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來,全國各地的醫療機構普遍加緊了互聯網醫院的建設,近日,湖南省依據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指導意見》制定了相關《實施意見》,并針對服務定價、報銷等問題進行政策解讀。
讓高級別醫生把精力放在疑難雜癥上
“官方解讀”表示,目前公立醫院的互聯網診療服務主要針對常見病,其目的就是為了高級別醫生把更多精力聚焦在疑難重癥方面。
具體來說:目前,行業主管部門準許公立醫療機構開展的互聯網復診服務,還限于部分常見病、慢性病,多數病情變化并不復雜,也不是非要高級別專家才能看。如果確實有特殊需求,那么建議患者可以按遠程會診的方式尋求幫助,或者前往線下醫院按正常程序就診,或者考慮向私立性質的服務主體了解,能否付費邀請心儀的專家提供服務。
對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互聯網復診服務,要求收費標準不區分醫務人員級別,目的就是希望高級別醫生更多把時間精力聚焦在疑難重癥方面,讓更多更有需要的患者能夠及時得到救治和幫助。
支持跨機構閱片,不可以另外收費
“官方解讀”表示,互聯網醫院讀片不可以另外加價。
一般情況下,當地醫保部門都已經規定了公立醫院影像診斷的項目和價格,這個價格包括了拍片和讀片的費用。至于片子拍了以后,是醫院自己的醫生讀,還是委托其他第三方來讀,這屬于醫院內部管理問題,不能再額外收費。老百姓按規定的影像診斷項目價格正常交費就可以,如果醫院以“互聯網+”、遠程診斷的名義要求加收、另收費用,都屬于違規收費。
但如果片子拿到了,診斷結果也有了,患者還是不放心,希望找大城市的專家再面對面地給自己看一看、讀一讀,也可以按遠程會診申請,按遠程會診交費。
公立醫療機構互聯網服務如何定價
包括“互聯網+”在內,醫療服務收費應以患者知情同意、合法合規為前提。醫療機構有義務以明確清晰的方式公示其收費項目和價格。其次,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服務并不都能作為醫療服務價格項目向患者收費。如遠程手術指導、遠程查房、醫學咨詢、教育培訓、科研隨訪、數據處理、醫學鑒定、健康咨詢、健康管理、便民服務等。
那么具體價格是由政府定價還是醫療機構自己呢?“官方解讀”表示,公立醫療機構提供醫療服務主要實行按項目收費,政府管哪些、不管哪些,應該從兩個層面來理解。
首先是哪些醫療服務項目能收費歸醫保部門管。具體由省級醫療保障部門負責受理設立“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項目的申請。其次是部分醫療服務價格歸醫保部門管。公立醫療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包括以“互聯網+”方式提供的基本醫療服務由醫保部門實行上限管理,其中“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由省級醫保部門確定。
此外,公立醫療機構開展滿足個性化、高層次需求為主的“互聯網+”醫療服務,以及向國外、境外提供的“互聯網+”醫療服務,落實特需醫療規模控制的要求和市場調節價政策。公立醫療機構綜合考慮服務成本、患者需求等因素,自主確定收費標準和浮動范圍并書面報當地醫療保障部門備案管理。
個體醫生能否在家中提供醫療服務
對于個體醫生來說,在家里上網提供醫療服務能收費嗎?需要到醫保部門申請定價嗎?
