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性流感病毒在全球范圍內每年會導致多達65萬例死亡和300-500萬例嚴重感染。不知不覺,冬天到了,流感也隨即而來,那么近期科學家們關于流感的研究進展如何呢?本文中,小編就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理,分享給大家!
【1】Sci Immunol:生酮飲食有助于抵抗流感
doi:10.1126/sciimmunol.aav2026
最近,生酮飲食(高脂肪,低碳水的飲食)在普通大眾中十分流行,但同時卻是令流感病毒“望而生畏”的存在。耶魯大學發表在Science Immunology雜志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喂食生酮飲食的小鼠比喂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的小鼠更能抵抗流感病毒。
生酮飲食-包括肉類,魚類,家禽和非淀粉類蔬菜在內的人,能夠激活肺中的T細胞亞群,從而增強了呼吸道細胞粘液的產生,研究人員報告說,這一機制可以有效地捕獲病毒。
【2】Science子刊:化合物EIDD-2801具有廣泛的抗流感病毒活性
doi:10.1126/scitranslmed.aax5866
流感病毒可導致嚴重疾病和死亡,它們在全球構成主要的健康威脅和經濟負擔。盡管疫苗在不斷開發,但它們的功效是溫和的,特別是在老年人中。目前基于神經氨酸酶抑制劑的療法僅部分有效,且存在耐藥性。
為了解決尚未滿足的改進流感治療的需求,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喬治亞州立大學、埃默里大學、華盛頓大學和德國聯邦疫苗與生物藥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構建出一種核糖核苷類似物N4-羥基胞苷(N4-hydroxycytidine, NHC, EIDD-1931)的異丙酯前體藥物(EIDD-2801),它在細胞培養物和小鼠中顯示出廣泛的抗流感病毒活性,而且流感病毒沒有對這種前體藥物產生耐藥性,相關研究結果近期發表在期刊上。
【3】Lancet Infect Dis:科學家在流感通用疫苗研發上取得重大突破!
doi:10.1016/S1473-3099(19)30393-7
流感病毒感染每年都會在全球范圍內引發很多人死亡,這讓人聽起來不寒而栗,流感疫苗只有在于人群中傳播的毒株完全匹配時才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奈山醫院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方法(利用嵌合血凝素(cHA))有望推動通用型流感疫苗的開發。
血凝素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種特殊蛋白,其能引導病毒進入宿主細胞中,血凝素由頭部(可變)和莖部(不同毒株之間變化較小)組成;文章中,研究者通過研究開發出了一種能抵御流感病毒血凝素莖部區域的新型疫苗,同時他們還對多個cHA疫苗策略進行分析來觀察是否能夠誘導特殊抗體產生,從而幫助機體抵御對流感病毒的感染。
【4】Org Biomol Chem:水溶性富勒烯衍生物有效抵抗流感病毒等多種病毒
doi:10.1039/C9OB00593E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俄羅斯研究人員發現一種新方法有助于獲得水溶性的富勒烯衍生物(fullerene derivative),所獲得的富勒烯衍生物有效地抵抗流感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單純皰疹病毒(HSV)和巨細胞病毒(CMV),相關研究發表在Organic & Biomolecular Chemistry期刊上。
幾千年來,病毒一直在影響著社會進步。它們經常導致大規模的流行病,從而消滅整個城市。病毒攻擊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從高等脊椎動物到簡單的單細胞生命形式,細菌甚至其他的病毒。目前,90%以上的人類傳染病是由病毒引起的。導致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俗稱艾滋病)的HIV病毒是最危險的病毒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數據,在俄羅斯的HIV感染者人數已超過100萬人(約占人口的1%),而且還在不斷飆升,這使得HIV流行病成為這個國家的一種可怕威脅。
【5】mSphere: 如何進行手部清潔能夠預防流感?
