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開放獲取期刊《基因組醫學》16日公開的一項研究,美國科學家報告了一種建立癌癥小鼠模型的新方法——利用有“基因魔剪”之稱的CRISPR/Cas9系統快速將癌癥相關基因敲入小鼠的DNA中。該方法以前所未有的高效,滿足了快速準確建立動物模型的需求。
研究通訊作者、麻省大學醫學院RNA療法研究所的王文說:“現有用來敲入致癌基因以建立癌癥模型的方法要么效率很低,要么難以控制敲入位置和敲入的拷貝數。CRISPR/Cas9使得在目標基因座插入大片段DNA成為可能,并且可應用于實驗室的人類細胞以及小鼠中。我們研發出了一個新的系統——CRISPR-SONIC,可以在肝癌小鼠模型中靈活進行基因敲入,且準確率很高。”
CRISPR/Cas9系統由一段向導RNA和Cas9酶組成。為了將致癌基因插入活小鼠的基因組,團隊使用了具有2個向導RNA的CRISPR/Cas9,進行了一個三步驟的操作。首先,其中一個向導RNA和Cas9酶一起對目標DNA位置進行切割;第二步,另一個向導RNA和Cas9會對一個DNA環(即質粒供體)進行切割;第三步則是將已經被切割成線狀的質粒環插入目標位置。
該方法在實驗室細胞中得到成功檢驗,也在小鼠身上完成了測試。團隊觀察到在使用了CRISPR-SONIC后,樣本中約有10%的肝臟細胞成功帶上了綠色熒光蛋白(GFP)。這相對于之前那些方法大約0.5%的敲入效率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該技術亦可用于建立生物發光癌癥模型,讓研究者們實時監測癌細胞的生長和癌癥發展。
1953年,DNA雙螺旋模型的提出標志著近代分子生物學的誕生。1957年,弗朗西斯·克里克進一步提出了經典的遺傳學中心法則,開啟了分子生物學時代。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科學家對于非編碼RNA的認知極大豐富......
4月24日,刊登在國際學術期刊《細胞》上的一篇合作研究論文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關注。該篇文章由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的孟飛龍研究組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的葉菱秀研究組聯合完成......
據最新一期《自然·結構與分子生物學》雜志報道,荷蘭癌癥研究所研究人員揭示了為什么人的DNA是X形的,并發現了一種普遍存在的機制,通過這種機制,細胞可決定DNA的形狀。這一發現或對了解人類細胞行為產生更......
甲基乙二酮(MG)是一種高反應性的二羰基分子。在糖酵解癌癥細胞中,MG主要由磷酸二羥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沿糖酵化途徑的自發轉化形成。細胞MG濃度顯著受乙二醛酶系統的解毒活性調節,乙二醛蛋白酶1(GLO......
4月24日,《細胞》(Cell)以ResearchArticle的形式,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孟飛龍研究組等撰寫的題為MesoscaleDNAFeatureinAntibody-......
2023年4月25日是DNA雙螺旋結構發現70周年紀念日。70年前科學家的這一發現,將生物學研究帶入分子時代。攜帶著生命遺傳信息的DNA,以如是美妙的姿態,于納米級的空間內,傳遞著生物世界變化萬端、生......
體細胞超突變(SHM)由激活誘導胞苷脫氨酶(AID)引發,在抗體編碼序列中產生突變,從而使親和力成熟。為什么這些突變本質上集中在三個非連續互補決定區(CDR)仍然是一個謎。2023年4月24日,中國科......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昆明動物所)研究員車靜課題組聯合國內科研團隊開展合作,首次系統性構建了中國蛇類DNA條形碼參考數據集(COI),對中國蛇類多樣性進行了評估。日前,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
據4月17日發表在《自然·化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美國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使用短暫的閃光將經過化學修飾的蛋白質片段連接在一起,形成功能性整體。這種名為光激活SpyLigation的新方法可打開通常......
4月3日,VertexPharmaceuticals(Nasdaq:VRTX)和CRISPRTherapeutics(Nasdaq:CRSP)宣布完成了examglogeneautotemcel(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