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測原理
細胞發生凋亡時,其細胞膜的通透性也增加,但其程度介于正常細胞和壞死細胞之間。利用這一特點,被檢測細胞懸液用熒光素染色,利用流式細胞儀測量細胞懸液中熒光強度來區分正常細胞、壞死細胞和凋亡細胞。
流式細胞儀檢測有下列特點
1、檢測的細胞數量大,因此其反映群體細胞的凋亡狀態比較準確
2、可用許多相關分析
3、結合被測細胞DNA含量分析,可確定凋亡的細胞所處的細胞周期。但該法周樣也具有標本制作復雜。非原位檢測,不易與變性細胞鑒別等因素的限制。
二、檢測方法
1、檢測形態學及細胞膜完整性的Hoechs-PI雙染色法
細胞發生凋亡時,其細胞膜的通透性也增加,但其程度介于正常細胞和壞死細胞之間,利用這一特點,被檢測細胞懸液用熒光素染色,采用流式細胞儀測量細胞懸液中細胞熒光強度來區分正常細胞、壞死細胞和凋亡細胞。
常用Hoechs-PI染色法,正常細胞對染料有拒染性,熒光著色很淺,凋亡細胞主要攝取hoechs-PI染料,呈現強藍色熒光,而壞死細胞主要攝取碘化丙啶(PI)而呈紅色熒光。
2、DNA片段原位標記
凋亡細胞DNA片段原位末端檢測技術是指在細胞(或組織)結構保持不變的情況下,用熒光素、地高.辛或生物素標記的脫氧尿三磷酸(deoxyuridinetriphate,UDTP)和末端脫氧核苷酸轉移酶(terminal deoxynucleotidy1 transferase,TdT)相反應與凋亡細胞裂解后3'的羥基(-OH)端相結合經顯色反應后檢測DNA裂解點的技術。
DNA片段原位標記法有兩種
(1)原位缺口轉移(in situ nick-translation,ISNT)技術,該技術是1994年由Fehsel等提出,它是利用DNA多聚酶I將標記的核苷酸接到斷裂的3'-OH端
(2)原位缺口末端原位標記技術(in situ end labelling technique,ISEL), 該技術即TUNEL法,于1993年由Wijsman等提出, 它是利用TdT將標記DUTP接到3'-OH端。研究證明,TUNEL的敏感性遠高于尤其對早期凋亡的檢出TUNEL更為適用。其原因可能是凋亡發生時DNA大多是雙鏈同時斷裂而單鏈斷裂少見。ISNT是依賴DNA多聚酶I的單鏈修復反應,故陽性率較低。細胞凋亡時DNA斷裂早于形態學改變及DNA含量減少。因此該法較前述各法具有更高的靈敏性,但環死細胞亦有DNA裂點形成。因此環死亦可呈TUNEL陽性反應。
3、檢測細胞膜成分變化的Annexin V聯合PI法
(1)檢測原理
在細胞凋亡早期位于細胞膜內側的磷脂酰絲氨酸(PS)遷移至細胞膜外側。磷脂酰結合蛋白V(Annexin V)是一種鈣依賴性的磷脂結合蛋白,它與PS具有高度的親合力。因此,Annexin V可以作為控針檢測暴露在細胞膜表面的PS。故利用對PS有高度親和力的Annexin V, 將Annexin V標記上熒光素,同時結合PI拒染法進行凋亡細胞雙染后用流式細胞儀即可檢測凋亡細胞。
(2)結果判斷
正常活細胞Annexin V、PI 均低染;凋亡細胞Annexin V 高染、PI低染;壞死細胞Annexin V、PI 均高染。
(3)應用價值
細胞發生凋亡時,膜上PS外露早于DNA斷裂發生,因此Annexin V 聯合檢測早期細胞凋亡較TUNEL法更為靈敏。 又Annexin V 聯全PI染色法不需固定細胞,可避免PI染色法因固定造成的細胞碎片過多及TUNEL法固定造成的DNA片段丟失。因此,Annexin V聯合法PI更省時,結果亦更為可靠,是目前最為理想的檢測細胞凋亡的方法。
2月13日,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副研究員孫益嶸團隊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科研人員合作,在《細胞死亡和分化》(CellDeath&Differentiation)上發表了題為ST......
細胞凋亡(Apoptosis)和細胞焦亡(Pyroptosis)等自然死亡途徑具有雙重作用——它們通過抑制或刺激炎癥來消除有害細胞,并調節免疫系統。在靶細胞中觸發特定細胞死亡程序的合成蛋白回路同樣可以......
中山大學附屬口腔醫院施松濤團隊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陳暢團隊合作,揭示硫化氫介導的蛋白硫巰化修飾調節免疫穩態機制。12月18日,相關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在線發表于《細胞代謝》。《細胞代謝》雜志202......
硫化氫(H2S)是機體第三類氣體信號分子,對機體骨穩態和免疫穩態具有重要作用。細胞凋亡過程中,可釋放一類特殊的細胞外囊泡,稱為凋亡囊泡。凋亡囊泡具有良好的免疫調節和促再生作用,而凋亡缺陷會導致嚴重的自......
2015年初,英國格拉斯哥大學StephenW.G.Tait團隊報告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發現。當他們將新型成像系統對準低劑量細胞凋亡劑處理的細胞時,他們意外地發現,標志著細胞要快速死亡的“線粒體外膜透化”......
10月4日,中國科學院武漢病毒研究所/病毒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周溪團隊在《科學進展》(ScienceAdvances)上,發表了題為HumancytomegalovirusUL36inhibitsIRF3......
高致病性的冠狀病毒感染會引致嚴重的細胞凋亡,但細胞凋亡對于冠狀病毒的致病性所產生的生理病理意義至今仍未得到清楚闡釋。展開對冠狀病毒致病性以及相關宿主通路的研究,對于解釋致病機制以及闡釋病毒性感染的進程......
神經退行性疾病是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的重大疾病,但目前還沒有有效的干預措施。神經退行性疾病(ND),比如阿爾茲海默癥(AD)和漸凍癥(ALS),有幾個重要的病理特征:一是小膠質細胞介導的神經炎癥;二是神經......
作為一種傳統中藥,靈芝的不少藥用機理還需要通過科研闡明。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黃青研究員課題組在靈芝抗癌藥理研究方面取得新發現,靈芝酸可以誘導食管鱗癌細胞凋亡和自噬性細胞死亡。圖片......
蛋白質的合成水胞內和胞外兩方面信號調控。其中,在翻譯起始時,eIF4F對信使RNA的識別并形成三元復合體(ternarycomplex,簡稱TC)是其中至關重要的一步【1,2】。在壓力信號下,TC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