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作為全球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高居癌癥首位。據統計,2015年我國肺癌發病人數已達到73萬,因肺癌死亡的人數已上升到61萬。專家表示,隨著診療技術的發展和新藥的不斷研發,精準醫療讓肺癌患者的生存時間和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其中兩大亮點是肺癌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 靶向和免疫治療 大大提高患者五年生存率 廣東省人民醫院終身主任吳一龍教授日前在阿斯利康第一屆肺癌高峰論壇上表示,精準醫療的發展,不僅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最新臨床研究還將進一步優化肺癌臨床治療指南。5-10年,隨著精準醫療的發展,肺癌可以像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成為可控的慢性疾病。 其中,靶向藥物的出現和應用,使越來越多的肺癌患者生存期跨越5年,生活質量顯著提高。吳一龍指出,過去的晚期肺癌病人,發現病情后平均只有8-10個月的生存時間,而現在,已經可以讓晚期肺癌病人普遍達到24個月的生存期,且患病后依然能保持一定的生活質量。 ......閱讀全文
3月13日《經濟參考報》刊發題為《中國精準醫療確立"自己的方向"》的報道。根據前期部署的中國精準醫療計劃,將于2030年前在精準醫療領域投入600億元。據多家券商研報測算,精準醫療涉及的產業規模達上萬億元,直接相關的產業規模超過100億元。 多方推進中國版精準醫療 2016年3月,科技部召開
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將到哪兒去?這一終極哲學命題,有多種不同的解答視角。從基因角度給出的答案,無疑是非常重要的一種。近一段時間,有關基因領域的新聞將基因檢測、基因編輯、癌癥的靶向治療等原本屬于生物醫學領域的專業話題,一下子變成了公眾話題。人們對于基因的好奇在于:基因是如何影響人類的長相、身高、
導語:腫瘤一直以來都是塊難啃的“硬骨頭”,醫生和科研人員為了“啃碎”它,忙的焦頭爛額;平常人對它是“談癌色變”;患者和家屬對它則“寢食難安”。在菏澤市抗癌協會上我們邀請到菏澤市抗癌協會會長、菏澤腫瘤康復研究院院長、正大醫院王在峰董事長,看看他對腫瘤的診療有著怎樣的見解。 轉化醫學網:王院長您好
2019年11月5日,第二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以下簡稱“進博會”)已正式拉開帷幕。羅氏診斷及羅氏制藥作為羅氏集團兩個核心業務,再度聯袂亮相本次盛會,在700平米的展臺上,集中展出個體化醫療領域的創新產品及全面的解決方案。 羅氏診斷中國總經理姚國樑表示:“進博會是中國開放市場的一個重要舉措,它
羅氏將在2017年CSCO大會上公布9個已獲批上市或正處于臨床試驗階段的抗腫瘤藥物的最新研究數據; 首次報告中國胃癌非干預登記研究(EVIDENCE)隊列I中95例曲妥珠單抗治療的HER2陽性的晚期轉移性胃癌的治療模式、安全性和療效數據; BRIM-8試驗探索了維莫非尼輔助治療BRAF V6
剛剛在廈門舉行的第十九屆全國臨床腫瘤學大會暨2016年CSCO學術年會已經于25日順利閉幕,但此次盛會傳遞的前沿信息才剛剛開始對業內產生影響。 自2015年初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中提出精準醫學以來,這個名詞就成為了生命科學和醫學領域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在腫瘤學領域,精準醫療更是備受關注的熱點
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報告中指出,我國受癌癥困擾的家庭以千萬計,要實施癌癥防治行動,推動預防篩查、早診早治和科研攻關,著力緩解民生的痛點。 而國內外的經驗早已經證明,采取早期預防、早期篩查、早期治療等防治措施,對于降低癌癥的發病和死亡具有顯著效果。 10年前的3月5日,“在農村
6月1日~5日,2018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ASCO)在美國芝加哥舉行。作為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腫瘤研究學術盛會,4.5萬名來自全球的科學家在這一周里齊聚密歇根湖畔,所有腫瘤科專家大拿、制藥大佬以及業界黑馬們都期望通過這個學術平臺將不同腫瘤專科領域的最新臨床研究結果正式對外公布。匯聚了全球最知
中國兒童癌癥患者數量一直在持續攀升,癌癥已經是1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 癌癥,整體來說是一種老年病:隨著年齡的增加,癌癥發病率逐年增高,近90%的癌癥患者在50歲以上。由于人口老齡化,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環境污染等因素,中國近期癌癥發病率呈現指數式增長,如何防癌抗癌成了越來越多人關注的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于 2016 年正式落地中國,次年,“35 歲以下科技創新 35 人” (Innovators Under 35)中國榜單正式發布!四年成長、四屆榜單,我們持續關注和發掘中國科技發展中不斷崛起的新興力量。從實驗室里最新的技術研發成果,到各前沿領域的科技創業者們所取得的里程碑式
第14屆“中國科學十大進展”遴選活動由科技部基礎研究管理中心舉辦,《中國基礎科學》《科技導報》《中國科學院院刊》《中國科學基金》和《科學通報》五家編輯部參與推薦科學研究進展,經兩院院士、973計劃顧問組和咨詢組專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部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負責人等專家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