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1-03 22:06 原文鏈接: 降鈣素原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進展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 ,AP )多數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但仍有10% ~20% 的患者可出現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 )、多器官功能衰竭綜合征(multiple organ distress syndrome ,MODS )或局部并發癥,進展成為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 )。SAP 早期的預測對指導治療、改善預后有著重要意義。目前常用于臨床預測SAP 的指標包括多因素預后評價系統,如APACHEⅡ、Ranson 、Glasgow 等評分系統以及某些實驗室指標,但均存在時效局限以及敏感性、特異性較低、操作繁瑣等問題,因此尋找一種能夠準確、及時地判定AP 嚴重程度及預測感染發生的指標是診治AP 的主要問題之一。降鈣素原(procalcitonin ,PCT )被認為是一種全身性細菌感染的特異性指標,近年來在AP 嚴重程度的評估及并發感染的診斷等方面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一、 PCT 概述

        1. 分子結構與生物來源:PCT 是由116 個氨基酸組成的相對分子質量約為13 000 的糖蛋白,是無激素活性的降鈣素前肽物質,其合成受降鈣素基因-I 調控。該基因位于11 號染色體(11p15.4 ),全長約8 Kb ,高度保守,且在不同種屬動物間具有同源性,主要編碼降鈣素基因相關肽-Ⅰ和降鈣素Ⅰ、Ⅱ的前體物質,通過選擇性剪接(編碼1 ~4 外顯子)后在甲狀腺濾泡旁細胞租面內質網翻譯成降鈣素原前體。該前體在激素原轉換酶作用下進行特異性蛋白水解,生成信號序列(25 個氨基酸)以及PCT 裂解物,包括N 端(57 個氨基酸)、成熟的降鈣素(32 個氨基酸)和鈣抑肽(21 個氨基酸)。最終由兩種不同的PCT mRNA 翻譯、合成兩種蛋白質:PCTⅠ和PCTⅡ,二者的區別在于C 端區的8 個氨基酸。在人體正常代謝情況下,PCT 主要由甲狀腺的C 細胞產生。有研究表明,肺臟與胃腸的神經內分泌細胞也可分泌PCT 。在病理情況下PCT 的具體細胞來源尚不清楚。膿毒癥倉鼠全身多處組織PCT mRNA 和蛋白質水平都顯著上調,肝臟最高,其次為肺、腎、胰腺等。在膿毒癥患者的全身多個器官也都發現了高表達的降鈣素基因-Ⅰ及PCTmRNA 。

        細菌內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 )是誘導PCT 產生的最主要的刺激因子,在體外和動物模型的研究中,直接注射LPS 可導致PCT 和其他降鈣素前體的合成增加,并且在幾乎所有組織和器官中都能檢測到。Oberhoffer 等用LPS 刺激外周血單核細胞及T 、B 淋巴細胞和粒細胞后PCT 表達明顯升高,提示細菌感染引起的PCT 升高可能主要來源于各種器官的巨噬細胞、單核細胞。與C 反應蛋白(CRP )及其他急性期反應物不同,在病毒感染時,PCT 不會增加。這可能是由于病毒能刺激巨噬細胞合成γ干擾素(Interferon-γ,IFN-γ),從而抑制腫瘤壞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factor ,TNF-α)的合成,而TNF-α是PCT 合成所必須的細胞因子。除了TNF-α外,外毒素及一些其他細胞因子如IL-1β、IL-6 等也可以誘導PCT 產生。值得注意的是,在感染時PCT 的大量產生,并不引起血清降鈣素水平或活性的增加。

        2. 生物學功能:(1 )促炎作用:PCT 可以增加人類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表面標志物CD16 和CD14 的表達,抑制中性粒細胞吞噬和殺傷白色念珠菌、大腸埃希菌的作用。它還能夠抑制活化T 淋巴細胞的急變過程,反而增加未活化自體淋巴細胞的活性。有研究表明,重組人PCT 可以引起人血促炎性因子升高,且與PCT 呈劑量相關,其中升高最明顯的是TNF-α,而TNF-α反過來又可誘導PCT 的合成。這個實驗也提示PCT 可能參與了膿毒癥時中性粒細胞的功能失調。PCT 也可以阻滯降鈣素基因相關肽的受體,而該相關肽已被證實在膿毒癥中起到抗炎作用。另外PCT 還可擴大LPS 及IFN-γ所介導的炎癥反應,作為一種次級炎癥因子參與炎癥瀑布反應。但也有學者認為,PCT 可以直接中和內毒素,并抑制人外周血單核細胞釋放炎癥因子,具有抗炎作用。(2 )體內毒性:有學者通過腹腔注射大腸桿菌制作膿毒癥休克大鼠模型,然后向大鼠的腹腔中注射一定劑量的PCT ,其死亡率可達100% ,對照組僅為50% 。而注射特異性PCT 中和抗體的實驗組存活率高達85% ,對照組沒有存活。這提示PCT 在體內存在毒性作用,而免疫中和可能成為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手段。(3 )能量代謝:在小鼠的側腦室注入N-Pr0 48 h 后,小鼠出現進食減少和體重下降。同時小鼠的體溫及自主活動明顯增加。這可能與N-Pro 干擾某些下丘腦- 垂體能量平衡的激素信號的合成有關。

