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8-25 09:33 原文鏈接: 腫瘤的染色體異常(二)

      (1)Ph染色體(費城1號染色體):Nowell及Hungerford于1960年發現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CML)血中有一個小于G組的染色體,由于首先在美國費城(Philadelphia)發現,故命名為Ph染色體。最初認為是22號染色體的長臂缺失所致,后經顯帶證明是9號和22號染色體長臂易位的結果。易位使9號染色體長臂(9q34)上的原癌基因abl和22號染色體(22q11)上的bcr(break point cluster region)基因重新組合成融合基因。后者具有增高了的酪氨酸激酶活性,這是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的發病原因。Ph的重要臨床意義在于:大約95%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病例都是Ph陽性,因此它可以作為診斷的依據,也可以用以區別臨床上相似,但Ph為陰性的其它血液病(如骨髓纖維化等)。有時Ph先于臨床癥狀出現,故又可用于早期診斷。此外,已知Ph陰性的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對治療反應差,預后不佳。醫學全.在線.網.站.提供

      (2)14q+染色體:在90%的Burkitt淋巴瘤(非洲兒童惡性淋巴瘤)病例中可以見到一個長臂增長的14號染色體(14q+)。這是一條8號染色體長臂末端的一段(8q24)易位到了14號長臂末端(14q32),形成了8q-和14q+兩個異常染色體(圖9-7)。

      除了上述兩個高度特異性標記染色體外,其它尚有:腦膜瘤時的22號染色體長臂缺失(22q-)或整個22丟失(-22);少數視網膜母細胞瘤患者的13號染色體長臂缺失(13q-等(表9-1)。另有一些標記染色體和染色體結構異常不是某一腫瘤所特有,例如巨大亞中著絲粒染色體、巨大近端著絲粒染色體、雙微體、染色體粉碎等。

      3.脆性部位在人類染色體上還有一些易發生斷裂的部位,稱為可遺傳的脆性部位(fragile sites)。其中一些與瘤細胞染色體異常的斷裂點一致或相鄰,另一些與已知癌基因的部位一致或相鄰,它們與腫瘤的關系尚待闡明。

      盡管人們很早就認識到染色體異常在腫瘤發生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但只是在癌基因和腫瘤抑制基因發現后,其作用機制才逐漸明確。


    相關文章

    上海市抗癌協會第三期青年腫瘤臨床科學家沙龍舉行

    1月11日,由上海市抗癌協會主辦,上海市醫學會、健恒醫療協辦的“上海市抗癌協會第三期青年腫瘤臨床科學家沙龍”在上海市科學會堂舉行。圖片由主辦方提供上海市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陳馨在致辭中回顧了科學會堂的......

    科研人員構建出基于腫瘤細胞膜囊泡的個性化納米疫苗

    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李亞平和尹琦團隊構建了基于腫瘤細胞膜囊泡的個性化納米疫苗。該疫苗通過向B細胞提供多重活化信號,觸發了抗腫瘤固有細胞和體液免疫應答,實現了高效抗腫瘤的作用。近日,相關研究成......

    “分子GPS”引導免疫細胞有效“剿滅”腦腫瘤

    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科學家開發了一種創新的“分子GPS”技術,能夠引導免疫細胞特異性地定位到大腦,并在不損傷周圍健康組織的情況下有效殺死腫瘤。這項突破性研究發表在最近的《科學》雜志上。這項基于活細胞......

    新型納米水凝膠可增強免疫系統腫瘤殺傷力

    近日,《美國化學會·納米》在線發表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研究員陳春英課題組在抗腫瘤納米藥物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該團隊首次在乏氧腫瘤細胞表面形成納米纖維狀水凝膠結構,抑制腫瘤外泌體擴散,同時攜......

    新技術助力多種腫瘤內細胞豐度的精準預測

    11月8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合成生物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李雪飛團隊與香港浸會大學副教授田亮團隊展開合作的最新成果發表于《美國科學院院刊》。合作團隊開發了一種基于深度學習與公開單細胞數據集的解卷......

    研究揭示先天免疫信號與乳腺組織腫瘤發展之間的聯系

    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癥中心(MSK)的研究人員發現,除了防御病原體外,人體的先天免疫系統還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幫助保護我們基因組的穩定性——這種方式對癌癥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在最近的兩篇論文中,分子生物學家......

    誘導分化治療,讓肝癌細胞“改邪歸正”

    從首次在國際上提出轉錄因子誘導分化治療腫瘤的新策略,到首次在臨床上成功實現實體瘤誘導肝腫瘤細胞轉化,讓肝癌細胞“改邪歸正”,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消化內科主任謝渭芬教授領銜的課題組,......

    CART細胞療法有望革新紅斑狼瘡的治療格局

    近年來,CAR-T細胞療法在腫瘤治療領域的應用取得了巨大成功,已成為抗擊多種惡性腫瘤的強大武器,僅在國內就有多達六款CAR-T產品獲批上市。而在腫瘤之外,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CAR-T細胞療法在自身免......

    我國學者在基于AI識別腫瘤新抗原方面取得進展

    圖PISTE用于TCR-抗原-HLA結合預測和個性化新抗原篩選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2425104、81825020)等資助下,華東師范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李洪林教授團隊與華東師范大學計算機......

    抗癌防癌新見解:衰老免疫系統促進腫瘤發展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新研究,探索了衰老免疫系統是如何促進腫瘤生長的,為癌癥預防和治療提供了新見解。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科學》雜志上。黃色和藍色分別表示表達IL......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