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種質資源的保存非常有必要,只有做好種質資源保護工作,才能為育種研究提供更多材料。以銀杏種質資源來說,種質保存方式主要有三種:
①就地保存。指在銀杏生長所在地通過保護銀杏原來所處的自然生態條件來保存銀杏種質。種質就地保存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適當地建立野生銀杏的自然保護區,這是自然資源保存的永久性設施,是保存自然物種的基地。另一方面是要全力保護栽培古樹和名木。這些古樹名木都應方興未艾保存原樹,并進行繁殖,因為它們長期經歷了自然選擇的考驗,大多是遺傳基礎較現有栽培品種更為豐富的類型或原始品種,具有研究利用和歷史紀念的意義。
②移地保存。該方式指把整株種質遷離它自然生長的地方,移栽保存在植物園、樹木園或樹木原始材料圃等地方。根據有關部門任務的不同可以分工保存。
③離體保存。離體保存是指利用種子、花粉、根和莖等的組織或器官在貯藏條件下來保存。對于種質保存來說利用這種營養器官最為妥當,因為它具有原來母體的全部遺傳物質。
④種質資源庫保存。該方法是目前應用較廣的,也是當前最有效、最安全的保存方式。它包括種子低溫保存、超低溫保存及種質離體保存等方法。種質資源庫保存以種子為主體的作物種質資源及其近緣野生植物,這些材料可隨時提供給科研、教學及育種單位研究利用及其國際交換。
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公告,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亞熱帶林業研究所(以下簡稱亞林所)支撐建設的浙江省龍泉林科院木荷種質資源庫新增為國家級林木種質資源庫。這是目前全國唯一的國家木荷種質資源庫,意味著亞林......
近日,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張和平帶領團隊建成全球最大、種類最全的原創性乳酸菌種質資源庫,分離保藏乳酸菌47000余株,相關成果在線發表于《科學通報》(英文版)。在人類歷史中,60%的食物都與乳酸菌發酵有......
清明一過,73歲的山西翼城老農劉懷智從墻上取下一袋珍珠玉米“老種子”,又要開始播種了。產量不高,格外“嬌氣”,這把不起眼的小粒玉米,整個翼城只有他家還在種,卻讓第三次全國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的科研人員如......
1月14日從寧夏種業科技創新座談會上獲悉,寧夏目前已建成世界最大的枸杞屬種質資源庫——國家枸杞種質資源庫。種質資源庫是利用儀器設備控制貯藏環境,使種質在幾十年、甚至數百年之后仍具有原有的遺......
6月16日至20日,由中國科學院人事局和云南省林業廳主辦,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承辦的“中國科學院繼續教育與培訓精品項目——云南省自然保護區野生植物種質資源采集技術培訓班(......
2013年1月25日,昆明市副市長阮鳳斌一行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參觀考察。阮鳳斌一行聽取了工作人員關于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用途及意義的介紹,參觀了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的種子保存設施和實驗......
7月18日下午,科技部副部長陳小婭在云南省科技廳基礎處相關負責人的陪同下,來到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調研。調研組重點考察了國家重大科學工程“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昆明植物所黨委書記兼副所長孫......
項目驗收會現場11月30日,廣東省科技廳組織召開由中科院華南植物園任海研究員主持完成的“廣東省熱帶亞熱帶植物種質資源庫(2006-2008)”項目驗收會。驗收組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
山東省科學院與南澳大利亞研究與發展中心合作建設的耐鹽植物種質資源庫日前通過驗收,這是中國首個耐鹽植物種質資源庫,解決了中國面臨的耐鹽植物系統資料缺乏的問題。這個數據庫從2008年初開始建設,歷經2年多......
10月19日下午,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專題規劃云南調研座談會在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召開。由環境保護部生態司副司長李遠帶隊的國家調研組在云南省環保廳副廳長任治忠等陪同下,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