       3.PCT 檢測方法:目前檢測PCT 的方法主要是雙抗夾心免疫化學發光法(immunoluminometric assay ,ILMA )。ILMA 的檢測靈敏度(FAS )為0.3ng/ml ,通過半自動免疫分析儀檢測需要1h 。最近問世的全自動免疫檢測技術可將檢測時間縮短至20 min ,且FAS 提升至0.06ng/ml ,為PCT 的臨床應用提供了廣闊的前景。還有膠體金免疫層析檢驗法(colloidal-gold immunochromatography assay , GICA ),該法能快速簡單地檢測PCT ,但由于是半定量,并且是用肉眼觀察,有人為因素誤差。

        血中的PCT 含量極低,約0.1100 25ng/ml ,成熟PCT 含量約為0.1100 63ng/ml ,普通方法檢測不到。目前國內外學者普遍認為,血漿中PCT 質量濃度0.1 ~0.5ng/ml 為正常,0.5 ~2.0ng/ml 為輕度升高,2.0ng/ml 以上為明顯升高,10.0ng/ml 以上為極度升高。健康人及慢性炎癥、局部細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和病毒感染患者血漿中PCT 的質量濃度正常。PCT 升高可見于甲狀腺髓細胞癌以及其他一些神經內分泌腫瘤,如小細胞肺癌、類癌等;某些良性腫瘤,一些非感染性炎癥(如嚴重燒傷、重大手術、休克)以及非細菌性感染(如重癥瘧疾、寄生蟲、真菌感染)。在重度細菌感染、膿毒癥、MODS 、SIRS 等全身系統性感染時,PCT 的質量濃度可極度增高,甚至可達1000ng/ml 。

        二、 PCT 在急性胰腺炎中的研究

        1.PCT 對急性胰腺炎早期嚴重程度的評估:早在2001 年就有學者發現入院時PCT 濃度在輕癥急性胰腺炎(mildacute pancreatitis ,MAP )和SAP 間即存在顯著性差異,并可預測是否會發生MODS (敏感性94% 、特異性73% )。最近Woo 等研究發現,入院時SAP 患者的血清PCT 濃度明顯高于MAP 患者,以PCT >1.77ng/ml 為界診斷SAP 的敏感性、特異性分別為78.9% 、76% ,ROC 曲線下面積(AUC )為0.797 。但也有學者認為PCT 并不是早期評估AP 嚴重性的可靠指標。Modrau 等的一項前瞻性研究表明,在剛人院時對AP 病情的評估,APACHEⅡ比PCT 具有更好的價值,AUC 分別為0.78 和0.61 ,入院后48 h ,CRP 比PCT 具有更好的價值。這種差別可能與患者入選和排除標準、實驗檢測技術及方法、標本獲取的時機、病情評估標準的不同有關。

        2.PCT 與AP 合并感染:胰腺組織的壞死感染(infected pancreaticnecrosis ,IPN )- 般發生在AP 發病的第二周,發病率為10% ~40% ,可增加器官衰竭的發生率及病死率。目前在診斷IPN 的方法中,超聲或CT 引導下細針抽吸活檢(FNA )是診斷的“金標準”。然而由于FNA 存在出血、感染及重復性差等缺點使臨床應用受限,簡便的血液檢測無疑是很有價值的方法。Makay 等對CT 檢查發現胰腺壞死和(或)有膿毒癥癥狀者半定量檢測PCT ,對PCT 結果陽性者行FNA ,發現PCT 診斷IPN 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75% 和83% ,若PCT >2.0ng/ml 可以明確診斷IPN 。也有學者認為PCT 診斷IPN 的界值為1.8ng/ml 。而Mofidi 等在一項回顧性分析中發現,PCT 診斷IPN 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則為80% 和91010 ,AUC 為0.91 。另外,Rich6 等發現感染性壞死的AP 組的平均PCT 水平明顯高于無菌性壞死組(P <0.003 ),TNF-α及CRP 在二組間未發現明顯差異。最近也有研究證實,FNA 穿刺液中的PCT 濃度也可幫助診斷IPN 。

        血清PCT 不僅可以反映是否存在細菌感染,而且可以反映感染的嚴重程度。Rau 等將25 例AP 患者分為IPN 合并MODS 或病死組、IPN 未合并MODS 組,結果發現在合并MODS 組中PCT 顯著升高,而在未合并MODS 的患者PCT 僅輕度升高。研究結果進一步顯示,PCT 預測IPN 合并MODS 的界值為3.5ng/ml ,若能保持兩天以上,則敏感度和特異度分別為93% 和88% 。

