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10-04 16:34 原文鏈接: 治肺癌靶向和免疫藥物推動精準治療

      肺癌作為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癌癥首位。據統計,2015年我國肺癌發病人數已達到73萬,因肺癌死亡的人數已上升到61萬。專家表示,隨著診療技術的發展和新藥的不斷研發,精準醫療讓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其中兩大亮點是肺癌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

      靶向和免疫治療

      大大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

      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教授日前在阿斯利康第一屆肺癌高峰論壇上表示,精準醫療的發展,不僅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最新臨床研究還將進一步優化肺癌臨床治療指南。5-10年,隨著精準醫療的發展,肺癌可以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成為可控的慢性疾病。

      其中,靶向藥物的出現和應用,使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生存期跨越5年,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吳一龍指出,過去的晚期肺癌病人,發現病情后平均只有8-10個月的生存時間,而現在,已經可以讓晚期肺癌病人普遍達到24個月的生存期,且患病后依然能保持一定的生活質量。

      靶向治療針對有某種基因突變的病人,而免疫治療是針對沒有基因突變的病人。吳一龍表示,目前免疫治療已經可以使晚期肺癌病人的五年生存率達到16%,而過去早、中、晚期的肺癌患者加起來的五年生存率也只有15%。

      上海市肺部腫瘤臨床醫學中心陸舜教授也指出,隨著越來越多的免疫治療藥物和靶向治療藥物的問世,肺癌也可能變成慢性病,有可能像高血壓一樣,一個藥不夠,再聯合其他藥把病控制好。他認為,當患者的用藥更方便、效果更好、藥物更便宜時,肺癌就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慢性病。

      “現在懷疑肺癌的病人來就診,首先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否肺癌;二,肺癌的嚴重程度;三,基因狀況如何。只有把這三個問題搞清楚后,肺癌才可能得到合理的精準治療。”吳一龍稱。

      藥物降價、入醫保,

      更多肺癌患者受惠

      診斷和治療手段的進步為患者生存帶來希望,長期的治療費用對患者及其家庭而言仍舊是不小的負擔。據了解,政府、慈善機構與企業多方并舉,發起了從診斷到治療的多項公益和援助項目,全方位提升基因檢測和靶向藥的可及性,努力為更多中國肺癌患者打開治療的希望之門。

      吳一龍稱,自去年9月1日起,一代肺癌靶向藥物已被納入到全國醫保乙類目錄,各省市正在同步調整報銷比例和落實藥品進院,大幅提高了該藥的可及性,更多患者從中獲益。

      相關新聞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