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NIH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所(NIAID)資助的一項最新研究表明,流感病毒蛋白質的不斷變化的“頭部”具有意想不到的致命弱點。這一團隊發現并鑒定了一種天然存在人體抗體中的結構,該抗體可以識別和破壞病毒進入機體、感染細胞的一部分血凝素(HA)蛋白。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5月16日的Cell雜志上,研究人員證明了這種抗體:FluA-20能與HA蛋白上球狀頭部區域(與抗體短暫接觸)緊密結合。
范德比爾特大學醫學中心的James Crowe和Scripps研究所的Ian Wilson等人領導了這項研究,他們從接種過許多流感疫苗的人體那里分離出FluA-20抗體。通過在一系列實驗,他們發現FluA-20可以“進入”HA三聚體分子中難以接近的部分,并使其分解,從而防止病毒從細胞傳播到細胞。
這一發現令人感到驚訝,因為這個三聚體HA區域被認為是穩定的,而且不能被抗體接近。此外,這個區域與HA頭部的其它部位不同,出現變化的幾率很小,在毒株之間保守性強。因此理論上,針對該精確區域,基于抗體的治療劑將對許多甲型流感病毒株有效。同樣,引發針對該靶標的抗體的疫苗可以提供針對任何流感病毒株的長期保護,可以減少每年季節性流感疫苗接種的需要。
在小鼠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當小鼠接觸導致人類疾病四種不同甲型流感病毒亞型時,FluA-20可以預防感染或疾病發生。實驗中使用的兩種病毒H1N1和H5N1是第1組流感亞型,而另外兩種,H3N2和H7N9是第2組的成員。目前的流感疫苗必須含有來自兩種亞型的病毒組分,幫助引發匹配的抗體。能夠產生針對兩組成員的有效抗體的單一疫苗可以提供廣泛的多年抗流感保護。
蛋白質是生命體內最重要的生物大分子之一,在生命活動過程中執行著多種關鍵功能。利用外源性獲取的蛋白質,可以在細胞及體內實現生物大分子的化學標記與功能調控,進而應用于生命機制的解析研究及疾病的靶向治療。然......
最近,印度理工學院(位于德里)化學工程系進行了一項研究,使用液相色譜-質譜聯用技術(LC–MS)來區分單克隆抗體(mAb)中的異變體(糖型),能夠對其進行表征,揭示了在完整水平上可辨識的峰。盡管商業軟......
運動有益健康,但人們并非總是想去鍛煉,這究竟受到什么影響?西班牙國家癌癥研究中心薩比奧研究團隊發現了與身體運動有關的3種蛋白質,這些蛋白質可能是激活運動欲望的“開關”。相關論文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進展......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據新一期《科學》雜志報道,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科學家發現了生物界迄今最大的蛋白質,比此前已知的最大蛋白質——人類肌聯蛋白還要大約25%。研究人員表示,這是蛋白質界的“珠穆朗瑪......
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開發了一種名為CARBonAra的新型人工智能(AI)驅動模型。該模型可以根據不同分子環境所施加限制的主鏈支架預測蛋白質序列,有望在蛋白質工程及包括醫學和生物技術在內的多個領域帶來......
使用CARBonAra進行序列預測(示意圖)。圖片來源: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科技日報北京8月8日電(記者張佳欣)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開發了一種名為CARBonAra的新型人工智能(AI)驅動模型。該模......
當您從事抗原生產酶促蛋白優化小分子藥物靶蛋白表達重組膜蛋白重組蛋白研發和生產是否有如下困擾常規技術手段太過繁雜,耗時耗力?蛋白表達水雖然高,但無法同時監測其構象穩定性信息?無法使用粗裂解液進行快速篩選......
1965年9月17日清晨,杜雨蒼從實驗室走了出來,即將宣布一項極重要的實驗結果。在此之前,他剛剛完成了最后一個關鍵步驟,成敗在此一舉。這位中國科學院生物化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生化所,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
文丨《中國科學報》記者孟凌霄李晨陽“我看到了,完美的結晶,我們成功了!”這是1965年9月17日清晨杜雨蒼從實驗室走了出來高高舉起一支試管逆光細看那是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的閃光狹小的實驗室內外一時沸騰......
寄生蟲弓形蟲因為可以侵入人體中樞神經系統而一直被“人人喊打”,但科學家決定利用這一特征讓它充當治療工具。《自然·微生物學》29日報告了一個在動物模型中改造弓形蟲的方法,使其可穿過血腦屏障,向寄主神經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