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2019年嶺南科學論壇·雙周創新論壇系列活動之“第二十二屆國際神經病學中山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會上,經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廣東省腦卒中防治工作委員會批準的廣東省卒中專科聯盟宣布成立。
廣東省卒中專科聯盟由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作為高級卒中中心、廣東省神經科(腦卒中)醫療質量控制中心等聯合省內各地區50多家具備較好基礎醫療機構和從事腦卒中防治工作的知名專家組成專業團隊組建。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副院長曾進勝擔任聯盟首任會長。
本次論壇開設了7個專題的學術交流,來自中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內外腦神經研究的專家、學者應邀到場,就腦血管病介入診治、神經病學進展與腦血管病、科研與轉化醫學、腦卒中醫療質量控制、腦小血管病、腦老化、認知障礙、睡眠障礙、抑郁癥等領域進行了交流。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教授邢世會就“急性缺血性腦卒中血管內治療的血壓管理”進行了分享。他指出,近年來血管內治療已成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重要治療手段,血壓管理是影響血管內治療效果的重要環節,是否降壓、何時降壓以及程度均缺乏統一指導意見。現有研究證據表明,血壓管理要充分考慮患者的病史、合并癥、血管再通狀態以及側枝循環情況等制定個體化方案。
蘇州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教授劉春風在“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礙的管理推薦”指出,帕金森病的睡眠障礙是最常見的非運動癥狀,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可發生在帕金森病前驅期。研究顯示,我國47.66%~89.10%的帕金森病患者存在睡眠障礙,臨床多見但易忽視。劉春風說,重視帕金森睡眠障礙的規范管理,早期確診和優化其診療方案有利于提高帕金森病整體診療質量,改善患者預后。
本次論壇由廣東省科協、廣東省科技廳主辦,廣東省醫學會、廣東科技新聞工作者協會承辦,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編輯部協辦。論壇期間還舉辦了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疾病診療新進展學習班、神經心理量表培訓班,對相關人員進行了技術培訓。
應激顆粒(黃色)像太陽系的星星一樣環繞在細胞核(藍色)周圍。(課題組供圖)生命的活力有賴于健全的防御機制,小小的細胞也是一樣。防御機制一旦出現差錯,細胞就會變得脆弱甚至導致疾病。浙江大學醫學院腦科學與......
11月23日,2019年嶺南科學論壇·雙周創新論壇系列活動之“第二十二屆國際神經病學中山高峰論壇”在廣州舉行。會上,經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員會、廣東省腦卒中防治工作委員會批準的廣東省卒中專科聯盟宣布成立。......
糖尿病神經病變是糖尿病的嚴重慢性并發癥,臨床表現多樣。即使按照目前的診療標準,糖尿病神經病變的患病率仍然很高。遠端對稱性多發性神經病(DSPN)和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特別是心血管自主神經病變(CAN)......
遺傳性神經病變患者可能有希望得到新的治療,歸功于Geisinger研究發現了外周神經系統發育的關鍵。相關研究論文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雜志上,Geisinger研究人員發現,免......
神經病靶酯酶(neuropathytargetesterase,NTE)是在研究有機磷化合物(OP)引發人和敏感動物出現有機磷誘發的遲發性退行性病變(OP-induceddelayedneurop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