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固體培養基
標本或液體培養物劃線接種到固體培養基表面后,單個細菌經分裂繁殖可形成一個肉眼可見的細菌集團,稱為菌落(colony)。
(1)菌落的形態特征:
大小、形狀(露滴狀、圓形、菜花樣、不規則等)、突起或扁平、凹陷、邊緣(光滑、波形、鋸齒狀、卷發狀等)、顏色(紅色、灰白色、黑色、綠色、無色、黃色等)、表面(光滑、粗糙等)、透明度(不透明、半透明、透明等)和粘度等。據細菌菌落表面特征不同,可將菌落分為3型:
①光滑型菌落(S型菌落):菌落表面光滑、濕潤、邊緣整齊,新分離的細菌大多呈光滑型菌落。
②粗糙型菌落(R型菌落):菌落表面粗糙、干燥、呈皺紋或顆粒狀,邊緣大多不整齊。R型菌落多為S型細菌變異失去菌體表面多糖或蛋白質形成。R型細菌抗原不完整,毒力和抗吞噬能力都比S型細菌弱。但也有少數細菌新分離的毒力株就是R型,如炭疽孢桿菌、結核分枝菌等。
③粘液型菌落(M型菌落):菌落粘稠、有光澤、似水珠樣。多見于厚莢膜或豐富粘液層的細菌、結核桿菌等。
(2)菌落溶血特征:
菌落溶血有下列3種情況:
①α溶血:又稱草綠色溶血,菌落周圍培養基出現1~2mm的草綠色環,為高鐵血紅蛋白所致;
②β溶血:又稱完全溶血,菌落周圍形成一個完全清晰透明的溶血環,是細菌產生的溶血素使紅細胞完全溶解所致;
③γ溶血:即不溶血,菌落周圍的培養基沒有變化,紅細胞沒有溶解或缺損。
(3)色素:有些細菌產生水溶性色素,使菌落和周圍的培養基出現綠色、金黃色、白色、橙色、檸檬色等顏色,產生的色素有水溶性或脂溶性。
(4)氣味:某些細菌在培養基中生長繁殖后可產生特殊氣味,如銅綠假單胞菌(生姜氣味)、變形桿菌(巧克力燒焦的臭味)、厭氧梭菌(腐敗的惡臭味)、白色假絲酵母菌(酵母味)和放線菌(泥土味)等。
2.液體培養基
細菌在液體培養基中有3種生長現象:大多數細菌在液體培養基生長繁殖后呈均勻混濁;少數鏈狀排列的細菌如鏈球菌、炭疽芽胞桿菌等則呈沉淀生長;枯草芽胞桿菌、結核分枝桿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專性需氧菌一般呈表面生長,常形成菌膜。
3.半固體培養基
半固體培養基主要用于細菌動力試驗,有鞭毛的細菌除了沿穿刺線生長外,在穿刺線兩側也可見羽毛狀或云霧狀混濁生長。無鞭毛的細菌只能沿穿刺線呈明顯的線狀生長,穿刺線兩邊的培養基仍然澄清透明,為動力試驗陰性。
基因療法已經成為一種突破性的生命拯救治療方法,用于治療各種疾病。要充分發揮這項技術的潛力,必須將其操作規模化,以無縫過渡到可持續的商業制造。對于開發者來說,確定最佳的細胞培養介質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
近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張承才團隊關于細菌中RNA代謝調控機制的研究取得了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藍藻中RNaseE受一個保守蛋白調控》(Aconservedproteininhibitorbri......
地球上沒有任何一種生物的生命是不受威脅——包括細菌。被稱為噬菌體的掠食性病毒是它們最可怕的敵人之一,它們滲透到細胞中進行復制并接管。細菌已經進化出了一系列對抗這些感染的策略,但它們是如何首先發現入侵者......
近期,兒童支原體肺炎廣受關注。患兒什么時候具有傳染性?是否需要輸液、“洗肺”?擔心醫院人多能否自行用藥?記者在11月12日世界肺炎日到來之際,采訪了相關醫學專家。“感染肺炎支原體后,在開始發燒前有幾天......
記者10月24日從南開大學獲悉,該校王磊教授團隊首次揭示了引起細菌性腦膜炎的3種主要細菌如何利用同一機制穿越血腦屏障的分子機理,這對細菌性腦膜炎防治具有重要意義。該研究成果日前在線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
基因組工程可能是醫學的未來,但它依賴于數十億年前在原始細菌中取得的進化進步,而原始細菌是最初的基因編輯大師。科學家們對這些古老的基因編輯系統進行改造,推動它們完成更加復雜的基因編輯任務。然而,要發現新......
化膿性鏈球菌(Streptococcuspyogenes)是一種導致鏈球菌性咽喉炎和其他感染的細菌。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哈佛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化膿性鏈球菌制造的一種分子可能有助于解釋幾個長期......
在生命體內存在在這樣的一種英雄主義:細菌在殺死入侵病毒的那一刻“壯烈犧牲”,與其“同歸于盡”,以完成保護生命體的重任。早在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們就通過間接的手段檢測到了一種同歸于盡的自我保護行為,......
廣西大學何正國團隊(李肖輝為第一作者)在CellHost&Microbe在線發表題為“MycobacterialphageTM4requiresaeukaryotic-likeSer/Thrp......
據10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論文,美國和澳大利亞的團隊設計出了可檢測活生物體中腫瘤DNA存在的細菌。這種細菌作為生物傳感器,可部署在腸道內,檢測結直腸腫瘤釋放的DNA。實驗中,它檢測到了小鼠結腸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