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5-28 15:43 原文鏈接: 西湖大學郭天南團隊發現新冠患者生物標志物

      北京時間5月28日12時左右,Cell雜志在線發表了西湖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蛋白質組大數據實驗室同合作團隊的新冠肺炎研究論文,揭示了重癥患者的血清中存在多種獨特的分子變化,并找出了重癥患者一系列特征性的重要生物標志物,將有望為預測輕癥患者向重癥發展提供導向。

      這是繼周強實驗室之后,西湖大學在新冠病毒研究方面的又一重要發現。

      Proteomic and Metabolomic Characterization of COVID-19 Patient Sera

      https://www.cell.com/cell/fulltext/S0092-8674(20)30627-9

      新冠肺炎疫情已在全球范圍內迅速蔓延,感染人數超過百萬。然而,我們只看到臨床癥狀和影像學特征,對疾病在微觀分子層面的改變知之甚少。我們至今仍不清楚新冠病毒感染對患者有什么影響,也不太清楚在臨床治療中,為什么有些輕癥患者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演變為重癥。

      郭天南團隊與臨床、代謝組研究團隊合作,對99份病毒滅活處理的血清樣本進行了安全處理和質譜分析。根據現行臨床診斷標準,這些血樣被分為對照(健康)組、疑似但實為普通流感組、新冠感染輕癥組、新冠感染重癥組。團隊成員運用高分辨率質譜設備取得了樣本的蛋白質組和代謝組譜圖,對血清樣本中的蛋白和代謝物的相對濃度進行了全景式的測定,從而揭示了重癥患者體內多種獨特的分子調控。

    實驗設計及流程

      與對照(健康)組、普通流感組和輕癥組相比,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的樣本中出現了93種特有的蛋白表達和204個特征性改變的代謝分子。其中50種蛋白,與患者體內的巨噬細胞、補體系統、血小板脫顆粒有關。研究團隊還發現,在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癥患者體內,有100多種氨基酸及100多種脂質均出現顯著減少。這可能是病毒迅速擴增導致的消耗,為臨床醫生監控病情和制定調整治療方案提供了一定的參考。

      COVID-19感染后根據組學數據推測的重癥患者體內的巨噬細胞、血小板、補體系統的作用通路圖。這些蛋白質和代謝物有望成為提前診斷重癥患者的生物標記物和治療的靶點。

      此外,郭天南團隊在質譜分析數據的基礎上,使用機器學習方法進一步“沙里淘金”,篩選出重癥患者特征性的22個蛋白質和7個代謝物。血清樣本成分符合這一組合的患者,很可能是重癥患者,或有很大可能性發展為重癥病例。這一發現有望用于重癥患者的預測,促進醫療資源的合理調配,并為重癥患者的藥物選擇提供一定指導。當然,該結果還需要在更多的獨立臨床隊列中驗證。

      蛋白質表達是臨床診斷的重要依據,疾病治療的效果也取決于蛋白質機器的調控。郭天南團隊和合作團隊一起從今年2月底啟動研究,他們采用新的質譜檢測技術和機器學習的方法,短時間內整合蛋白質組、臨床、生物、代謝組、計算等多學科數據,反復篩選、分析、比對、驗證,率先完成了COVID-19輕重癥患者的血清蛋白質組與代謝組分析,為新冠重癥患者血清中發生的、獨特的、目前尚不明確的分子病理改變提供了一個全景式的描述。

    蛋白質組大數據實驗室

      下一步,該實驗室將繼續探索,使用多學科交叉與蛋白質組技術對新冠病毒感染進行深入研究,以期獲得更多有助于理解病情發展規律的發現,輔助已有的檢測、診斷手段,實現更精準、高效的治療。

      本項研究得到溫州醫科大學附屬浙江省臺州醫院和迪安診斷凱萊譜代謝組學實驗室的大力支持。騰訊基金會亦對本項目進行了資助。

    相關文章

    全反射X射線熒光TXRF在血清樣品CuZnSe定量分析中的應用

    X射線熒光光譜(XRF)技術是一項可用于確定各類材料成份構成的分析技術,已經成熟運用多年。其應用方向主要包括金屬合金、礦物、石化產品等等。而全反射X射線熒光作為X射線熒光中的后起之秀,因為制樣簡單且具......

    細胞“垃圾桶”或是癌癥擴散載體

    一種稱為中體殘余物的小細胞氣泡,曾被認為是細胞的“垃圾桶”,但實際上,中體殘余泡也能裝載有效遺傳物質,具有改變其他細胞命運的能力,甚至包括將其變成癌細胞。據發表在最新一期《發育細胞》雜志上的研究,美法......

    美國政府6億美元重啟新冠檢測兩A股公司中標1.72億

    據美聯社報道,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20日稱,從25日起,美國家庭能夠再次通過政府網站申請免費的新冠檢測試劑盒,并表示這些檢測試劑盒可以檢測目前流行的新冠變種,將一直使用到2023年底。報道稱,美國衛生......

    “二陽”“陽康”后,就高枕無憂?關于新冠,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

    隨著近期“二陽”“三陽”和新冠變異毒株“EG.5”的消息甚囂塵上,大家對于新冠的關注又明顯多了起來。今年春天,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COVID-19全球衛生緊急狀態結束,然而,新冠帶給整個世界的影......

    “陽過”后免疫力低?Cell:新冠導致先天免疫系統長期改變

    免疫系統宛如人體的壁壘,阻擋著所有病毒侵襲和健康威脅的入侵。然而,新冠肺炎疫情的肆虐給免疫功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隨著疫情反復,許多人可能陷入了反復的“陽性”“康復”“再陽性”循環中,在與病毒的持續......

    科學新發現|基因突變揭示為什么有人不會感染新冠病毒

    有這么一群人,反復暴露于新冠病毒但看似未曾感染,或感染后始終無癥狀,即所謂的“超級躲避者”。美國研究人員19日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的一篇論文,首次證明這群人存在遺傳基礎,“秘訣”就在于人類白細胞抗原(......

    美國CDC首次發布再次感染新冠的流行病學和預后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的變異情況不斷變化,再次感染新冠病毒也在不斷發展,并出現多波小的疫情。(美國新冠疫情的變化)2023年6月23日,美國疾控中心(CDC)在周報中首次報告了再次感......

    新冠躍居臺灣人十大死因第三名癌癥連續41年蟬聯榜首

    中新社臺北6月12日電臺當局衛生福利主管部門12日公布2022年臺灣民眾十大死因及總死亡人數統計,新冠病毒感染從第十九名躍居第三名,死亡人數14667人。癌癥奪走近5.2萬條人命,已連續41年蟬聯首位......

    新冠“乙類乙管”后首次高考開考,有這些新變化

    6月7日9:00,新冠“乙類乙管”后首次高考開考。2023年全國高考報名人數1291萬人,比去年增加98萬人,再創歷史新高。全國統考于6月7日-6月8日舉行,具體科目考試時間安排為:6月7日9:00-......

    新冠重復感染有何后果?抗病毒藥可用作預防嗎?

    在新一輪新冠感染中,有不少“首陽”感染者,但也不乏“二陽”感染者。一些人擔心未來甚至可能會出現“三陽”、“四陽”。那么重復感染新冠會對人體有哪些損傷?新冠抗病毒藥物是否能作為預防用藥?對于人們關心的一......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