doi:10.1128/mSphere.00474-19
流感病毒可以在唾液和粘液中生長,用含有乙醇的洗手液進行手部清潔理論上能夠提供有效的預防感染流感病毒的能力。近日發表在mSphere雜志上發表的研究結果則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并表明這種手部清潔方法還有改進的余地。
根據這一由日本京都教育醫學院的研究人員作出的研究,即使在接觸乙醇基消毒劑(EBD)兩分鐘后,甲型流感病毒(IAV)在受感染患者的濕粘液中仍具有傳染性,他們發現,要想使病毒完全消除,至少要接觸EBD長達4分鐘的時間。
圖片來源: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8.010
【6】Cell:臨床試驗表明腸道細菌可提高流感疫苗在臨床試驗中的療效
doi:10.1016/j.cell.2019.08.010
在動物模型和人類相關研究中的越來越多證據表明腸道中存在的微生物可以塑造免疫反應。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人體中證實了這種關聯性。他們發現對沒有接種流感疫苗或者在過去三年未感染流感病毒的人來說,在接種流感疫苗之前的抗生素治療方案導致免疫接種產生的抗體數量少于沒有接受抗生素治療的研究參與者,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Cell期刊上。
研究者表示,在人體中開展這類研究非常重要,這是因為在動物模型中已開展了大量研究工作。盡管這非常有價值,特別是對于了解免疫系統如何對菌群、疫苗接種、致命性微生物感染作出反應的機制方面,但是在人體中明顯會存在差異,而且我們對人體如何作出反應知之甚少。
【7】Nat Microbiol:鑒別出能有效識別流感病毒的關鍵分子—SIGN-R1
doi:10.1038/s41564-019-0506-6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巴塞羅那生物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名為SIGN-R1的特殊分子,其或能有效識別流感病毒多種突變,并指導受疾病影響個體機體的免疫反應,相關研究結果有望幫助開發出新型流感疫苗開發策略。
流感是引發全球人群入院治療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尤其是老年人和免疫功能受損者,然而盡管目前存在有效的流感疫苗,但流感病毒仍然會發生突變且逃脫機體的免疫防御;因此,為了保護機體抵御流感病毒感染,研究人員每年都需要重新配制疫苗,近些年來,科學家們重點研究了可替換的方法來完全中和病毒,同時接種者并不需要每年進行疫苗接種。
【8】Nat Microbiol:科學家成功繪制出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組的結構
doi:10.1038/s41564-019-0513-7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英國、澳大利亞和美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繪制出了甲型流感病毒基因組的結構,文章中,研究人員描述了他們對甲型流感病毒的遺傳分析以及其基因組的特性。
隨著時間推移,微生物學家們和衛生官員都非常擔心未來致命性的流感病毒會很容易發生擴散傳播,諸如此類病毒可能會引發全球性的疾病流行,殺死全球數百萬人;基于這個原因,很多研究人員都開始研究流感病毒感染背后的分子機制,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繪制出了甲型流感病毒的遺傳結構,這類流感病毒會對人群健康帶來潛在的安全隱患。
【9】Nat Microbiol:新發現!科學家有望利用脂質靶點開發出新型流感療法
doi:10.1038/s41564-019-0444-3
