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1-07 12:56 原文鏈接: 那些被撤的論文,事后“風評”頗佳?

      近幾年,論文撤稿情況日益增多。隨之而來的另一個現象是:不少論文雖已被撤,但其引用量卻在增加,并且影響到由此產生的學術成果的可靠性。

      最近,美國一位信息科學教授就發現,一篇2005年發表于CHEST期刊、題為Effects of Omega-3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on Inflammatory Markers in COPD的醫學論文在被撤稿10余年后,其直接引用次數達到近150次,“二手”引用量更是超過2500次。

      一項研究分析了238篇被撤論文的引用情況。結果表明,盡管很多文章被撤回是由于道德不當、數據造假和虛假報告,但絕大多數(198篇,83%)對它們的引用都是正面的,只有12篇(5%)為負面性的引用。

      “論文撤稿后仍在被引用的問題在學術界一直存在,從未得到有效地解決。”科學網博主、西安建筑科技大學教授時朋朋曾寫道。

      撤稿變“僵尸” 引文中“復活”

      近十多年來,因學術不端或研究錯誤而被撤回的論文不斷增多。據統計,自2012年以來,每1萬篇論文中就有約4篇被撤回。

      “這些論文可能會繼續被其他科學家引用,傳播被撤文章中的錯誤信息。”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信息科學教授Jodi Schneider說。

      近期,Schneider等人在發表于《科學計量學》的一項研究中,回顧了2005年呼吸醫學領域的一篇被撤論文。該論文發現歐米珈3脂肪酸有助降低慢阻肺患者的炎癥標志物。2008年,該論文因報告虛假的臨床試驗數據而被撤銷。

      然而,這篇論文在撤稿十多年后引用次數仍在增加。Schneider的統計表明,該論文在2006~2019年被直接引用148次,間接引用2542次。其中,她所研究的112次直接引用中,多達96%的引用沒有提到該文章已被撤稿。

      “這個案例說明了當前數字圖書館環境在如何傳達論文撤稿狀態方面存在問題。”Schneider寫道。

      近年來,撤稿“僵尸復活”,引文數量不斷增加的情況并不罕見。其中包括《科學》《柳葉刀》《細胞》等公認的頂刊的撤稿。例如:

      在2017年發表于《科學計量學》的一項研究中,以色列巴伊蘭大學信息科學院的Ramat Gan和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的Gali Halevi分析了238篇撤稿后被引文獻。

      結果表明,盡管很多文章被撤回是由于道德不當、數據造假和虛假報告,但絕大多數(198篇,83%)對它們的引用都是正面的,只有12篇(5%)為負面性的引用。

      撤稿頻被引,引用者不負責?

      對于已撤銷的論文頻頻被引,研究者表示其背后原因是多方面的。具體如下:

      1. 所有撤回文章的全文均可免費獲取

      一方面,Ramat Gan表示,盡管很多被撤文章發表在付費墻后的期刊上,但論文一旦被撤稿就變成了免費下載。一些資源有限的機構,對免費內容具有很強的依賴性。

      同時,在當前的傳播態勢下,有很多地方可以找到一篇科學論文的副本,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會標明它是否被撤回。

      2. 許多數據庫并沒有關于撤稿的完整信息

      “部分挑戰在于理解某篇文章被撤回的原因,這通常是非常模糊的。”Schneider寫道。撤稿可能有很多原因,如研究中的錯誤或不當行為。約有10%的撤稿通知沒有提及原因。

      3. 期刊很少檢查參考書目

      Schneider表示,對于大多數期刊來說,在一篇新論文發表時,并不會檢查研究論文的參考資料是否已經被撤稿。

      4. 被撤稿論文可能存在某些價值

      Schneider表示,上述呼吸醫學論文撤稿后仍大量引用的一個潛在因素是,它是針對某一研究問題的第一個所謂的隨機臨床試驗,之前的研究很少。

      “撤回通知只能說明論文被撤回的原因,用戶還可以找到一些有價值的數據或者方法論。”時朋朋表示。

      5. 一些機構的不作為

      時朋朋表示,大學等機構讓校內教師的撤稿出現在科學文獻中,可能希望借此提高自己的某些畸形學術指標。

      6. 作者的不負責

      有研究者指出,作者只引用,不廣泛查閱,缺乏批判性思維也會產生這一問題。

      文獻參考,如何避免“撞尸”?

      “盡管撤回有缺陷的文章有助于清除科學文獻中錯誤或不道德的研究,但撤回此類研究后對其引用,對科學努力的完整性構成了真正的挑戰。”Ramat Gan說。

      那么,文獻參考如何避免“撞尸”已撤論文?

