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隨著醫療救治的進行,醫療廢棄物數量也在增長。目前全國醫療廢物處理情況如何?怎樣避免對環境帶來影響?生活垃圾收運處理情況怎樣?11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對此進行回應。
醫療處理情況如何?
隨著病例的增加,醫療廢物量快速增加。在疫情防控的同時加大醫療廢物和醫療廢水的處理十分重要。
生態環境部應急辦主任趙群英在發布會上說,生態環境部緊緊圍繞“兩個百分之百”要求,即全國所有的醫療機構及設施環境監管與服務百分之百全覆蓋,醫療廢水、醫療廢物及時有效收集、轉運、處置百分之百全落實,抓緊抓實抓細疫情防控相關的環保工作。動員各界通過增加裝備、技術升級等方式快速加大處理能力。
“在定點醫院、方艙醫院產生的醫療廢水,首先要進行消毒。這些廢水消毒之后,進入武漢市27個城市污水處理廠進一步處理。我們對這些污水處理廠進行了在線監控。”趙群英說。
國家衛生健康委派武漢專家組成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主任醫師李素英說,火神山、雷神山、方艙醫院和定點醫院的醫療廢物都有專人到病區分類收集,用密閉車輛送到醫院臨時暫存處,再由本地區的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單位轉運進行集中處置。
發布會上數據顯示,1月20日以來,全國累計處理醫療廢物14.2萬噸。全國醫療廢物處置能力由疫情前的4902.8噸/天提高到目前的6022噸/天。醫療廢物做到應收盡收,處理處置平穩有序。
是否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疫情發生以來,很多城市進行了大規模的消殺,醫療廢水的排放量也加大,不少民眾關心,這是否會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
趙群英給出一組監測數據:2020年1月20日到3月7日,337個地級以上城市平均優良天數的比例是84.5%,比去年同期上升11.4個百分點。PM2.5平均濃度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6%。
“我們累計對飲用水源地開展了14915次監測,從飲用水源地的監測結果來看,未發現疫情防控影響水質安全的情況。”趙群英說,“生態環境部組織開展了1901次余氯監測,受疫情防控開展消殺工作的影響,其中54次余氯是有檢出的,占比2.8%,但監測的濃度均低于自來水水廠的出水水質標準。”
疫情期間,生態環境部印發了《關于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的指導意見》,除了明確醫療廢物、醫療廢水“兩個百分之百”要求之外,同時要建立環評審評、監督執法兩個正面清單,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
“生態環境部將持續加大對嚴重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對偷排偷放等將加大執法力度,聯合有關部門進行處理。”趙群英說。
疫情防控期間,一些地區暴露了醫療廢物處理處置能力存在的不足。趙群英表示,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生態環境部以及相關部門近日印發了工作方案,明確到2020年底,全國每個地級市都要至少建一個規范的醫療廢物處置設施。到2022年6月底,全國每個縣都要建成從收集、轉運到處置的完整體系,最終實現平穩、安全、可靠處置。
城市生活垃圾怎樣處理?
保障城市的清潔就是守護公眾的安全。發布會上數據顯示,疫情發生以來,全國180萬環衛工人在崗率達到90%以上,其中湖北省全天作業環衛工人超過8萬人。廣大環衛工人除了承擔日常的環衛工作,還根據需要對醫療機構、集中隔離場所和相關設施進行消毒殺菌。
“我們加大對環衛收集、轉運、處理設施的日常消毒殺菌,增加生活垃圾收運頻次,確保生活垃圾能夠及時、安全得到收運和處置。同時嚴格生活垃圾收運和處理的分類監管。”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城市建設司副司長劉李峰說,對醫療機構和首診隔離點產生的廢棄物,不論醫療垃圾和生活垃圾,在疫情期間都嚴格按照醫療垃圾進行管理。對集中隔離觀察點、居家隔離觀察點等重點場所產生的生活垃圾專人專車單獨收集,并直運至生活垃圾焚燒廠及時處理。
以湖北為例,目前湖北省日均生活垃圾清運量超過31000噸,做到了日產日清,其中武漢市生活垃圾每天處理量6000噸左右,無害化處理率百分之百。
針對可能存在的糞口傳播風險,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及時督促指導各城市有關責任單位,全面加強對公廁的保潔、消毒和運行維護,特別是對化糞池的巡查、監管,對醫療機構的化糞池采取了消毒預處理等措施。
據悉,疫情發生以來,北京6000多座公廁消殺頻次翻倍。武漢市環衛部門對方艙醫院設置移動公廁1619座,嚴格按照技術規程對產生的糞便就近集中處理,進行二次消毒殺菌。
劉李峰表示,已督促地方采取包括分類分區域管理等措施,對廢棄口罩收集處理。此外,垃圾分類也為疫情防控發揮了作用,將加大力度推進。
近日,Qiagen公布了其第三季度財務業績報告。按固定匯率(CER)計算,報告稱受耗材需求的推動,其第三季度非新冠肺炎總收入同比增長5%。包括新冠肺炎銷售在內的總收入下降了5%。該公司本季度的收入和調......
近日,《梅奧診所進展:數字健康(MayoClinicProceedings:DigitalHealth)》雜志發表了一篇關于AI技術結合聲音技術診斷2型糖尿病的文章。該研究顯示,只要對著智能手機說幾句......
免疫系統宛如人體的壁壘,阻擋著所有病毒侵襲和健康威脅的入侵。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給免疫功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疫情反復,許多人可能陷入了反復的“陽性”“康復”“再陽性”循環中,在與病毒的持續......
自2019年底以來,SARS-CoV-2感染引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缺乏有效治療手段的世界帶來了巨大負擔。SARS-CoV-2感染誘導嚴重的內皮病變,其特征是肺血管系統中大量內皮細胞損傷和微血栓聚集。此外......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2023年7月7日—2023年7月14日我部共受理2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現將受理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3年7月14日—2023年7月27日(1......
國際戰“疫”行動日前,法國科學研究團隊Epi-Phare發布一項大規模調查結果,通過迄今最大規模的數據統計和研究,鎖定了可能增加新冠肺炎患者重癥和病亡風險的多方面因素。該報告證實,面對新冠肺炎,老年人......
“在藥物或疫苗研發過程中,需要通過動物模型代替臨床病人,來篩選和評價藥物、疫苗。而如果沒有合適的動物模型,就無法進行研究,對防止疾病感染將是很大障礙。這次對新冠病毒的研究,得益于我國率先建立動物模型(......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已有3年多的時間了。放眼過去,在現代文明較為發達的今天,一種病毒可以如此“橫行霸道”這么長時間,也算是極其罕見的。新冠病毒,對全球的很多人來講,在親眼看到它帶來的破壞力之后,如果再......
國內防疫措施持續優化,新冠肺炎這一疾病名稱的用法也備受關注。12月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印發的關于新冠肺炎分級診療的文件中,把新冠患者稱為“新冠病毒感染者”,當中包括了無癥狀感染者、普通型病例、以新......
一、通知出臺的背景是什么?主要內容是什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根據病毒變異特征和疫情發展形勢,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走小步、不停步,因時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