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作為有機體發育關鍵步驟的甲基化只是靜態地DNA修飾,不會隨環境條件變化而改變。Salk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發現,處于逆境下植物的DNA甲基化模式會發生變化,從而改變對基因的調控。
科學家發現植物遭遇致病菌后,其表觀遺傳學密碼會發生廣泛的大量改變,DNA中的表觀遺傳學密碼是協助調控基因表達一種指令信息。研究顯示,這些表觀遺傳學改變與負責調控植物脅迫應答的基因活性有關,這說明表觀基因組能幫助植物對致病菌和其他環境脅迫產生抗性。文章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雜志上。
“這意味著表觀基因組并不只是一種靜態指令,這種指令也能根據植物的經歷進行重寫,”該研究的領導者,Salk生物研究所基因組分析實驗室的Joseph Ecker教授說。“我們的研究以及其他研究者的發現共同證明,生活經歷會給DNA打下印記。”
Ecker及其同事對DNA甲基化調控擬南芥免疫系統的機制進行了研究。甲基化參與抑制整合到基因組中的“跳躍基因”轉座子的表達。研究人員在Illumina平臺上進行了全基因組測序,發現在植物應對細菌感染的過程中,出現了大量甲基化修飾的改變。隨后他們進行了大量分析來分析這些甲基化改變調節基因表達的機制。
“此前的研究顯示,有一些基因的表達與脅迫應答中甲基化改變有關,”文章第一作者Robert Dowen說。“而我們的研究發現,植物的脅迫應答引發了大量的甲基化修飾改變,從而幫助植物抵御入侵的致病菌。”
為了限制感染的致病菌生長,植物采用了一系列復雜的防御機制,激活多種激素信號來改變基因表達的網絡。Salk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與其他一些近期研究一致,顯示植物的這些細胞防御應答通過DNA甲基化機制控制基因表達的網絡。這些遺傳物質的表觀遺傳學改變,包括DNA甲基化模式的改變和組蛋白的修飾(組蛋白在基因調節中具有關鍵作用),可以不改變DNA序列而對基因表達進行調控。此外,siRNA分子與DNA甲基化密切相關,尤其siRNA指導著對跳躍基因的甲基化過程。令研究者們感到驚訝的是,當植物被致病菌感染激活了特定轉座子時,這些siRNA的水平也發生了改變。上述發現說明在脅迫應答中植物的表觀基因組會發生變化。
Salk研究所的這項發現對農業具有廣泛的意義,能引導人們對植物的DNA甲基化模式進行改造,產生抗病植株減少殺蟲劑的使用。每年,致病菌造成一年生作物損失了30-40%,經濟損失高達約五千億美元,這種基因工程改造技術的應用將引起各界的強烈興趣。
《植物生理學Plant Physiology》最近發表了一項研究指出環境條件的記憶能傳遞到下一代,即遭遇過致病菌的親本植物,其子代體內天生就具備相應的防御機制。“人們并不了解這一現象,但它引起了科學家廣泛的興趣并成為了這一領域的研究熱點,”Dowen說。“我們的發現提供了一個研究框架,研究者們可以進行直接檢測,看我們觀察到的甲基化改變是否從親本傳遞給了子代,或者也可以對人類細胞進行研究看是否也存在類似機制。”
近日,“女媧”基因組團隊重點闡釋了適應性選擇下非編碼調控元件對表型演化的影響,相關研究發表于《分子生物學與進化》。這項工作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徐濤院士、何順民研究員牽頭的“女媧”(NyuWa)中......
通過分析基因組中數百萬個微小的遺傳差異,就可預測一個人一生中患某種疾病的幾率。在過去的10年中,研究人員為數十種疾病制定了風險評分,希望有一天患者能利用這些信息來降低患病風險。在《自然·醫學》雜志最新......
1月16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周小龍、王恩多團隊在《核酸研究》(NucleicAcidsResearch)上,發表了題為Multifacetedrolesoft6Abiogene......
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基因信息傳遞過程中非編碼RNA的調控作用機制”在人類遺傳信息傳遞過程中,非編碼RNA不參與編碼蛋白質,占全部RNA的98%,如同宇宙中神秘的“暗物質”,是生命活動調控的......
DNA甲基化是最早發現的表觀遺傳標記之一,在真核細胞基因表達調控中發揮重要作用。隨著DNA甲基化檢測技術的進步,研究發現DNA甲基化具有完全甲基化和半甲基化兩種狀態,以及可以穩定遺傳的半甲基化修飾。關......
細胞分裂素(cytokinin)是一種重要的植物激素,在植物的生長發育中扮演著多種角色,包括維持分生組織、促進維管組織分化、調控葉片衰老和促進再生等。以往研究表明,細胞分裂素的信號傳遞類似于細菌的雙組......
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研究員石建濤,聯合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教授方海,在《基因組研究》(GenomeResearch)上,在線發表了題為ADNAmethylationhaplot......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聯合國內多家單位發布了迄今為止最大的水稻群體水平倒位變異圖譜,并挖掘獲得了新的水稻耐熱優異等位基因,該研究對水稻育種改良具有重要意義。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科學通......
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深圳農業基因組研究所動物功能基因組學創新團隊研發出增強子鑒定新技術。該技術與傳統技術相比,平均分辨率提高了約10倍,為基因組的精確注釋提供了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核酸研究》(......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本月稍早時間宣布,批準CRISPR/Cas9基因編輯療法Casgevy上市,用于治療12歲及以上鐮狀細胞貧血病患者。這是FDA批準的首款CRISPR基因編輯療法。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