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9-12 11:34 原文鏈接: SDS堿裂解法制備質粒DNA

               

    實驗方法原理 用堿和 SDS 處理可以從小量 ( 1~2 ml)細菌培養物中分離質粒 DNA,所獲得的質粒則可以用電泳或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消化的方法鑒定;經聚乙二醇處理進一步純化后,其可以用做 DNA 測序反應的模板。
    試劑、試劑盒

    堿裂解液 抗生素 乙酵 酚 氯仿 STE TE

    儀器、耗材

    LB、YT 或 Terrific 培養液

    實驗步驟

    一、材料

    1. 緩沖液和溶液

    (1) 堿裂解液Ⅰ

    50 mmol/L 葡萄糖;25 mmol/L Tris-Cl(pH 8.0);10 mmol/L EDTA(pH 8.0)。

    溶液Ⅰ一次可配制 100 ml,在 15 psi(1.05 kg/cm2)壓力下蒸汽滅菌 15 min,保存于 4℃。

    (2) 堿裂解液Ⅱ

    0.2 N NaOH(從 10 N 貯存液中現用現稀釋);1%(m/V)SDS。

    溶液Ⅱ要現用現配,室溫下使用。

    (3) 堿裂解液Ⅲ

    5 mol/L 乙酸鉀 60.0 ml;冰乙酸 11.5 ml;H2O 28.5 ml。

    所配成的溶液中鉀的濃度為 3 mol/L,乙酸根的濃度為 5 mol/L。保存于 4℃,用時置于冰浴中。

    (4) 用于篩選質粒的抗生素

    (5) 乙酵

    (6) 酚:氯仿(1:1, V/V)

    (7) STE

    (8) TE ( pH 8.0 ) :含 20 μg/ml RNase A

    2. 培養基

    LB、YT 或 Terrific 培養液。

    二、方法

    1. 細胞的制備

    (1) 挑轉化后的單菌落,接種到 2 ml 含有適當抗生素的豐富培養基中(LB、YT 或 Terrific 培養液 ),于 37℃ 劇烈振搖下培養過夜。

    為了確保培養物通氣良好:試管的體積應該至少比細菌培養物的體積大 4 倍;試管不宜蓋緊;培養物應在劇烈振搖下培養。

    (2) 將 1.5 ml 培養物倒入微量離心管,用微量離心機于 4℃ 以最大轉速離心 30 s,將剩余的培養物貯存于 4℃。

    (3) 離心結束,盡可能吸干培養液。

    除去上清的簡便方法是用一次性吸管或巴斯德吸管與一個真空管道和一個側臂燒瓶相連。輕微抽吸,并使吸頭接觸液面。當液體從管中吸出時,盡可能使吸頭遠離細菌沉淀,以盡量避免沉淀被吸到側臂燒瓶中去。也可用吸管(或巴斯德吸管)和吸球除去培養液,并用吸頭除去管壁上附著的液滴。



    未從細菌沉淀中除去所有培養液的后果是質粒不能被限制酶切割或不能完全切割。這是因為培養液中的細胞壁成分抑制多種限制酶的活性。這個問題可這樣解決:用冰預冷的 STE ( 菌液體積的 0.25 倍)重懸細菌沉淀并離心。

    2. 細胞的裂解

    (1) 將細菌沉淀重懸于 100 μl 冰預冷的裂解液液Ⅰ中,劇烈振蕩。

    為確保細菌沉淀在堿裂解液Ⅰ中完全分散,將兩個微量離心管的管底互相接觸同時渦旋振蕩,可以提高細菌沉淀重懸的速度和效率。

    (2) 加 200 μl 新配制的堿裂解液Ⅱ于每管細菌懸液中,蓋緊管口,快速顛倒離心管 5 次,以混合內容物,切勿振蕩!將離心管放置于冰上。

    應確保離心管的整個內壁均與堿裂解液Ⅱ接觸。

    (3) 加 150 μl 用冰預冷的堿裂解液Ⅲ,蓋緊管口,反復顛倒數次,使溶液Ⅱ在黏稠的細菌裂解物中分散均勻,之后將管置于冰上 3~5 min。

    (4) 用小離心機于 4℃ 以最大轉速離心 5 min,將上清轉移到另一離心管中。

    (5) (選用)加等量體積的酚:氯仿,振蕩混合有機相和水相,然后用小離心機于 4℃ 以最大速度離心 2 min。將上清轉移到另一離心管中。

    有些研究者認為不必用酚:氯仿抽提。然而,這一步驟的省略可能會導致獲得不能被限制酶切割的 DNA。用氯仿抽提的目的是從水相中除去殘余的酚。酚在水中微溶,但能被氯仿抽提到有機相中。幾年前在一些實驗室中,通常用聞氣味的方法檢査 DNA 制品中殘留的酚。該方法不宜提倡。

