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12-18 09:29 原文鏈接: 喝酒臉紅的人更有可能患上癡呆?

      12月12日,發表在《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ons》上的一篇新研究中,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表明,參與酒精代謝的一種關鍵酶的常見突變會增加阿爾茨海默癥患者和小鼠細胞的損傷。

      乙醛脫氫酶2(ALDH2)的這種突變與飲酒后面部發紅有關。它會導致酶的活性大大降低,導致乙醛的積聚,乙醛是酒精代謝的有毒產物。人體對毒素的反應會導致皮膚潮紅和發炎。這種突變在東亞人群中普遍存在。攜帶這種突變的人對酒精的臉紅反應有時被稱為“亞洲紅”。

      研究通訊作者、斯坦福大學化學和系統生物學教授Daria Mochly-Rosen博士說:“這種突變發生在約5.6億人身上,約占世界人口的8%。了解酒精和與阿爾茨海默癥相關基因之間的關系將帶來廣泛的影響,因為很多人可能會在不知不覺中通過經常飲酒損害未來的健康。”

    圖片.png

    Daria Mochly-Rosen

      Mochly-Rosen說:“我們的數據表明,酒精和阿爾茨海默癥易感基因可能使人類面臨更高的阿爾茨海默癥發生和進展的風險。這一結果基于患者細胞研究與動物研究,因此在未來應該對人類進行流行病學研究。”

      從細胞開始

      此前在東亞人群中的流行病學研究已經表明,導致臉紅的ALDH2突變與阿爾茨海默癥之間存在關聯。然而,也有其他研究沒有發現兩者之間的聯系。

      為了進一步探討ALDH2的作用,Mochly-Rosen及其團隊檢查了來自20名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細胞制成的細胞培養物。 其中一種培養物具有ALDH2突變,也稱為ALDH2*2。雖然此樣本中ALDH2*2蛋白的數量與正常細胞中的ALDH2蛋白水平相匹配,但是突變蛋白只有一小部分的能力來分解乙醛。

    圖片.png

    圖片來源:《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ons》

      與正常細胞相比,ALDH2*2細胞存在更多的自由基和4-羥基壬烯醛(4-HNE),4-HNE是被ALDH2處理的另一種有毒化學物質。

    圖片.png

    圖片來源:《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ons》

      Mochly-Rosen說:“當我們發燒、患慢性疾病,或受到壓力時,就會形成自由基。 自由基是在多種病理刺激下形成的。 這些自由基形成有毒的醛,ALDH2的作用就是清除這些有毒的化學物質。一旦這些醛積累,它們首先破壞的就是線粒體,而線粒體中存在能夠清除醛的酶。” 這種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線粒體活性降低,而損傷的線粒體會增加自由基的形成,在阿爾茨海默癥的情況下,導致神經元死亡。

      Mochly-Rosen說,添加Alda-1后,自由基恢復到正常水平。Alda-1是一種小分子,它通過與催化位點結合并使酶恢復功能結構來“固定” ALDH2*2。 Mochly-Rosen及其同事在2008年發現Alda-1是ALDH2*2的激活劑。她說:“Alda-1還能激活非突變的ALDH2,因此可能使更多人受益。”

      目前正在進行臨床試驗,以測試Alda-1分子作為一種治療各種健康狀況的有效性。Mochly-Rosen為這些臨床試驗提供咨詢,但并不持有進行這些臨床試驗制藥公司的股票。 該公司也沒有為目前的任何研究提供資金。

      在這項新研究中發現,向來自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ALDH2或ALDH2*2細胞中加入酒精會導致自由基增加,結果顯示,在ALDH2*2細胞中影響更大。 Alda-1可以逆轉這些影響,盡管不能完全消除。這些結果表明,酒精會損害通常受到ALDH2保護的細胞,而且這種損害在遺傳性阿爾茨海默癥患者的細胞中更為嚴重。

      再看小鼠研究

      為了進一步了解酒精與ALDH2之間的聯系,該團隊研究了攜帶ALDH2*2的小鼠。 研究人員每天為小鼠注射酒精,持續11周,以模擬慢性飲酒。

    圖片.png

    圖片來源:《Acta Neuropathologica Communications》

      研究第一作者、博士后研究員Amit Joshi說:“小鼠每天的酒精攝入量是每千克體重一克酒精,對它們來說相當于四到五杯酒。但是由于小鼠的酒精代謝速度比人類快得多,所以也就相當于每天喝兩杯。”

      研究人員發現攜帶ALDH2*2基因的小鼠在攝入酒精后比正常小鼠產生更多的自由基,這與他們通過細胞培養發現的結果一致。與正常小鼠相比,突變小鼠體內還積累了更多的β-淀粉樣蛋白片段和活化的tau蛋白。這兩種變化都是阿爾茨海默癥的分子標志。Alda-1的介入減少了這兩種毒性蛋白的積累。

