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1-14 09:32 原文鏈接: Nature|Caspase8決定細胞死亡的不同方式

      蛋白酶caspase-8同時具有誘導和抑制細胞死亡的功能:它可以通過死亡受體(Death receptor),比如TNFR1來誘導細胞凋亡(Apoptosis)【1】,同時,也可以通過激酶RIPK3和MLKL來抑制細胞壞死(Necroptosis)【2-4】。caspase-8缺失或者突變(CASP8 C362A)的小鼠呈現胚胎致死現象【4,5】,但是,Casp8C362A/C362AMlkl?/? 小鼠呈現腸道萎縮和圍產期死亡現象,而Casp8?/?Mlkl?/?小鼠卻生存良好,這一結果說明具有酶活性和缺失酶活性的caspase-8,很可能在細胞死亡過程中行使不同的功能。

      2019年11月14日,來自美國Genentech公司的Vishva M. Dixit研究組在Nature雜志上發表題為Activity of caspase-8 determines plasticity between cell death pathways的研究文章,發現腸道上皮細胞的CASP8(C362A)通過活化ASC,活化蛋白酶caspase-1,從而誘導細胞死亡,而RIPK3同樣參與這一現象。

    圖片.png

      由多項報道指出,在癌癥細胞中,caspase-8參與了TRAIL所介導的細胞因子產生和釋放,并且,通過FADD招募RIPK1,激活NFκB通路的基因轉錄【6,7】。另外,caspase-8還參與了三型Toll樣受體(Toll-like receptor 3,簡稱TLR3)依賴的NLRP3炎癥小體(NLRP3 inflammasome)活化。所以,作者首先研究這些機制是否可以解釋Casp8C362A/C362AMlkl?/?小鼠所呈現腸道萎縮和圍產期致死現象。早在胚胎期16.5天(E16.5)Casp8C362A/C362AMlkl?/? 小鼠的腸道就發生了明顯的炎癥現象。與Mlkl?/? 小鼠小鼠比較,Casp8C362A/C362AMlk?l?/? 小鼠的腸腔內有大量淋巴細胞浸潤,Cxcl10, Mgl2 和 Spic等基因表達量也明顯升高。而Casp8?/?Mlkl?/? 小鼠的炎癥發生程度介于上述兩種小鼠之間。

      與此同時,作者以Mlkl?/?,Casp8C362A/+Mlkl?/? ,Casp8C362A/C362AMlkl?/?這三種小鼠為背景,分別構建了同時敲除Nlrp3, Fadd,Ripk1,Casp11,Casp1,Asc,Gsdmd,Ripk3等基因的小鼠,并監控其胚胎致死情況。作者發現:(1)在圍產期,缺失酶活性的caspase-8(Casp8C362A/C362A)具有誘導細胞死亡的功能,而這一功能并不依賴于NLRP3,FADD和RIPK1,也就是說,并不依賴于炎癥小體活化和細胞凋亡途徑;(2)對于參與細胞焦亡通路(pyroptotic cell death)的兩種蛋白酶caspase-1和caspase-11,caspase-1是Casp8C362A/C362AMlkl?/? 小鼠胚胎期致死的原因之一,而caspase-11則主要參與了其新生期致死現象;(3)敲除了Ripk3的小鼠,其生存能力明顯提升,而同時敲除caspase-1,caspase-11和Ripk3的小鼠,Casp8活性缺失所導致的小鼠致死現象,基本上得到了恢復。上述這些結果說明,CASP8 (C362A)與caspase-1,caspase-11和Ripk3這三者通過直接或者間接的相互作用,可以決定小鼠的生死存亡。

      接下來,作者進一步深入研究上述四者之間的關系。有報道指出,在細菌感染過程中,caspase-8可以與caspase-1的接頭蛋白ASC發生相互作用【8,9】,所以,作者猜測,CASP8(C362A)通過ASC從而活化caspase-1的。作者在Casp8C362A/C362AMlkl?/?Casp1?/?Casp11?/?小鼠腸道樣本中發現了明顯的ASC斑點(ASC specks),這表示ASC發生活化,而Mlkl?/?Casp1?/?Casp11?/?小鼠卻沒有發現這一現象。這些結果說明,CASP8(C362A)可以誘導ASC的活化。

      最后,作者構建了腸道上皮細胞特異突變Casp8的小鼠Casp8cC362A/C362AVillincre,并發現,腸道上皮細胞的CASP8(C362A)突變,是導致小鼠腸道萎縮和圍產期致死現象的原因,但是,并不是通過MLKL所介導的細胞壞死途徑。Casp8cC362A/C362AMlkl?/?Villincre小鼠與Mlkl?/?Villincre 或者Casp8cC362A/C362AVillincre相比,GSDMD,caspase-7和caspase-3的剪切水平都明顯升高,這也說明,在MLKL缺失的情況下,CASP8(C362A)同樣可以促進細胞死亡。

      綜合上述結果,作者發現了Casp8C362A/C362AMlkl?/? 小鼠胚胎致死現象的具體機制,即腸道上皮細胞的CASP8(C362A)通過活化ASC,活化蛋白酶caspase-1,從而誘導細胞死亡。

      這篇文章的亮點在于其實驗材料的運用。作者以Casp8C362A/C362AMlkl?/? 小鼠胚胎致死而Casp8?/?Mlkl?/?小鼠生存良好這一現象為切入點,選取了幾條細胞死亡途徑的關鍵基因,包括參與細胞壞死的RIPK3和MLKL,參與細胞焦亡的caspase-1和caspase-11,還有細胞凋亡的FADD和RIPK1,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構建了十幾種雙敲除,三敲除以及轉基因小鼠,從而研究caspase8在這三條細胞死亡通路之中的作用。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1752-8

      參考文獻

      1. Varfolomeev, E. E. et al. Targeted disruption of the mouse Caspase 8 gene ablates cell death induction by the TNF receptors, Fas/Apo1, and DR3 and is lethal prenatally. Immunity 9, 267–276 (1998).

