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1-15 20:40 原文鏈接: 治療紅斑狼瘡,還是治療抗核抗體?

    一直以來有病友問我一個問題:我的抗核抗體滴度很高呀,如何降低抗核抗體滴度呀?我不得不反復說:我們是治療紅斑狼瘡,但不是治療抗核抗體。

    疾病才是治療的目標

    狼瘡的起源

    狼瘡(Lupus)這一術語最早始于中世紀,它主要是用來與“被狼咬過后的皮膚損傷相似”的糜爛性皮膚改變。而古典時期的紅斑狼瘡始于1846年。當時維也納醫師von Hebra描述了面頰部的“蝴蝶樣”紅斑改變,他也曾用“紅斑狼瘡”一詞來描述該病。此后醫學大家Kaposi根據尸體解剖第一個提出紅斑狼瘡是一個全身性疾病。這一觀點被偉大的William Osler認同,他同時提出了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這一術語。但當時還沒有認識到抗核抗體。

    抗核抗體的發現

    發現抗核抗體,并把抗核抗體跟紅斑狼瘡聯系起來要遲到20世紀中后期。1948年Mayo診所的Hargraves、Richmond及Morton發現了狼瘡細胞(LE)。此后大家發現LE細胞的出現是因為存在一種血漿因子,它是一種自身抗體導致了細胞凋亡,其細胞核最終被多形中性粒細胞吞噬,從而形成了所謂的“狼瘡細胞”。此后,隨著對此深入的研究,1957的Holman和Kunkel第一次用間接熒光免疫新技術而更敏感的檢測到針對細胞核的自身抗體。

    抗核抗體的檢測

    間接免疫熒光方法檢測仍是抗核抗體檢測的標準方法。當年尚使用恒河猴的肝臟作為底物,今天主要是使用人喉表皮樣癌細胞系(human epidermoid carcinoma cell line, HEp-2)細胞作為底物。我們將HEp-2細胞放在玻片上固定,隨后用溶劑滲透,再覆蓋上稀釋的患者血清。初步孵育后,清洗玻片,去除未黏附的免疫球蛋白和其他血清蛋白,再用結合了熒光素的抗人免疫球蛋白抗體孵育細胞。結合了熒光素的二抗與人類抗體結合,這些人類抗體已與HEp-2細胞底物上的抗原反應。清洗去除未結合的熒光抗體后,用紫外光顯微鏡觀察載玻片。如果在一個或多個篩選稀釋度(常是1:40和1:160)檢測到熒光,需要系列稀釋血清重新檢測。當載玻片上一半以上細胞檢測不到熒光時則達到了稀釋終點,在這個終點之前的稀釋度即是報告的抗核抗體滴度。

    抗核抗體和狼瘡的關系 

    現在已經清楚,抗體往往在紅斑狼瘡癥狀出現前已經存在。美國國防部保留大量士兵的血清樣本。針對130例已確診SLE的患者,調出他們當年尚未發病時保留的既往血清,使用ELISA法檢測這些樣本,結果抗Ro抗體的檢出率為48%。出現抗Ro抗體的血清樣本儲存日期與確診SLE日期的平均時間間隔超過3.6年。

    然而,抗核抗體陽性的人未必會成為紅斑狼瘡。在一項以20-60歲健康志愿者為研究對象的大型多中心研究中,以1:40的稀釋度檢測有32%的血清為陽性,以1:160的稀釋度則有5%的血清為陽性。雖然沒有追蹤5年以上來觀察其中有多少人會罹患紅斑狼瘡。但顯然,狼瘡的發病率遠遠低于5%,更遑論32%。

    從上可知,對于已經確診紅斑狼瘡的患者,抗核抗體轉陰并不是我們的追求。因為即使用嚴格的1:160的稀釋度來標定抗核抗體陽性,看似健康的人群里也有5%是陽性的。那么狼瘡患者為什么要去追求抗核抗體轉陰呢?

