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11-06 11:20 原文鏈接: 微生物群落對土壤健康及作物產量的影響研究

      土壤微生物調控土壤養分循環過程與植物生產力,是土壤健康的重要指標。在農業生態系統中,土壤微生物群落(細菌、真菌、線蟲等)以多營養級微食物網形態共存,尤其在根-土界面(根際微環境)中發揮重要作用,直接或間接影響作物健康和產量。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穩定性、多樣性影響作物產量的作用機制,可為農業可持續性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員褚海燕團隊分別在安徽蒙城長期定位施肥試驗站(35年)和華北平原大尺度(~300000 km2)典型農田生態系統中,對多營養級微生物群落與產量的關系進行研究。長期定位試驗發現,單施化肥顯著降低微生物群落穩定性,且增加植物潛在致病菌的豐度;化肥配施有機肥(例如牛糞)顯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穩定性,且減少植物潛在致病菌的豐度,提高作物產量。同時,結合土壤微食物網理論與多營養級生態網絡分析,發現并驗證多營養級關鍵微生物菌群多樣性對維持土壤功能潛力和作物產量的重要性。其中,關鍵微生物菌群包含較多與作物生長相關的功能微生物,如固氮菌、光合菌、解磷菌等,具有更多參與氧化還原反應和碳、氮、磷、硫元素循環的功能基因。這一發現在華北平原大尺度典型農田生態系統中得到進一步驗證,并在同時考慮空間尺度和環境因素的條件下,關鍵微生物集群與土壤功能潛力和植物生產力的相關性仍然穩定。

      該研究揭示我國典型農田生態系統中微生物群落穩定性和多樣性在維持土壤功能和作物產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對于認知土壤生物對土壤養分循環過程的調控機制具有科學意義;同時也為靶向分離純培養特定關鍵微生物菌群、提高農田作物生產力提供科學參考。

      相關研究成果相繼發表在The ISME Journal、Soil Biology and Biochemistry上。該研究與中科院城市環境研究所、西班牙相關研究機構等合作完成。研究工作得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中科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的資助。

      

    圖(A)長期施肥下微生物群落穩定性與作物產量的相互關系;(B)長期施肥下多營養關鍵微生物菌群與土壤功能潛力和作物產量之間的相互關系;(C)大尺度下華北平原多營養微生物菌群與土壤功能潛力和作物產量之間的相互關系


    相關文章

    2024年全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1.87%

    2024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31.87%,比2023年提高2.17個百分點,保持較快增幅。監測結果顯示,2024年全國城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34.74%,農村居民為29.11%,較2023年分別......

    血管健康狀況不佳會加速大腦衰老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人員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分析了70歲老人的大腦圖像,并估計了他們大腦的生物年齡。研究發現,炎癥和高血糖水平等對血管健康有害的因素,與看起來更老的大腦有關,而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看起來更......

    丙酮產量創新高出口增加有望緩解供需壓力

    隨著近年來產業結構的快速調整,丙酮產業鏈正迎來新變化。據山東卓創資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創資訊”)預測,2024年國內丙酮產量繼續呈現增長趨勢,預計全年丙酮產量約為330.9萬噸,同比增長約28......

    非模式微生物底盤細胞研究新成果

    近日,西安交通大學費強教授團隊聯合湖北大學楊世輝教授團隊圍繞非糧基平臺化合物的高效生物制造,以非模式微生物底盤細胞為研究對象,構建了酶約束的高精度全基因組代謝網絡模型,提出了“主流代謝途徑弱化中間底盤......

    研究揭示2023年全球轉基因作物商業化發展態勢

    11月20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王友華研究組完成的研究在《農業科學學報》(英文)(JournalofIntegrativeAgriculture,JIA)2024年12期正式發表。該研......

    我國成為首個建成全域高精度數字土壤大疆域國家

    12月5日,正值第十一個世界土壤日,《中國土壤剖面數據集》在北京舉行的“賡續四十載,再‘普’新篇章”主題活動上正式發布。這使得我國成為全球大疆域國家中,首個建成全域具時間序列高精度數字土壤的國家。活動......

    親密社交將共享更多微生物

    分享美食、親吻臉頰,這些社交行為將人們聚集在一起,也將他們的微生物群聚集在一起。一項11月20日發表于《自然》的研究表明,即使不屬于同一個家庭,但人們互動越多,其腸道微生物的組成就越相似。該研究還發現......

    超1650萬元!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資源庫多批次中標揭曉

    近期,華中農業大學微生物資源庫建設項目多批次中標結果公布,共4批次,總中標金額超1650萬元,中標產品包括微生物質譜鑒定系統、DNA測序儀、液滴微流控細胞分選儀、高靈敏微生物分選儀等儀器設備。項目名稱......

    應對酸性土壤養分脅迫?大豆“顧此失彼”

    華南農業大學資源環境學院根系生物學研究中心、亞熱帶農業生物資源保護與利用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梁翠月團隊,研究揭示了大豆根系“顧此失彼”應對酸性土壤低磷、鋁、錳脅迫的分子機制。相關成果近日分別在線發表于......

    微生物量生長率氣候梯度變化如何影響土壤C循環

    近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任成杰團隊通過研究確定微生物生物量特定潛在生長率在地理氣候梯度上的變化,確定這種變化的潛在驅動因素,并研究對土壤C循環的影響。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研究使用18O標......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