    3. 質粒 DNA 的回收

    (1) 用 2 倍體積的乙醇于室溫沉淀核酸,振蕩混合,于室溫放置 2 min。

    (2) 用微量離心機于 4℃ 以最大轉速離心 5 min,收集沉淀的梭酸。

    最好養成總是用同一種方式在離心機中放置離心管的習慣,例如,按順序放置,將離心管的塑料柄朝外。沉淀總是在離轉頭中心最遠的離心管內壁聚集。知道 DNA 沉淀在什么地方可以較容易地找到可見的沉淀,也就能有效地溶解看不見的沉淀,在離心管的側面及頂部都做好標記,這樣即使字跡棋糊了也能辨識各管。

    (3) 按上述步驟 3 所述小心吸去上清液,將離心管倒置于紙巾上,以使所有液體流出排干,用 Khnwipe 或一次性吸頭除去管壁上的液滴。

    (4) 加 1 ml 70% 乙醇于沉淀中并將蓋緊的試管顛倒數次,用微量離心機在 4℃ 以最大轉速離心 2 min,回收 DNA。

    (5) 再次用步驟 3 所述的方法輕微抽吸除去所有的上清。

    (6) 除去管壁上的酒精液滴,將開口的試管應置于室溫使酒精揮發,直至試管內沒有可見的液體存在(5~10 min)。

    如果用干煤器或真空干燥的方法干燥 DNA 沉淀,在某些情況下它會變得難以溶解并且可能變性(Svaren et al. 1987)。將沉淀在室溫下干燥 10~15 min 對于乙醇揮發來說足夠了,而且不會引起 DNA 脫水。

    (6) 用 50 μl 含有去 DNA 酶的 RNA 酶 A ( 胰 RNA 酶)(20 μg/ml)的 TE 重新溶解核酸,溫和振蕩幾秒鐘,貯存于 -20℃。

                展開


    相關文章

    無創DNA的第三種結果

    孕期會進行一系列檢查和篩查,以監測胎兒的健康狀況和母體并發癥,如妊娠糖尿病。12月4日,一項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研究發現,在極少數情況下,對發育中的嬰兒開展染色體異常的常規產前檢測,還會發現多......

    5具尸體DNA顛覆龐貝遇難者身份舊認知

    研究人員從意大利龐貝古城出土的人類骨骼碎片中提取了維蘇威火山噴發期間死者的DNA,這些遺傳數據挑戰了關于受害者身份和關系的舊假設。研究人員從火山噴發時遇難者的石膏模型中獲得了這些骨頭碎片。公元79年,......

    照亮英烈歸鄉之路:DNA鑒定比對技術讓“無名烈士”不再無名

    2024年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韓中國人民志愿軍烈士遺骸迎回儀式在遼寧沈陽桃仙國際機場舉行。這次共迎回了43位志愿軍烈士遺骸和495件遺物,由空軍運-20專機從韓國仁川接回,并由殲-20戰機護航。這......

    癌癥DNA環“密碼”被科學家破解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團隊及其國際合作者在《自然》雜志上發表了三篇研究論文,徹底改變了科學界對小DNA環(ecDNA)在人類癌癥中所起作用的理解。這些研究詳細闡述了ecDNA在近15000例癌癥患者中的......

    我國科技專項成果艾滋病毒DNA載量檢測試劑盒正式發布

    10月25日,“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HIV-1DNA載量檢測試劑盒發布會在廣州舉行。據介紹,這是全球首款獲批上市的艾滋病毒DNA載量檢測試劑盒,是廣州海力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力......

    張赫團隊在《自然·通訊》上發文揭示DNAlncRNA三鏈體“招募促癌”新機制

    DNA-RNA三鏈體是雙鏈DNA與單鏈RNA相互作用形成的異源三鏈雜交體,在DNA-RNA三鏈體形成過程中,單鏈RNA與富含嘌呤的雙鏈DNA通過堿基互補配對,利用Hoogsteen氫鍵形成并維持三鏈體......

    DNA信息存儲編解碼新方案解決腦部核磁海量數據存儲難題

    記者9月29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合成生物學研究團隊與天津市環湖醫院合作提出了一種創新的DNA信息存儲編解碼方案——“DNAPalette”。通過體外存儲實驗,該方案成功將患者疾病全周期的腦部核磁共振......

    借助科技考古,黃公略烈士終于“回家”了

    93年前,時任紅一方面軍第一軍團第三軍軍長的黃公略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六渡坳指揮部隊轉移時,遭敵機襲擊壯烈犧牲。近年,疑似黃公略烈士遺骸在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區東固畬族鄉出土。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

    DNA編碼化學庫新技術助推藥物研發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近年來,科研人員雖然在分子療法開發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但新發現的活性物質數量依然不足。現在,美國哈佛大學和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共同開發的DNA編碼化學庫(DEL)......

    分子工程新技術造出復雜類器官

    科技日報北京9月10日電 (記者張夢然)德國“3D物質定制”卓越集群、馬克斯普朗克醫學研究所、海德堡大學有機體研究中心和分子生物學中心合作,開發出一種新的分子工程技術。研究團隊利用特定折疊的......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