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延長石油集團”)合作,在陜西榆林進行了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的工業中試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催化劑性能和反應過程的多項重要參數超過設計指標,總體性能優于實驗室水平。
該技術基于大連化物所包信和與潘秀蓮領導的團隊取得的“合成氣轉化高選擇性制低碳烯烴”OX-ZEO原創性基礎研究成果(2016年發表于美國《科學》雜志,當年被評為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試驗開車一次成功,實現CO單程轉化率超過50%,低碳烯烴(乙烯、丙烯和丁烯)選擇性優于75%,是世界上首套基于該項創新成果的工業中試裝置。本次試驗的成功,進一步驗證了該技術路線的先進性和可行性,加快了該技術的產業化進程,將為我國實現煤炭清潔利用提供一條全新的技術路線。
OX-ZEO從原理上顛覆了90多年來煤化工一直沿襲的由德國科學家于上世紀20年代發明的費托合成路線,創造性地采用復合氧化物和分子篩耦合的催化新策略,創制新型復合催化劑,實現煤經合成氣(CO和H2混合氣體)直接制備轉化制低碳烯烴等高值化學品的新路線。該成果摒棄了傳統的高水耗和高能耗的水煤氣變換制氫過程以及中間產物(如甲醇和二甲醚等)轉化工藝,從原理上開創了一條低耗水(反應中沒有水循環,不排放廢水)進行煤經合成氣一步轉化的新途徑。《科學》雜志同期刊發了以“令人驚奇的選擇性”(Surprised by Selectivity)為題的專家評述文章,認為該過程未來在工業上將具有巨大的競爭力。
OX-ZEO在2016年首次報道后,包信和和潘秀蓮領導的團隊與中國工程院院士劉中民領導的應用開發團隊進行合作,并與延長石油集團合作,實現高端架構、產研融合,為我國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示范了一條有效新途徑。
9月19日,中科院在大連化物所舉行“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工業試驗成果發布會。
該項目得到中科院潔凈能源先導科技專項、中國科學技術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及大連化物所的資助。
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完成工業試驗
各有關單位:“中國科大-延長石油新能源聯合實驗室”是2018年學校按照2017年與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簽署的戰略合作協議成立的校企聯合研究平臺。目前該聯合實驗室已在校內布局12項科研項目。......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延長石油集團”)合作,在陜西榆林進行了煤經合成氣直接制低碳烯烴技術的工業中試試驗,取得圓滿成功,催化劑性能和反應過程的多......
7月5日—6日,由中共陜西省委網信辦與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主辦,中國網絲路中國頻道承辦的“‘陜’耀新時代領航新絲路——讓世界傾聽陜西聲音”暨“砥礪奮進國企擔當”主題采訪團走進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公司......
楊悅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趙唯采訪 全國人大代表、陜西延長石油(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悅在接受《中國能源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低端、大宗化工產品將面臨產能過剩,化工產品高端化才是出路。&nb......
12月15日,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全資子公司陜西興化集團與延長中科(大連)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西安共同簽署“50萬噸/年合成氣制乙醇(DMTE)裝置技術許可合同”,標志著中國合成氣制乙醇......
昨日,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陜西賓館召開了2017年化工產品銷售年會。本次大會以“合作共贏、共謀發展”為主題。圖片來源網絡作為世界500強,延長石油近年來依靠科技創新驅動企業轉型升級,已經......
9月13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劉中民、副所長蔡睿及知識產權與成果轉化處相關人員一行4人到訪延長石油集團,劉中民代表大連化物所與延長石油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楊悅共同簽署了共建“陜西延長大連......
4月12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與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同舉辦的“延長中科(大連)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暨甲醇(二甲醚)制無水乙醇技術產業化”啟動儀式在大連化物所舉行。陜西延長石......
中科院化物所打造能源科研“國家隊”10月10日,中國首個潔凈能源國家實驗室在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正式啟動籌建。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張國寶指出:“目前,我國新能源發展的速度很快,但科研基礎還......
8月31日上午,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舉行了2011年“延長石油優秀博士生獎學金”評審會。延長石油集團人力資源部部長張亞英、科技部部長王思晨、發展規劃部部長薛軍民等,大連化物所所長張濤及各研究室導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