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2006年發表于《自然》的阿爾茨海默病研究論文被認為具有里程碑意義,而現在,作者同意撤回這項研究,以回應對圖像操縱的指控。根據“撤稿觀察”的數據,該論文已經被引用了近2500次,是有史以來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
據《科學》報道,論文通訊作者、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神經學家Karen Ashe在科研打假網站PubPeer的一篇文章中承認,這篇論文包含了被篡改的圖像。
Ashe寫道:“盡管在兩年前被告知之前,我并不知道發表的論文中有任何圖像操縱的行為,但很明顯,一些數據被篡改了。作為資深通訊作者,我對此負有最終責任。”
最初在論文的問題可以通過更正解決時,Ashe在另一篇文章中說,所有的作者都同意撤回論文,除了第一作者、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神經學家Sylvain Lesné。他是Ashe的學生。
美國印第安納大學神經學家、《阿爾茨海默病與癡呆癥》雜志編輯Donna Wilcock說:“很不幸,花了兩年時間才做出撤回的決定,因為操縱的證據是壓倒性的。”
這篇爭議論文指出,一種名為Aβ*56的淀粉樣蛋白可能導致阿爾茨海默病。作者報告說,Aβ*56存在于經過基因編輯而患上類似阿爾茨海默病的小鼠體內,并且隨著它們認知能力的下降而增加。他們還報告了注射Aβ*56的大鼠有記憶缺陷。
多年來,研究人員一直試圖通過從大腦中剝離淀粉樣蛋白,改善阿爾茨海默病的療效,但實驗藥物都失敗了。aβ*56似乎提供了一個更具體和更有希望的治療靶點,許多人都接受了這一發現,相關研究經費也大幅增加。
然而,《科學》的調查顯示,這篇論文和其他許多Lesné作為共同作者的論文——其中一些將Ashe列為資深作者,似乎使用了被操縱的數據。
事實上,這篇論文發表后,引用它支持自己實驗的頂尖科學家質疑,Aβ*56是否能像Lesné和Ashe所描述的那樣被可靠地檢測和純化,甚至是否存在。
淀粉樣蛋白導致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主流假設,一些人稱論文中的問題引起了人們對這一假設的新質疑,而一些人則堅持認為它仍然可信。隨著抗淀粉樣蛋白藥物Leqembi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這場爭論仍在繼續。
《自然》發言人不愿對該雜志的計劃發表評論,Lesné也沒有回復置評請求。Lesné目前仍是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教授,并接受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資助。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自2022年6月以來一直在調查Lesné的工作。最近,該校一位發言人告訴《自然》,他們已經審查了兩張有問題的圖片,并且“這篇論文的審查已經結束了,但沒有發現與其相關的科研不當行為。”該聲明沒有提到同一論文中其他幾個受到質疑的數字,也沒有回答是否針對Lesné的其他論文得出結論。
而Ashe在PubPeer上堅持認為,“這些操縱并沒有改變實驗的結論。”在最近發表于《科學》的一篇論文中,她和同事聲稱證實了2006年論文的發現。
與此同時,Ashe在寫給《科學》的一封電子郵件中說,《自然》“拒絕發表”對2006年那篇論文的更正請求,這使得撤回論文成為“我們唯一的選擇”。
Ashe表示:“我仍然相信Aβ*56可以在阿爾茨海默病中發揮重要作用,而靶向去除它可能會帶來顯著的臨床益處。”
近期,哥倫比亞大學歐文醫學中心、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科研團隊在《自然》雜志發表論文,研究者們分析了來自437名老人的165萬個腦細胞,建立了前額葉皮層的衰老細胞圖譜,尋找到了兩個關鍵的小膠質細胞亞群。其一......
今年1月,一篇主題為“通過眼睛虹膜檢測人類疾病”的綜述文章被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出版的會議論文集收錄。但論文作者和編輯都沒有注意到,該論文標注的30篇參考文獻中有18篇被撤稿。令人驚訝的是......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和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科學家發現,通過檢測血液中的生物標志物,能在阿爾茨海默病(AD)癥狀出現前,捕捉到患者大腦內的病理變化。鑒于此,全球眾多科研團隊正競相開發精準的血液檢測方法......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和檢測技術的快速發展,科學家發現,通過檢測血液中的生物標志物,能在阿爾茨海默病(AD)癥狀出現前,捕捉到患者大腦內的病理變化。鑒于此,全球眾多科研團隊正競相開發精準的血液檢測方法......
一博士狂編200多篇論文,被揭發后畏罪自殺,可他造成的撤稿影響直至今日還在繼續,更有人稱其的造假為科學史上最大的學術騙局之一。狂編200多篇論文發表,這個博士有點狠在著名學術打假網站Retractio......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心理學系研究員呂心游聯合公共衛生研究院副研究員李金,繪制了阿爾茲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小鼠外周血中性粒細胞的轉錄組圖譜,揭示了AD外周血中性粒細胞......
抄襲撤稿 7月3日,河南省紀委監委發布消息: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原院長宋協偉(正處級)涉嫌嚴重職務違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教育部紀檢監察組和河南省許昌市監委監察調查。宋協偉官宣落馬......
文|張晴丹兩年前,Science發表了歷時6個月的調查報告,猶如一記驚雷炸響了整個學術界:一篇被引2300多次、發在Nature上的重磅論文涉嫌造假。后來,作者同意撤回該論文,其一度被認為將是被引次數......
6月26日,治療阿爾茨海默病的新藥侖卡奈單抗在國家神經疾病醫學中心、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以下簡稱宣武醫院)神經疾病高創中心病房開出國內首方。侖卡奈單抗(Lecanemab)是全球首個針對阿爾茨海默病......
近日,美國查爾斯·德魯醫科大學副校長JayduttVadgama(杰杜特·瓦德加瑪)的一篇論文被期刊撤回,原因是“該論文與此前發表的論文涉嫌圖像重復,主編不再相信其數據”。但這位副校長“不同意撤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