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2-10-08 09:21 原文鏈接: 云南多座雪山冰川面積退縮專家稱難以遏制

    云南梅里雪山的“日照金山”奇觀

      黃金周長假進入尾聲,作為旅游大省的云南,依然以它無窮的魅力吸引著四方游客前來踏訪。然而許多游人發現,與曾經在網絡上看到的云南玉龍雪山、梅里雪山的圖片相比,自己登上雪山后的景象已不再如圖片上壯觀。

      第二次到云南旅游的山東游客殷利站在飛來寺景區遠眺梅里雪山,不無遺憾地感嘆:“明永冰川的退縮現象很是明顯,我上次來的時候谷松雪山還是凍土地帶,現在卻能看到上面的植被了。”

      位于云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境內的梅里雪山是地球上低緯度地區海拔最低的冰川,是當地藏民心中的“神山”,也是海內外游客向往的旅游勝地。近年來,梅里雪山出現冰川面積減小、雪線上升現象,其中最長最大的明永冰川退縮明顯,以前與兩邊植被直接相連,現在大部分被沙土覆蓋。

      據當地氣象局工作人員介紹,過去10年里谷松雪山的凍土層幾乎看不到植被,而最近5年來,草綠色的植被不知不覺爬上了雪山凍土層,這與梅里雪山冬天不積雪,夏秋雨水多的反常天氣有著非常明顯的關聯。“梅里雪山明永冰川的年平均溫度為5至6攝氏度,低于零度以下才會結冰。在1994至2002年間,梅里雪山明永冰川只退縮了50米,隨后退縮的速度越來越快,尤其是2006年以后,經過人工測量,冰川退縮垂直距離達到200米,斜線距離達到2000多米,而且這些年梅里雪山的年積雪厚度不到50厘米,最容易融化。”

      冰川的退縮與斷代,與每一年冰川積雪補給跟不上有著很大的聯系。特別是2006年以來由于冰川退縮,大量的沙棘樹木瘋狂生長,原先的冰川變成了沙棘林。而2008年至2012年間,由于冰川的下雪量減少供給不足,明永冰川下段出現了大量冰面覆蓋物,而中段則裸露出了黑色巖體。

      位于云南省麗江市以北25公里處的玉龍雪山同樣是久負盛名的旅游勝地,然而玉龍雪山冰川近20年來同樣出現消融量增加、冰舌位置后退、冰川面積減小的現象。

      針對雪山冰川退化明顯的現象,云南學者認為,雪山退化已經是全世界都面臨的一個問題,在歐洲,全球氣候變暖已經使阿爾卑斯雪線50年內退縮了100米。而極地冰川消融,很難從根本上遏制。

      旅游開發和生產生活是否會對冰川雪線上移帶來影響?長期致力于旅游與生態研究的昆明理工大學教授楊世瑜在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全球人口密度的增加、工業活動的加劇、污染排放的惡化帶來的氣候變暖是雪山消融加速的癥結所在。即使是沒有人涉足的地方,冰川也在消融,但局部地區的人類活動仍在一定程度加劇冰川消融,雪線的消失幾乎不可阻擋。

      “人們為什么非要覺得登上了雪山才是真正領略過雪山的風光呢?”楊世瑜略顯無奈,雪山繼續消退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但雪山冰川消融目前還只能治標而治不了本。當地可以通過興修水庫、水塘增加地表水體,增加植被覆蓋來增加雪山周邊的空氣濕度,同時限制過度的人類活動來減少破壞,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積雪、冰川的消融速度。“作為難得的旅游資源,云南的雪山同樣也是寶貴的生態資源,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如何來保護正在消失的雪線。”


     

      

      

    相關文章

    將全球氣候升溫控制在2℃內縱有溫室效應也可減少7成物種滅絕

    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是當今全球兩大熱點和難點問題,事關人類可持續發展。人類要解決全球變暖和生物多樣性受損“雙重危機”,必須將這兩大熱點難點問題視為相輔相成的兩個目標協同推進。根據聯合國政府間氣......

    全球變暖讓加拿大高北緯景觀變化

    加拿大科學家通過分析該國高緯度北極地區野外調查數據發現,全球變暖加速或推動了該地區的永久凍土融化和巨大的環境變化。研究根據對加拿大北極群島一個地區過去60年的景觀演化進行重建,得到了以上結果。相關研究......

    最新研究:全球變暖促加拿大高北極永久凍土融化和巨大環境變化

    9月13日,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學術期刊《自然-通訊》最新發表一篇氣候變化研究論文稱,研究人員通過分析加拿大高緯度北極地區(高北極)野外調查數據發現,全球變暖加速或推動了該地區的永久凍土融化和巨大的環境......

    江源科考探究長江源區生態環境之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8/506720.shtm■新華社記者莽莽江源,奧秘無窮。2023年江源綜合科學考察隊近期深入青藏高原腹地,在......

    全球變暖下森林向更高海拔爬升的物候學依據找到

    過去100年,全球變暖導致森林向更高處爬升。10日,記者從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發現,在全球變暖背景下,喬木春季生長發育提前,種間競爭優勢隨之增加,使得高山樹線向更高海拔爬升。相關研究......

    觀察發現格陵蘭島佩特曼冰川出現快速退縮

    佩特曼冰川是格陵蘭島最大的海洋終結性冰川之一。與大多數向海洋排放冰塊的冰川一樣,佩特曼冰川也會周期性地釋放出大冰山。但是,與海洋的接觸也意味著變暖的海水一直在從下面融化冰川的冰,這對海平面上升有影響。......

    證實無序巖鹽氧化物正極材料中鋰離子的傳導和存儲機制

    在全球變暖和能源危機的大背景下,隨著新能源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高性能、低成本儲能技術的需求不斷擴張。鋰離子電池由于具有高能量密度、長循環壽命等優異綜合性能,廣泛應用于消費電子產品、電動汽車及儲能等領......

    極端高溫影響宜居性,人類如何應對

    5月以來,隨著北半球夏季的來臨,極端高溫席卷了東南亞各地。5月13日,老撾瑯勃拉邦市出現了創紀錄的43.5℃的高溫;5月14日,泰國曼谷的氣溫達到了創紀錄的41℃;新加坡的氣溫達到了37℃,追平了40......

    曾經,這些觀點令人放松了對全球變暖的警惕

    全球有沒有變暖?這個曾經爭論不休的問題,如今已經板上釘釘。3月下旬,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在瑞士因特拉肯發布了第六次氣候變化評估報告的綜合報告《氣候變化2023》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變......

    高溫滾滾襲來,厄爾尼諾將帶來全球變暖新高峰

    在剛剛過去的4月,全球多地出現了這個時節史上罕見的高溫天氣,其中尤以亞洲部分地區為典型。有氣象專家認為,此次反常的高溫過程,或與此前沉寂數年的厄爾尼諾現象的回歸有關。一據印度多家媒體報道,該國連續第二......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