“官方解讀”表示,目前,只有公立醫療機構提供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納入政府定價范圍。只要依法合規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可以由醫生自行確定,無需向醫保部門報備。
此外,各類互聯網醫療企業通過網絡平臺、手機app、公眾號等方式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只要是依法合規開展的,價格都由企業自行確定,無需向醫保部門報備。
“B to B to C”遠程會診如何收費和結算
老百姓在線下醫院發起,邀請遠端專家線上看病,就是通常所說“B to B to C”模式的遠程會診。按政策,接受一次遠程會診服務,只需要向線下醫院交一筆會診費用,當然,收費標準得按專家那一方的價格來算。
兩家醫院之間各自收入多少,由醫院自行協商,不需老百姓另掏腰包。比如患者在湖南的中南大學湘雅醫院就診,申請由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專家進行遠程會診,那么按照北京協和醫院的價格標準,向湘雅醫院交清費用就可以了。
此外,醫療機構向患者提供醫療服務,需要第三方醫療機構給予技術或設施支持的,這個過程中消耗的資源、產生的費用,合理的部分可作為成本計入到醫療服務價格中,但不應該被看作是獨立的醫療服務項目,額外向患者收費。醫療機構與醫療機構之間合作開展服務,由此產生的結算問題實質上是醫療收入的分配問題,自行協商解決。
遠程會診如何報銷
“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納入醫保支付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的“互聯網+”醫療服務項目與目前支付范圍內的線下醫療服務項目內容相同,經過備案后即可納入支付范圍并按規定支付。
二是定點醫療機構提供的屬于全新內容,線下沒有相對應的醫療服務項目內容,省級醫保部門可綜合考慮臨床價值、價格水平、醫保支付能力等因素后決定是否納入醫保支付。患者可根據當地的報銷政策執行。
對于跨地區服務的報銷問題,應當按患者參保地的政策執行。概括起來就是,按服務所在地的價格交費,按患者參保地的醫保支付政策報銷。
日前,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關于批準注冊109個醫療器械產品的公告》,其中,來自騰訊醫療健康(深圳)有限公司的“肺炎CT影像輔助分診及評估軟件”位列其中,注冊證編號為“國械注準20213210612”,這......
疫情以來,全國各地的醫療機構普遍加緊了互聯網醫院的建設,近日,湖南省依據國家醫療保障局《關于完善互聯網+醫療服務價格和醫保支付政策指導意見》制定了相關《實施意見》,并針對服務定價、報銷等問題進行政策解......
2019年中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已達267億元,醫藥咨詢機構沙利文分析預測,2026年有望增長至1978億元。3月2日,國家醫保局聯合國家衛健委下發《關于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
近年來,互聯網醫療風生水起,各方資本爭相融入。最近,關于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和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的兩份征求意見稿在網絡流傳,引起業界關注。根據意見稿,互聯網醫療要被“打回原形”。那么,我們需要什么樣......
5月19日,受國家衛生計生委黨組委托,在2017中國衛生信息技術交流大會的開幕式上,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黨組成員金小桃,對近期業內爭論的互聯網診療征求意見稿進行了公開表態:國家衛計委高度重視互聯網健......
回溯新興醫療產業特別是互聯網醫療近年來的發展,大家一度天真地以為通過商業模式創新,誰有醫生資源、患者資源、醫院資源,誰就有可能占領未來的賽道。這個行業的創業者,5年前喊顛覆是“政治正確”,5年后的今天......
就在英國脫歐公投賺足眼球的時候,一部有可能對中國健康大數據、互聯網醫療的發展產生深遠影響的政府政策正式公布——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促進和規范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是這部文件的干貨......
“關鍵點就是數據,誰有數據誰就擁有整個保險風險管控的核心。”在互聯網醫療行業,商業健康保險一直被寄予厚望,被視為互聯網醫療最主要的支付方之一。但是,商業健康保險如果要在中國很好的發展,它的合作方就不僅......
行走在創投圈,三人行必有“醫療”焉。不知道這么形容互聯網醫療的“熱”是否貼切,但2016年的互聯網醫療已然不是兩年前那個才露尖尖角的模樣。2016年,醫療健康領域的項目有89起獲得融資,IPO上市一起......
今年年初時北京有個不大不小的新聞-東北女孩怒斥醫院票販子,視頻大意為女孩陪母親從外地到北京看病,寒冷刺骨的冬天里掛號連掛了兩天都沒掛上號,號全被票販子搞去了,而醫院,保安有意維護票販子利益,女孩覺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