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加快醫藥健康協同創新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發布實施以來,在北京市科委等醫藥健康統籌聯席會成員單位共同努力下,出臺一系列政策舉措并加快落細落實,推進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取得初步成效。
2020年1月至今,國家藥監局共批準4個國產創新品種上市,其中3個為“北京創制”新藥,獲批數量位列全國第一。具體為:北京五和博澳藥業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五和博澳藥業)桑枝總生物堿片(5類中藥)、銀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銀谷制藥)苯環喹溴銨鼻噴霧劑(1類化藥,商品名:必立汀)、北京凱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凱因科技)鹽酸可洛派韋膠囊(1類化藥,商品名:凱力唯)。3個品種集中落地,是北京近六年來獲批數量最多的一次,為北京醫藥健康產業加快發展貢獻了新增量。
五和博澳藥業的桑枝總生物堿片是新型糖苷酶抑制劑,為近10年來首個獲批上市的糖尿病中藥新藥,與國際公認的一線糖尿病治療藥物阿卡波糖具有類似作用機理,但選擇性更強,副作用更小,有望改變口服降糖藥一直由化學藥壟斷的局面。
銀谷制藥的苯環喹溴銨鼻噴霧劑是新型高選擇性的M膽堿能受體拮抗劑,毒副作用低,使用安全,上市后打破了國內外鼻用抗膽堿制劑品種單一的局面,為過敏性鼻炎患者提供了新的選擇。
凱因科技的鹽酸可洛派韋膠囊是首個國產全口服、全基因型抗HCV的1類創新藥,通過抑制NS5A蛋白阻斷HCV病毒復制組裝,從而阻止感染新的細胞。產品上市后將有助于增加國內抗丙肝病毒藥物可及性,滿足臨床用藥需求。
北京市科委會同相關部門多年來持續支持創新藥物研發,從品種臨床前研究、臨床研究、生產工藝技術研究到產品上市后臨床應用評價研究等技術環節,全鏈條布局推動。
桑枝總生物堿片項目,在北京市科委長期支持下,由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歷時12年完成了臨床前研究,并由我市五和博澳藥業于2010年順利承接生產,實現了符合本市定位的重要科技成果在京就地轉化。此外,在北京市科委等單位積極推動扶持下,該品種還獲得“十二五”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支持。
銀谷制藥苯環喹溴銨鼻噴霧劑和凱因科技的鹽酸可洛派韋膠囊項目,均獲得北京市科委科技項目立項支持,推進其臨床研究順利開展。
“這藥是特效藥,四萬塊一瓶,我吃了三年。”這句話出自電影《我不是藥神》主人公程勇和一位白血病患者之間的對話。他們討論的藥物格列衛,是一種針對慢性粒細胞白血病的“明星抗癌藥”。它能將這種致命的疾病轉變為......
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連續3年營收過千億元,上市1類新藥6個,在研1類新藥近40項,醫療器械領域創新產品獲批數量持續保持福建省領先……作為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的重要領域,生物醫藥產業也是加速形成新質生產力的......
6月13日,記者隨“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主題采訪活動來到沈陽三生制藥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總經理助理袁杰介紹,除了進一步拓展現有藥物向巴西、埃及、巴基斯坦等“一帶一路”國家出口之外,三生制藥與瑞典SOBI......
2024年2月21日,北京——安捷倫科技公司(紐約證交所:A)近日宣布榮獲由SelectScience頒發的兩項權威大獎——“2023年度最佳新藥發現和開發產品獎”以及“年度最佳新藥發現和開發網絡研討......
2024年伊始,創新藥領域又迎來好消息。根據1月9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消息,有2款創新藥獲批上市,涉及阿爾茨海默病藥物以及一款中藥創新藥。根據國家藥監局1月9日消息,近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通過優先審......
1月9日,信達生物制藥集團官微宣布,胰高血糖素樣肽-1受體(GLP-1R)/胰高血糖素受體(GCGR)雙重激動劑瑪仕度肽(研發代號:IBI362)在中國超重或肥胖成人受試者中的首個III期臨床研究(G......
12月12日,在章貢區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重大疾病新藥靶發現及新藥創制全國重點實驗室合作集中簽約39個項目,總投資112億元,涵蓋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寵物產業等領域。重大疾病新藥靶發現及新藥創制全國重......
10月28日,石家莊以嶺健康城舉行了一場重要的啟動會——絡病理論創新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啟動會暨第一屆學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此次會議標志著絡病理論創新轉化全國重點實驗室的正式啟動,并宣布中國工程院院士吳......
首款國產mRNA新冠疫苗、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抑郁中藥新藥……據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不完全統計,2022年,我國獲批上市的1類新藥為20款;2023年上半年,獲批1類新藥(除疫苗外)已達24款。“多年......
開發一款新藥究竟需要多少錢?醫藥行業有個著名的“雙十定律”,即新藥從發現到上市需要耗時十年,耗資十億美元。但隨著開發難度提高、試驗成本增加、監管標準收緊等,如今各大跨國藥企開發一款新藥的金額遠不止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