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9-11 13:46 原文鏈接: Cancer:TACE聯合索拉非尼延長晚期肝癌患者壽命

    肝癌每年影響數十萬人,對于其最常見的形式——肝細胞癌的晚期,幾乎沒有可行的治療方法。索拉非尼(sorafenib)的出現,提高了晚期肝癌患者的總體生存率,被認為是一種標準治療方法,但我們如何提高其有效性仍存在問題。目前,兩項臨床試驗表明索拉非尼治療總體生存率提高了6.5至10.7個月。

    聯合療法和單獨索拉非尼總生存曲線 

    在過去的十年中,科學家們對一種叫做經動脈化療栓塞(TACE)的放射治療方法進行了測試,以了解該方法能否進一步提高病人的存活率。這種療法包括阻斷導致腫瘤的血管,使其失去血液,從而殺死惡性細胞。單獨使用時,TACE可以阻止腫瘤的擴散。然而,只有少數實驗直接測試了索拉非尼+TACE組合治療在提高生存率方面的效果。唯一的主要臨床試驗發現,盡管索拉非尼+TACE組合治療后患者的生存率沒有增加,但在提高治療效果指標上似乎略有成效。

    為了理清這些不同的結果,來自臺灣和日本的科學家進行了第一次大型的、國家級的、基于人群的隊列研究——檢測TACE對索拉非尼治療肝癌療效的影響。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Cancer》雜志上。

    image.png

    http://dx.doi.org/10.3390/cancers11070985

    隊列研究包括跟蹤一組具有相同特征的人(在本例中為肝癌),并定期測量他們的相關數據(例如,對治療的反應)。科學家們還使用了一種叫做傾向匹配的統計方法來消除混雜因素(例如,患者的年齡、性別、社會經濟地位),這些因素除了索拉非尼和TACE的影響外,還可能影響組間生存差異。研究者們從臺灣國民健康保險研究資料庫中獲得肝癌患者的資料,這個資料庫非常能代表臺灣的人口(99.9%的臺灣人口參加了國民健康保險)。

    image.png

    2112名患者最終隊列研究流程 

    Victor Kok博士評論道:“其實關于這種治療組合的真實數據早該發布,但我們的目的是提供經驗證據,證明索拉非尼+TACE是否比單獨使用索拉非尼更有效。我們的工作推動了進一步的研究,旨在了解索拉非尼和TACE協同作用背后的分子機制。”

    在追蹤了2112名臺灣病人自患病至死亡或至研究結束的數據后,Kok博士和他的同事發現,與索拉非尼單獨治療相比,在索拉非尼治療中加入TACE可降低26%的死亡率。更具體地說,治療后6個月和1年,索拉非尼+TACE治療患者的中位總生存率分別為80.3%和53.5%,而單獨使用索拉非尼治療的患者的中位總生存率為54.4%和32.4%。無論患者是否只接受一次或多次TACE治療,病情都有改善。

    此外,索拉非尼患者的總體生存中值與其他研究人員在僅有的具有可比人群的其他臨床試驗中發現的相似,這表明索拉非尼的抗癌效果是一致的。更令人鼓舞的是,患者似乎能夠耐受聯合治療,因為單獨使用索拉非尼或使用索拉非尼+TACE治療的患者的副作用相似。

    這項實際臨床研究為索拉非尼與TACE相互作用控制惡性肝腫瘤的擴散提供了重要的證據。

    Kok博士解釋說:“目前,腫瘤學家并不一定會提供TACE作為治療方案,因為其有效性的證據還沒有完全開發出來。但在這里,我們使用了一個非常大的數據集來表明,TACE可以添加到基于索拉非尼的治療中,并改善其結果。我們希望這將標志著肝癌治療的進展,同時也鼓勵更多關于索拉非尼與TACE協同控制肝癌的分子機制的研究。更好地理解導致這種添加劑和積極作用的潛在過程,幫助我們確定進一步的治療方法。”

    相關文章

    登上Cell子刊:熱景生物開發基于細胞外囊泡miRNA的早期肝癌液體活檢技術

    肝癌是全球癌癥相關死亡的主要原因,預計到2025年將導致超過100萬人死亡。肝細胞癌(HCC)是最常見的肝癌類型,約占所有原發性肝癌的85%。肝細胞癌患者的生存率非常之低,只有約18%的患者在確診后能......

    樊嘉:中國超八成肝癌與乙肝有關

    在中科院院士樊嘉等專家看來,中國肝癌發病率持續上升所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早篩早診是肝癌的關鍵防線,及時發現盡早治療可根治肝癌,建議高危人群6個月進行一次篩查。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在7月26日由上海......

    樊海明:如何“從1到無窮大”是我最關心的問題

    他是納米材料科學家,瞄準國家重大需求,在納米材料與生物醫藥交叉領域執著求索;他是教授博導,引領學生在科學前沿不斷進行“以人為本”的創新;他是公司創始人,創立西安超磁納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力促成果轉化服......

    “釔90微球選擇性內照射治療”助力肝癌降期

    年逾七旬的包奶奶(化名)被診斷為肝癌晚期,肝臟右側巨大腫瘤合并門靜脈右支癌栓以及左側肝臟子灶,惡性程度非常高,治療效果不容樂觀。記者9日獲悉,面對無法手術的患者,上海肝外科專家袁聲賢教授團隊探索為其實......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關于印發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4年版)的通知

    國衛辦醫政函〔2024〕97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為進一步提高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化水平,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維護患者健康權益,我委組織對《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2022年版)......

    JAMANetwOpen:實時導航技術或能作為治療人類肝癌的有用工具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JAMANetworkOpen上題為“IntegratingNavigation-AssistedAblationintheLocoregionalTreatmentofHep......

    圣諾醫藥發表論文,揭示多肽納米顆粒遞送雙重siRNA,增強肝癌治療效果

    研究結果為進一步探索STP707用以治療肝細胞癌及其他實體瘤,以及STP707與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聯合療法提供了堅實的科學依據。近日,圣諾醫藥(Sirnaomics)的研究人員在NARCancer期刊......

    藥物焦慮——葉酸吃多了會致癌嗎?

    葉酸吃多了會致癌嗎?今日網絡熱搜榜上出現了這一問題的身影,那么葉酸到底是什么,它對人體又有怎樣的作用呢?葉酸是一種水溶性B族維生素,在動植物中廣泛存在,對人體作用重要,具有多種功能,因此有多種人群自行......

    復旦大學樊嘉、孫云帆等團隊揭秘轉移性肝癌:多組學研究揭示關鍵分子特征

    一支來自中國的團隊采用多組學方法,分析了隨時間變化的轉移性肝細胞癌(HCC)腫瘤內部和跨越腫瘤的分子特征,發現了早期轉移性擴散的多樣性腫瘤克隆。復旦大學肝癌研究所的肝臟外科研究員孫云帆在一封電子郵件中......

    院士湯釗猷:搞科研不能只為SCI

    “今天要講我的一生做成的兩件半事,其實這些都是我和團隊一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肝癌的早診早治,大幅度提高療效;第二件事,就是不能切除的肝癌,過去一般沒有活過5年,通過綜合治療,縮小后切除;另外半件事,......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