      與正常小鼠相比,ALDH2*2小鼠在注射酒精后神經炎癥癥狀也有所增加。神經炎癥(或者叫做神經系統炎癥)通常是由損傷、感染甚至衰老過程引起的。但最近的研究發現,慢性神經炎癥會使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癥)的進程惡化。 使用Alda-1治療可減少這些神經炎性蛋白在小鼠體內的積累。

      研究人員還從正常和ALDH2*2小鼠的大腦中提取細胞培養物,發現酒精不僅會導致神經元中自由基和細胞死亡蛋白水平的增加,而且還會導致星形膠質細胞中的自由基和細胞死亡蛋白水平增加。星形膠質細胞是在中樞神經系統中發現的細胞,為神經元的功能和維持提供支持,但也可能導致神經炎癥。 研究發現,用Alda-1治療可減少細胞培養物中酒精誘導的變化。

      展望未來

      這項新研究指出了酒精和ALDH2在阿爾茨海默癥中以前未被發現的作用。由于這項工作是在細胞培養物和小鼠中進行的,因此需要在大規模的人類流行病學研究中進一步驗證,以確定攜帶ALDH2*2突變的飲酒者是否會以高于平均水平的速度患上阿爾茨海默癥。 這一類研究可以幫助確定減少酒精攝入以及用Alda-1等化合物進行治療是否可以降低全世界老齡化人口阿爾茨海默癥的發展。

      也有其他研究表明,ALDH2*2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由于ALDH2對人體健康至關重要,因此Mochly-Rosen實驗室的資深科學家,也是這項研究的共同通訊作者Che-Hong Chen組建了斯坦福-臺灣ALDH2缺乏癥研究聯盟(簡稱STAR)。該團隊的目的是促進東亞地區對ALDH2突變的研究和公眾意識。在東亞,將近一半人口攜帶這種基因突變。

      Mochly-Rosen說,類似Alda-1的化合物可能有助于降低人類患阿爾茨海默癥的風險。

    相關文章

    研究揭示阿爾茲海默病新線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心理學系研究員呂心游聯合公共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李金,繪制了阿爾茲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的轉錄組圖譜,揭示了AD外周血中性粒細胞......

    Science重磅!控制代謝和食物攝入的神經環路

    德國科隆大學研究人員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發表了題為“Integrativeneurocircuitsthatcontrolmetabolismandfoodintake”的綜述論文。背景越......

    阿爾茨海默病新藥侖卡奈單抗在宣武醫院開出首方

    6月26日,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侖卡奈單抗在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以下簡稱宣武醫院)神經疾病高創中心病房開出國內首方。侖卡奈單抗(Lecanemab)是全球首個針對阿爾茨海默病......

    研究發現:辣椒可預防喝酒傷胃

    記者6月6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生命科學學院康君副教授團隊研究發現,辣椒中辣味成分主要來源——辣椒堿,可激活胃內抗氧化系統,預防酒精所致的急性胃黏膜損傷。此外,該團隊發明的由白蛋白包被的辣椒堿納米制劑......

    我國學者提出阿爾茨海默病形成發生的“輪狀模型”

    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又稱老年癡呆癥,是一種發展緩慢、不易識別和防治困難的神經退行性疾病,而且患者眾多、患病率呈持續上升的態勢。準確地、可靠地、完整地尋找、認清阿爾......

    發表18年后,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終被撤稿

    一篇2006年發表于《自然》的阿爾茨海默病研究論文被認為具有里程碑意義,而現在,作者同意撤回這項研究,以回應對圖像操縱的指控。根據“撤稿觀察”的數據,該論文已經被引用了近2500次,是有史以來被引用次......

    研究:一種糖尿病藥物有助清除實驗鼠衰老細胞

    日本順天堂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等參與的一個團隊成功利用一種糖尿病藥物清除了實驗鼠體內的一些衰老細胞,不僅改善了實驗鼠的代謝異常、動脈硬化等癥狀,還延長了患早衰癥實驗鼠的壽命。據公報介紹......

    阿爾茨海默病研究:約1/5患者攜帶特殊基因拷貝

    來自西班牙和美國多個機構的神經學家,研究了數千名已故阿爾茨海默病患者的大腦數據,以及另外10000多名在世患者的生物標志物。結果表明,約15%到20%的阿爾茨海默病病例可能要歸因于攜帶兩個APOE4基......

    美國擬更新飲食指南:酒精與健康關系或是最大爭議

    STAT報道稱,《美國人飲食指南(2020-2025年)》指出,飲酒對健康沒有凈益處。但是2020年,科學小組關于限制每日糖和酒精消費的建議被聯邦官員壓制。當地時間2024年5月10日,據生物醫藥行業......

    微藻脂質代謝機制有了新進展

    近日,大連理工大學孔凡濤副教授受邀在《生物技術的當前觀點》發表綜述文章,介紹了微藻脂質代謝機制及其提高油脂含量的研究進展。微藻的光合作用效率高、能合成富含能量的儲存脂質(即油脂)、具有大規模種植、不與......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