對于大多數人而言,甲型流感病毒(IAV,influenza A virus)往往能被機體免疫系統所清除;然而在某些情況下,宿主機體的免疫反應會失調,而且一旦并未及時控制的話,機體免疫細胞所引發的炎癥就會導致廣泛的肺部組織損傷以及死亡率和發病率的增加。那么我們如何幫助機體免疫系統平衡兩種主要的宿主防御策略呢?即攻擊病原體(宿主耐受性)及保護自身的組織(疾病耐受性)。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志Nature Micro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麥吉爾大學健康中心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解決了這個基本問題,研究者鑒別出了一個新型靶點,其能幫助降低機體應對流感病毒感染的過度活躍的免疫力,文章中,研究人員闡明了脂質介導子白三烯B4(Leukotriene B4,LTB4)在肺部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研究者發現,LTB4分子不僅能夠降低機體免疫反應所引發的組織損傷,還能夠增強宿主的生存率,相關研究發現有望幫助研究人員開發治療流感的新型療法。研究者Erwan Pernet說道,流感病毒并不是唯一的威脅,宿主自身的免疫反應也會危及宿主的生存,因此我們非常有必要理解維持機體保護性免疫力和有害免疫力之間緊密平衡的調節性機制。
【10】Nat Med:新型疫苗能夠保護人類流感
doi:10.1038/s41591-019-0463-x
根據最近發表在Nature Medicine雜志上的一篇文章,作者開發出了一種能夠對人體產生有效保護的流感疫苗。
流感病毒表面存在兩種類型的蛋白質:血凝素(hemagglutinin)和神經氨酸酶(neuraminidase)。根據這兩種蛋白種類的不同,流感病毒被分為不同的毒株(例如H1N1)。目前的流感疫苗靶向血凝素分子的頭部結構,而這也是病毒最常變異的部分。每個季節,研究人員都會開發針對這部分區域的流感疫苗。研究人員認為,如果它們針對血凝素的“莖部”而不是頭部,將有助于設計更加廣譜性的疫苗。
近日來,多家疫苗企業相繼對旗下數款不同種類的疫苗宣布降價,除了流感疫苗外,還包括明星產品HPV疫苗,以及水痘疫苗、輪狀病毒疫苗等等。目前,疫苗行業的市場格局如何?哪些因素在助推企業下調產品價格?企業將......
自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已經出現了廣泛的研究,詳細介紹了該病毒攻擊多個器官系統的能力,可能導致一系列持久且常常致殘的健康問題,我們常稱為“長新冠”。其他病原體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ARIs)......
近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以下簡稱北航)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科研團隊研發了一種新型技術結構,可快速捕獲病毒,通過機器學習還能對感染后癥狀嚴重性進行評估。目前,該技術正在進行成果轉化,未來將在醫療防疫等日常......
2023年12月1日,同世界衛生組織再次舉行呼吸道疾病技術交流會。世界衛生組織介紹當前全球有關呼吸道疾病相關情況。中方專家介紹了自11月23日技術交流會之后,全國相關呼吸道疾病監測、臨床診療等方面情況......
世界衛生組織11月30日發布的《2023年世界瘧疾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瘧疾病例估計達到2.49億例,比2019年多1600萬例。氣候變化對瘧疾防治構成巨大風險,因此全球需要采取緊急行動減緩全球變......
冬季呼吸道疾病進入高發期,相應的治療藥品需求也持續增大,各種“網紅藥方”也曾出不窮。醫生建議,用藥存在個體差異,如果條件允許,尤其是兒童發燒,用藥應先去醫院檢測是哪種病原導致,不能盲目用藥。01奧司他......
英國公共衛生官員當地時間27日表示,英國發現首例人類感染甲型H1N2流感病毒的病例。英國衛生安全局表示,此前在該國尚未發現人類感染該病毒。據報道,英國衛生安全局主管錢德表示,“這是我們首次在英國人體中......
近期,很多人出現了咽喉疼痛的癥狀,擔心自己二次感染上了新冠病毒。對此,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疾病科主任王貴強認為,咽喉疼痛有多種原因,需摸清病因客觀對待。當前流行的XBB系變異株是新冠病毒奧密克戎的重組......
近期,關于“二陽”的話題引發廣泛關注。一些網友發文說自己感染新冠病毒,不少人擔心是新冠病毒變異株帶來的又一輪感染高峰。5月22日,在2023大灣區科學論壇生物醫藥與健康分論壇上,共和國勛章獲得者、中國......
由俄羅斯薩拉托夫車爾尼雪夫斯基國立大學、斯莫羅金采夫流感研究所等組成的科研團隊,研發出通過毛囊接種疫苗的方法。該方法能確保把藥物輸送到免疫活性細胞,而不會損害皮膚。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的《材料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