      2. Oberst, A. et al. Catalytic activity of the caspase-8-FLIPL complex inhibits RIPK3-dependent necrosis. Nature 471, 363–367 (2011).

      3. Kaiser, W. J. et al. RIP3 mediates the embryonic lethality of caspase-8-deficient mice. Nature 471, 368–372 (2011).

      4. Alvarez-Diaz, S. et al. The pseudokinase MLKL and the kinase RIPK3 have distinct roles in autoimmune disease caused by loss of death-receptor-induced apoptosis. Immunity 45, 513–526 (2016).

      5. Newton, K. et al. Cleavage of RIPK1 by caspase-8 is crucial for limiting apoptosis and necroptosis. Nature 574, 428–431 (2019).

      6. Henry, C. M. & Martin, S. J. Caspase-8 acts in a non-enzymatic role as a scaffold for assembly of a pro-inflammatory “FADDosome” complex upon TRAIL stimulation. Mol. Cell 65, 715–729 (2017).

      7. Hartwig, T. et al. The TRAIL-induced cancer secretome promotes a tumor-supportive immune microenvironment via CCR2. Mol. Cell 65, 730–742 (2017).

      8. Pierini, R. et al. AIM2/ASC triggers caspase-8-dependent apoptosis in Francisella-infected caspase-1-deficient macrophages. Cell Death Differ. 19, 1709–1721 (2012).

      9. Man, S. M. et al. Salmonella infection induces recruitment of caspase-8 to the inflammasome to modulate IL-1β production. J. Immunol. 191, 5239–5246 (2013).


    相關文章

    NatureCommunications:尿液蛋白質組學研究新突破——標準操作流程(SOP)與全流程質控(QC)體系助力多平臺尿液蛋白質組學研究

    2025年1月26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醫學科學與工程學院劉超團隊和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孫偉團隊聯合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北京兒童醫院、北京協和醫院、國家蛋白質科學中......

    薛其坤院士,Nature最新研究成果

    據新華社深圳2月18日報道,由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薛其坤院士領銜的南方科技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量子科學中心與清華大學聯合研究團隊于2月18日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自然》)發表研究成果,發現常......

    Nature:2025年值得關注的9大事件

    2025年,科學領域將迎來一系列備受矚目的突破與挑戰,從新一代抗肥胖藥物的問世,到改變未來的太空探索任務,再到關乎全球氣候政策的關鍵會議,這些發展不僅影響著科學研究的前沿,也與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近......

    Nature首發!πHuB計劃即將引領生命科學新變革

    近日,國際頂級科學雜志《自然》在線發布了中國科學家領銜發起、十八位兩院院士和十八國科學家團隊聯合署名的人體蛋白質組導航國際大科學計劃(ProteomicNavigatoroftheHumanBody,......

    Nature|科學家設計出一種培育冠狀病毒的新方法

    冠狀病毒已經在本世紀引發了三次重大疾病爆發,包括COVID-19大流行,科學家們懷疑潛伏在自然界中的其他家族成員威脅著人類。但是,這些病原體中的許多都很難在實驗室中生長,這使得在它們襲擊之前研究它們并......

    你知道中國人在Nature上發表的第一篇論文是什么嗎?

    能夠在CNS(Cell、Nature和Science)等國際頂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對于科研人員可以說是夢寐以求的,其實,早在140年前的清朝末期,中國人就在Nature上發表了第一篇論文——《考證律......

    我國學者發表國際首個通用CART治療成果

    中國學者關于CAR-T細胞療法的研究登上Nature(自然)官網頭條。10月5日Nature官網首頁,頭條文章關注中國學者發表的國際首個通用CAR-T治療自身免疫病成果。網站截圖10月5日,澎湃新聞記......

    北科大這支團隊《Nature》子刊一月雙發!

    近日,北京科技大學新金屬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呂昭平教授團隊一月內在《NatureCommunications》連續發表兩篇論文。呂昭平教授團隊研究成果介紹01高熵非晶合金中的連續多形性轉變非晶態多形性轉......

    35歲轉行做科研,他把兩度被拒稿的成果送上Nature

    從27歲成為臺積電的基層工程師,到32歲成為最年輕的項目主管經理,再到35歲出國做博士后,直至37歲出站后成為香港大學最年長的助理教授,沒有“人才帽子”的馮憲平如今已是香港城市大學工程學院的副院長。就......

    宏基因組研究新突破,復旦最新研究發Nature

    近年來偽狂犬、猴痘等病毒從動物向人類外溢引發新發傳染病甚至全球大流行的頻率正在顯著增加如何精準預測和預報動物源新發傳染病是關系綠色健康養殖與公共衛生防控的重要科學問題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粟碩教授團隊與......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