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8-29 13:32 原文鏈接: 大連化物所等在單原子催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喬波濤、中科院院士張濤團隊與清華大學教授李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教授劉景月合作,在單原子催化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發現在CO氧化反應中水對單原子催化劑和納米催化劑呈現出顯著不同的促進作用。詳細研究結果揭示,由于單原子催化劑獨特的微環境和電子性質,使有水條件下CO氧化反應按照新的高效路線進行。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通訊》(Nat. Commun.)。

      近年來,人們發現很多多相催化反應的活性位在納米粒子和載體界面處,其特點是界面原子直接與載體接觸并形成相互作用。單原子催化劑中所有金屬原子均與載體接觸,因而很可能具有與界面原子類似的催化性能,從而實現界面原子的最大化,這一理念在該團隊前期研究工作中得到證實(Angew. Chem. Int. Ed.,2018)。但是由于可能存在的量子效應和集團效應,單原子位點與納米界面是否具有完全一致的催化性能仍有待研究。

      可還原氧化物負載金催化劑上CO氧化是典型的界面催化反應之一。該研究發現,對于Au1/CeO2單原子催化劑上的CO氧化反應,少量水的加入能大幅度提高反應活性,反應速率可提升兩個數量級;而在Au/CeO2納米顆粒催化劑上,水促進作用較弱,反應速率提升不超過3倍。DFT計算結合原位紅外表征發現,在不加水條件下,單原子與納米顆粒催化劑均遵循氧化還原(Redox)機理,但是載體表面的羥基會抑制單原子催化劑的晶格氧反應活性;而當反應體系中引入水,單原子催化劑上的CO氧化可以按照CO+OH的反應途徑高效進行,活性遠高于Redox反應途徑。而納米催化劑界面處有無水的存在均以Redox機理為主,因此水的存在對催化反應性能影響較小。進一步DFT計算分析發現,單原子和界面位點上水的不同影響主要源于其不同的微環境結構與電子性質:單原子催化劑中Au原子全部與載體O原子相連,因而具有更高化學價(δ+),并且在反應過程中可變價,因此可以開辟新的反應途徑(CO+OH);而在納米催化界面處,Au原子除與載體作用外,還與其它Au原子相連,使其電荷被平均化,因而以近零價存在,并且在反應過程中不能發生化合價變化,因此反應不能按照新的途徑進行。

      該研究結果不僅對深入理解單原子催化位與納米催化界面位的催化性能有借鑒作用,同時為設計合成高性能的CO氧化催化劑提供理論依據。

      該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和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重點專項等的資助。

    大連化物所等在單原子催化研究中取得進展

    相關文章

    大連化物所和北大團隊合作:雙核鉻氮氣配合物的獨特電子結構

    雙核金屬端基橋式氮氣配合物M(μ-η1:η1-N2)M是氮氣活化與轉化過程中的關鍵中間體之一。不同于單核金屬氮氣配合物通過多步質子耦合的電子轉移反應(M-N2→M-N=N-H→M=N-NH2→M≡N)......

    大連化物所開發出高效堿性電解水單原子合金催化劑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太陽能研究部太陽能制儲氫材料與催化研究組研究員章福祥團隊,設計合成了單原子銥修飾鎳合金催化劑(Ir1Ni),用于堿性電解水析氫、析氧,具有水分子活化與H-H、O-O偶......

    大連化物所開發出新型二維過渡金屬氫化物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能源與環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研究員鄧德會、副研究員于良團隊,在二維過渡金屬氫化物的可控制備及電催化應用研究中取得了新進展。該團隊利用表面配體限域......

    Nature子刊:大連化物所實現異戊二烯二聚親核芳構化反應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精細化工研究室仿生催化合成研究組研究員陳慶安團隊,在異戊二烯的仿生催化轉化研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該團隊提出了串聯催化策略,實現了異戊二烯的環聚、氧化芳構化和親核加成反......

    大連化物所發表分子篩籠控制的甲醇制烯烴反應的綜述文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究部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與大連化物所研究員魏迎旭團隊,發表了關于分子篩籠控制的甲醇制烯烴(MTO)反應的綜述文章,闡述了MTO反應過程籠控制擇......

    大連化物所提出離子載體構建自優化鋅負極的新策略

    近日,大連化物所催化基礎國家重點實驗室無機膜與催化新材料研究組(504組)楊維慎研究員和朱凱月副研究員團隊在水系鋅離子電池負極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團隊采用可循環的動態MOF納米片作為鋅離子的運輸載體......

    大連化物所戴文團隊研究實現半導體光催化硼化反應

    氮雜環卡賓硼烷(NHC-BH3)由于化學性質穩定且制備方法簡單,近年來作為一種新型硼源,被應用于自由基硼化反應中。然而,大量有害的自由基引發劑和昂貴且無法回收的均相光催化劑的使用,阻礙了其廣泛被應用。......

    大連化物所:周雍進團隊實現生物煉制高效合成脂肪酸等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合成微生物學研究組研究員周雍進團隊在木質纖維素生物煉制方面取得新進展。該研究以多形漢遜酵母為宿主,通過強化木糖同化與轉運過程同步利用了葡萄糖與木糖,實現了木質纖維素生......

    大連化物所:發表分子篩籠控制的甲醇制烯烴反應相關綜述文章

    近日,大連化物所低碳催化與工程研究部(DNL12)劉中民院士、魏迎旭研究員團隊受邀發表了分子篩籠控制的甲醇制烯烴(MTO)反應相關綜述文章,闡述了MTO反應過程籠控制擇形催化原理,提出基于籠控制擇形催......

    大連化物所卿光焱團隊開發超精準內毒素分離材料

    近日,大連化物所生物技術研究部生物分離與界面分子機制研究組(1824組)卿光焱研究員團隊開發了一種超精準內毒素分離材料。該團隊通過“量體裁衣”的材料設計理念,提出了一種基于噬菌體展示篩選和血液相容性肽......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