一夕,問題的解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既要做好打攻堅戰的準備,更要具備打持久戰的耐心。” 谷慶寶說。

      針對我國污染場地安全修復技術的應用狀況,污染場地安全修復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宋云認為目前還存在一些短板。“例如高校、科研院所的科研與實際應用研發結合不緊密,在大型裝備研發和技術集成方面存在資金不足和專業不全的問題;缺乏對技術的持續長期研發及實際場地的應用驗證改進;沒有形成研發體系和修復經驗數據的積累。” 宋云說。

      “在區域地下水污染風險管控方面 ,應進一步落實企業地下水污染防治責任,加強地下水重點行業和企業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建立地下水污染源分級分類管理制度。”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教授陳鴻漢介紹了區域地下水污染調查情況,講解了調查的主要任務、調查評價方法 、野外現場調查與測繪、地下水污染監測等內容。

      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趙林在講解污染場地土壤及地下水修復技術及問題分析時說,水文地質調查工作對指導污染調查、風險評估和后期修復(尤其是原位修復)意義重大。

      趙林認為,目前場地修復過程中往往重視土壤修復而忽視對地下水的修復。由于土壤與地下水的一體性,地下水與土壤的污染往往又具有一致性,而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其修復和治理難度及費用都將大大增加。在污染場地修復產業發展過程中,需要加強對地下水污染調查、污染物遷移轉化及污染修復技術的研究和監管,避免修復后由污染地下水造成的二次污染。

      分享典型案例,講解技術難點

      “石油污染土壤的同時還存在鹽堿問題,給治理修復帶來了很大難度。”南開大學教授唐景春介紹石油污染土壤修復技術問題與實踐研究時說,可以通過石油烴生態修復技術應對油田污染治理。目前已成功篩選到31株石油烴降解菌株,并對其中11株降解效果顯著的菌株進行了鑒定,研制開發具了有良好協同共生作用的4種混合菌劑。

      唐景春認為,下一步還應當在植物修復過程中轉基因植物利用、耐鹽堿超級降解微生物研究、生物修復的強化及機理(材料)、石油烴復合污染的修復技術和修復標準等方面加大研究力度。

      浙江宜可歐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長趙維維在進行油氣田石油烴污染場地快速修復技術與案例分析時表示,熱洗處理可以有效實現油泥減量化和油回收的目的,是很好的“前處理”方法,但是期待它實現對所有種類油泥的安全化處置并不現實;焚燒處理是最徹底的安全化處理方法,但是實現單獨焚燒很難,不適合中小規模的油泥處置單位;熱解處理是相對最有效的、可實現“保底”安全處理的方法,但是熱解爐型的科學選擇很關鍵。針對石油烴污染場地(油泥和土壤并存),可將熱洗處理和熱解處理相結合,做到“取長補短”,從而實現對石油烴污染的徹底修復。

      針對工業遺址公園開發過程中的土壤修復,中節能大地環境修復有限公司技術總監甘平認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現狀建筑物、道路,予以保護性修復。應堅持清潔修復理念,減輕修復過程中的二次污染對遺址區的影響。修復后場地的恢復,應修舊如舊,實施生態景觀再造。應更多采用創新的修復技術,實施構筑物下方的修復和原位修復。同時,宜更多地采用風險管控技術,劃定風險管控應用的邊界條件,加強后期的長期監測和監管,明確再次開發用地限制。

      當前污染場地調查過程中惡臭問題有所顯現,主要集中于農藥生產、精細化工等行業遺留的污染場地。國家環境保護惡臭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高級工程師寧曉宇認為:“場地調查側重于土壤和地下水中污染物對人體健康風險評價,而忽略了惡臭氣體對人體感官的影響;國內外污染場地調查中惡臭影響評價相關技術方法系統化研究工作欠缺,需要進一步加強。”

      天津市環境保護技術開發中心高級工程師宋文筠講解了典型污染場地開展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的技術難點,她說,環境基線的確定和因果關系分析是生態環境損害鑒定評估的難點和重點。確定環境基線應主要采用歷史數據、對照點調查數據、環境質量標準、專項研究等方法。其中優先選取歷史數據,其次選取對照點數據作為基線水平。在實踐中,鑒定評估區內在案件發生前可能已經受到污染及存在多次污染、多個污染源的情形,這樣更增加了污染源解析的難度,需要深入開展污染源解析、污染物遷移路徑的合理性分析、環境暴露的可能性分析和受到損害的可能性分析。