      對此,Ramat Gan建議,出版商應進行徹底的參考文獻檢查,除非編輯和同行審稿人確信引文是必要的,否則對被撤回文章的引用應該被刪除。

      同時,為了方便在同行評審過程中識別被撤回文章的參考文獻,應該建立一個包含被撤回文章的數據庫,包括被撤回文章的原因。

      他還建議,被撤回文章的全文不應在ScienceDirect等平臺免費提供,從而使作者難以下載、閱讀并因此引用被撤回的文章。

      “令人相當困惑的是,為什么撤回的文章可以免費獲得,而絕大多數商業出版商的文章都要付費。”Gan說。

      “理論上,學術界和出版商可以組成一個聯合委員會處理這件事情。”時朋朋表示。對于機構的不作為,他認為,如果高校評比指標出現被撤稿論文等“減分項”,或許是個不錯的解決方案。同時,作者對自己所引用的論文應該進行撤稿核查。

      Schneider正在就此牽頭舉辦學術出版研討會,討論如何更好地檢查被撤稿的引用。

      目前參與者正在起草建議,如開發一套標準的撤稿元數據集。該數據集可被附在論文上,并進行狀態分類標記,如已撤稿或存在擔憂。

      “期刊的最佳做法應該包括,確保每個撤稿通知都是公開的,并建立一個如何標記被撤稿件的公約。”Schneider說。

      參考資料:

      https://doi.org/10.1378/chest.128.6.3817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192-020-03631-1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192-017-2242-0

      https://phys.org/news/2021-01-retracted-scientific-paper-persists-citations.html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629608-1049415.html

    相關文章

    上新百本期刊!科學網APP論文&基金最新活動來了

    科學網APP論文頻道上新100本期刊!科學網APP論文頻道覆蓋生命科學、數理科學、工程材料等8大領域,并細分100多個二級學科,收錄期刊1600本(持續增加中),將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論文信息,打造您......

    30篇參考文獻18篇被撤稿,這篇論文還可靠嗎?

    今年1月,一篇主題為“通過眼睛虹膜檢測人類疾病”的綜述文章被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出版的會議論文集收錄。但論文作者和編輯都沒有注意到,該論文標注的30篇參考文獻中有18篇被撤稿。令人驚訝的是......

    研究被導師抄襲:我不像學生那樣害怕學術強權

    編譯|劉如楠如果自己的研究成果被導師抄襲發表,你會怎么做?作為學生,很多人可能會有所顧慮不敢發聲。但一位來自加拿大的博士后卻絕不忍氣吞聲,她在與導師溝通無果后,決定公開此事。在她的要求下,這篇論文被期......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回應論文圖片重復質疑

    針對有關論文圖片重復的質疑,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肝臟外科日前作出回應。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肝臟外科通過其微信公眾號發布的說明稱,8月29日,肝臟外科自pubpeer網站上得知,學術打假人......

    生物大滅絕“禍首”?最新論文探究巨型隕石來源之謎

    北京時間8月16日凌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最新論文,揭開疑似生物大滅絕事件“罪魁禍首”希克蘇魯伯隕石的來源和性質。在最新發表的論文中,研究人員評估了從白堊紀-古近紀界線(K......

    知網首篇被引量破2萬的論文產生

    知網第一篇被引量破2萬的論文產生。澎湃新聞記者注意到,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官方微信公眾號在8月14日晚間發布消息:至2024年8月14日為止,溫忠麟和葉寶娟發表在《心理科學進展》(2014年)的《中介......

    OpenAI開發反作弊工具,用AI寫論文可被檢測

    ·OpenAI內部既想守住透明度承諾,又想留住用戶。調查顯示,近1/3的ChatGPT用戶會因為反作弊技術而減少使用。·OpenAI員工擔心水印可通過簡單技術被刪除,比如把文本翻譯成另一種語言再轉換回......

    論文調查129名女研究生,分析高校性騷擾

    近日,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原黨委書記兼副院長王貴元被舉報強制猥褻一事引發輿論關注。在接獲舉報24小時內,中國人民大學完成調查,通報稱舉報情況屬實并開除了王貴元。此外,陜西師范大學、山東理工大學、太原科技......

    博士生論文答辯亟待破除盲審“桎梏”

    剛剛,又送別了一個畢業季,而博士生能否順利獲得學位,仍舊取決于學位論文答辯前的盲審結果。近年來,關于博士論文答辯前盲審的爭議愈發激烈。此前,對評審者專業能力或態度問題的質疑久已有之。不久前,武漢大學社......

    史詩級學術騙局,一博士偽造論文200余篇,揭露后自殺,撤稿風暴持續

    一博士狂編200多篇論文,被揭發后畏罪自殺,可他造成的撤稿影響直至今日還在繼續,更有人稱其的造假為科學史上最大的學術騙局之一。狂編200多篇論文發表,這個博士有點狠在著名學術打假網站Retractio......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