        3.PCT 與Ranson 評分、APACHEⅡ評分:20 世紀70 年代初,Ranson 等在研究了430 名AP 患者入院48 h 的情況后,提出了Ranson 評分系統,被認為是AP 嚴重程度估計指標的里程碑。但由于其評分是根據患者人院至48 h 的病情的變化,不能動態觀察并評估嚴重度,并且對比CT 等影像學檢查發現其特異性,敏感性均較差,故已逐漸被放棄。APACHEⅡ評分是Knaus 等于1985 年在APACHE 的基礎上改良后形成的,是目前國際通用的對SAP 病情觀察預后判斷的指標之一。但是,Lankisch 等通過多中心前瞻性研究發現,APACHEⅡ評分判斷AP 輕重的敏感性和特異性分別為36% 和72% ,其診斷壞死性胰腺炎的準確性并不可靠。Bulbuller 等將65 名AP 患者按亞特蘭大標準分為MAP (46 例)和SAP (19 例)組。入院當天測定血漿PCT 并進行APACHEⅡ及Ranson 評分,結果發現三者在兩組間均有顯著性差異(P <0.001 ),PCT≥0.5ng/ml 對SAP 評估的敏感性、特異性達到100% 和84% ,而APACHEⅡ評分≥8 及Ranson 評分≥3 對SAP 評估的敏感性、特異性則分別是89% 、89% 、和84% 、63% ,因而認為血漿PCT 早期預測AP 的嚴重程度比APACHEⅡ及Ranson 評分更準確。最近也有研究表明,PCT >1.77ng/ml 與APACHEⅡ評分≥7 診斷SAP 的準確性均為77.3% ,低于Ranson 評分≥3 (準確性為93.2% ),認為PCT 可以取代APACHEⅡ在早期對SAP 進行診斷。

        4.PCT 與CRP :CRP 是一種由肝細胞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是常用的全身炎性反應的早期指標之一,也是胰腺炎嚴重程度早期評估的一項常用指標。但它的高峰時間一般在胰腺炎發病后48 ~72 h ,這限制了CRP 的早期臨床應用。Gurda-Duda 等將40 位AP 患者分為SAP 和MAP 兩組,分別檢測入院時和入院后24 h 的血清PCT 及CRP 濃度。結果顯示與MAP 組相比,PCT 在SAP 組明顯升高,而CRP 在兩組間沒有明顯差異。因此認為,PCT 比CRP 能更早反映病情,更準確地預測AP 的發病。

        5.PCT 與炎癥因子(inflammatorycytokines ):急性胰腺炎時胰腺蛋白酶的異常激活、胰腺微循環障礙及感染均可刺激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及血管內皮細胞的過度激活,產生多種細胞因子(TNF-α、IL-6 、IL-8 、IL-10 等)。同PCT 一樣,許多炎癥因子在早期診斷SAP 中也發揮重要作用,但由于在血漿中維持時間短,因而無法動態監測。Dandona 等對健康受試者注射LPS ,血漿PCT 在4h 開始升高,6h 達到高峰,8 ~24 h 維持在4 mg/L ,而TNF-α和IL-6 在2 ~3 h 達到峰值,24 h 已測不出。有研究表明,PCT <2ng/ml 且IL-6 <400 pg/L 是AP 患者不發生感染性壞死的最有力證據,其敏感性、特異性分別為75% 和84% 。Rau 等研究發現,PCT 和IL-8 在感染壞死伴器官衰竭組均明顯升高(P <0.001 和P <0.05 ),PCT≥1.8ng/ml 和IL-8≥112 pg/ml 時可區分何者將發生壞死性感染。如這個閾值持續兩天,PCT 和IL-8 診斷胰腺壞死感染的敏感性、特異性和正確率分別為94% 、91% 、92% 和72% 、75% 、74% ,因此認為IL-8 對胰腺炎嚴重程度的評估作用不及PCT 。

        6.PCT 與抗生素治療及預后評估:PCT 不僅可以作為AP 發生感染壞死的標記物,還可以指導AP 預防性抗生素的應用。有研究表明,在許多疾病中,用PCT 指導抗生素治療可以減少抗生素濫用、副作用及細菌的多重耐藥,并減少患者病死率。Qu 等將71 位SAP 患者分為預防性抗生素應用組(對照組)與PCT 指導應用組(研究組),對照組使用抗生素至少兩周,而研究組則在出現感染的癥狀體征且PCT >0.5ng/ml 時才使用抗生素,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抗生素治療時間及住院時間較對照組明顯下降。還有研究表明,PCT 水平與AP 的嚴重程度和患病時間相關,且血漿PCT 的濃度明顯下降或恢復正常提示治療有效,病情好轉。

        三、展望

        綜上所述,PCT 在早期預測AP 的嚴重程度和預后評估、MODS 和IPN 的發生、指導抗生素的使用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價值,是一個簡單易行且敏感性和特異性相對較高的指標,聯合臨床常用的APACHEⅡ評分、Ranson 評分、CRP 及其他細胞因子能更好地評估SAP 。但是相對而言,PCT 在AP 中作用的研究尚處于初級階段,作為炎癥介質,其與AP 的病因是否有直接關系,PCT 抗體是否可以作為潛在的治療手段為AP 治療開辟一個新的途徑,都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