      發布防治宣言,倡導高標準打好凈土保衛戰

      論壇發布的《土壤污染防治天津宣言》提出,土壤是人類生存、興國安邦的戰略資源, 是人類賴以生存、不可或缺的重要自然資源。倡導要高標準打好凈土保衛戰,攜手推進土壤保健、污染預防、治理與修復工作。鼓勵投資土壤可持續管理實踐的研究和開發及退化土壤的修復,創新土壤污染防治理論與技術研究,積極推進土壤與地下水修復工程示范應用與實踐,提高土壤可持續管理系統化、科學化、精細化和信息化水平。

      閉幕式上,天津市政府參事、原天津市環境保護局總工程師包景嶺說,土壤構成了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土壤健康問題是環境管理者面臨的巨大挑戰。此次論壇圍繞土壤污染防治和資源永續利用展開研討,分析土壤保護政策趨勢,分享相關技術經驗,取得了3方面成果。一是論壇嘉賓為行業提供了最新的政策解讀和治理技術、管理方法。二是發表了《土壤污染防治天津宣言》,重申了土壤對地球、對人類的重要意義。三是與會代表協商啟動締結《天津土壤污染防治行業自律公約》,為規范天津土壤污染防治行業市場創造了有利條件。

      據論壇主辦方負責人介紹,土壤污染防治高峰論壇將在天津市生態環境局的指導下,每隔兩年舉辦一次,并于高峰論壇舉辦的次年召開行業研討會,以舉辦論壇和研討會為契機,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力服務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逐步擴大影響力,搭建天津市乃至京津冀研討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對話平臺和品牌論壇。


    相關文章

    首屆湖湘藥理學前沿高峰論壇在長沙召開

    5月24日,湖南中醫藥大學建校90周年系列學術活動、首屆湖湘藥理學前沿高峰論壇暨2024年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湖南活動在湖南中醫藥大學召開。論壇現場。王昊昊攝來自杭州醫學院、中山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福建......

    江蘇部署安排今年治太重點任務早日實現流域水環境質量根本好轉

    日前,江蘇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委員會第十七次全體(擴大)會議暨太湖安全度夏應急防控工作會議在宜興市召開,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太湖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部署安排今年治太重點任務,推動太......

    中央財政支持開展城市更新示范工作

    記者7日從生態環境部獲悉,經黨中央、國務院批準,第三輪第二批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全面啟動。7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對上海、浙江、江西、湖北、湖南、重慶、云南7個省(市)開展為期約1個月的督察進駐......

    聚焦優生優育檢驗醫學臨床質譜技術引領未來發展新趨勢

    2024年4月18日-20日,中國優生優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五屆北京臨床質譜論壇成功在北京成功舉辦。大會設立中國優生優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精彩的學術主旨演講、學術論壇及衛......

    中優協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五屆北京臨床質譜論壇成功舉辦

    2024年4月18日-20日,中國優生優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五屆北京臨床質譜論壇成功在北京成功舉辦。大會由中國優生優育協會檢驗醫學專業委員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院和分析測試百科......

    CBIFS2024│食源性微生物檢測技術專題論壇,展現創新力量

    2024年4月11日,由中國認證認可協會主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食品安全技術論壇”在山東青島舉辦。會議同期舉辦了“食源性微生物檢測技術專題論壇”。本次論壇吸引了眾多食品安全領域的專家學者、儀器廠商代表......

    李強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

    新華社北京3月24日電國務院總理李強3月24日在北京出席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4年年會開幕式,并發表主旨演講。李強表示,本次年會以“持續發展的中國”為主題,既是對長期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狀況的客觀描述,也......

    2024年治污攻堅怎么部署?27省工作重點匯總

    新年伊始,隨著全國各地兩會密集召開,各地的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也相繼出爐。記者梳理發現,截至2月18日,共有27省、自治區、直轄市發布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各地依據當地經濟發展潛力等因素,錨定了2......

    生態環境部:關于促進土壤污染風險管控和綠色低碳修復的指導意見

    為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持續深入打好凈土保衛戰的決策部署,積極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堅持問題導向、因地制宜、系統治理,綜合運用自然恢復和人工修復兩種手段,......

    河南省發布省級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管理辦法

    河南省財政廳河南省生態環境廳印發《河南省省級大氣污染防治資金管理辦法》,《辦法》包含7章23條,主要為總則(4條)、職責分工(2條)、資金使用和分配(4條)、資金下達(4條)、績效管理(4條)、監督檢......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