    我們必須明白的是,抗核抗體的滴度并不能反映紅斑狼瘡的即時活動度。反應狼瘡疾病即時活動度的最可靠證據是病人的癥狀、體征。其次是血常規、血沉、補體、尿蛋白。抗ds-DNA抗體、抗C1q抗體等可能跟疾病活動度有關,但也并非沒有爭議。

    當然,抗核抗體也并非沒有預測價值。現在多數學者認可,抗核抗體的滴度越高,成為紅斑狼瘡的可能性越大。對于已經確診的紅斑狼瘡患者來說,抗核抗體滴度下降,或許提示狼瘡未來大趨勢變得不活躍。但抗體滴度不能提示即時的活躍性。這似乎有些難以理解。簡單的說:

    1  抗核抗體滴度高。但也可能病人癥狀不突出、血沉等等不高,也就是說這些反映疾病活動度的「即時指標」可能偏低。醫生在予以針對疾病活動度的治療同時,也應該估計到未來疾病可能會進一步惡化加重,因此應該予以偏重的治療劑量去治療。但考慮到現在「即時指標」不高,不宜激素加量,而應該加量羥氯喹、適當低劑量的免疫抑制劑即可。

    如果狼瘡患者無任何癥狀、血沉補體等都正常。但抗核抗體滴度還偏高,那么在減少激素劑量甚至停激素的同時,不宜完全撤掉羥氯喹和免疫抑制劑。因為撤掉后患者病情復發反彈的可能性偏高。

    2  如果抗核抗體滴度低,但癥狀突出、血沉高等異常。如果能確定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性,那就可以肯定是紅斑狼瘡。考慮目前狼瘡活動的「即時指標」高,因此應該高強度治療!一旦病情活動度下降,應該立即減量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避免太高強度治療的副反應。

    治療狼瘡必須明白的是,醫生治療的是紅斑狼瘡疾病,并不是僅針對抗核抗體。抗核抗體不需要轉陰性,因為健康人群里也有抗核抗體陽性。當然,對于抗核抗體滴度偏高的患者,不宜停羥氯喹、甚至不宜停低劑量的免疫抑制劑。因為停這些藥物可能讓現在已經停止活動的狼瘡復發反彈。


    相關文章

    Lancet:德國科學家首次利用CART細胞療法成功治療一名系統性紅斑狼瘡患兒

    2023年6月,UresaA.(當時15歲)在埃爾朗根大學附屬醫院接受了CAR-T細胞治療。這種治療是減緩系統性紅斑狼瘡(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LE)的最后手段。SL......

    紅斑狼瘡為何在女性中更常見,X染色體提供新答案

    覆蓋某些X染色體副本(人工著色)的蛋白質-RNA復合物導致自身免疫性疾病患病率偏向女性。圖片來源:倫納特·尼爾森/科學圖片庫為什么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對這種差異的新解釋已經出現......

    新研究為系統性紅斑狼瘡精準治療提供新思路

    1月2日,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風濕免疫科副主任醫師趙繼軍與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教授楊克禮課題組和中國科學院上海免疫與感染研究所研究員劉博課題組合作,首次從棕櫚酰化循環調控的角度揭示了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實驗室檢查2023版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以自身免疫性炎癥為突出表現的典型的彌漫性結締組織病,發病機制復雜,目前尚未完全闡明。SLE的主要臨床特征包括:血清中出現以抗核抗體(ANA)為代表的多種自身抗體及多器官和系統......

    全球首例異基因造血干細胞治療LPI患兒康復

    2017年,6歲的童童(化名)開始出現煩躁、間斷譫妄、無熱驚厥。查體結果顯示,其免疫指標顯著異常,腎穿檢查為狼瘡腎炎,同時伴有呼吸、血液、泌尿系統受累的癥狀。綜合上述表現,童童被診斷為“系統性紅斑狼瘡......

    診療“藍皮書”|《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發展報告2020》發布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尚不能治愈,據估測我國目前約有100萬SLE患者,發病率居全球第二。12月16日,《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發展報告2020》在北京發布,該報告在北京協和醫......

    10年來首個系統性紅斑狼瘡新藥在歐盟即將獲批

    阿斯利康(AstraZeneca)近日宣布,歐洲藥品管理局(EMA)人用醫藥產品委員會(CHMP)已發布一份積極審查意見,建議批準Saphnelo(anifrolumab):作為一種附加療法,用于治療......

    中外科學家協同攻關抓住狼瘡的發病“元兇”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慢性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全身多器官,嚴重者可危及生命。記者11日獲悉,中外醫學專家攜手研究發現了SLE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P2RY8蛋白表達或功能缺陷。這項新發......

    十年均無新療法?firstinclass新藥獲準,治療紅斑狼瘡

    8月2日,阿斯利康宣布,其公司產品Saphnelo(anifrolumab-fnia)已獲得美國FDA批準,用于治療中度至重度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成人患者。Saphnelo是一種全人源單克隆抗體,......

    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規范診治中心項目啟動

    5月10日是第18個世界狼瘡日,在世界狼瘡日到來之際,由中國康復醫學會風濕免疫康復專業委員會、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辦,葛蘭素史克提供支持的我國首批“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規范診治中心”(簡......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