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的裴端卿教授在iPS研究領域成果頗豐,近期針對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s的一個重要問題,他與另外一位研究人員發表了題為“Order from chaos: single cell reprogramming in two phases”的文章,點評了關于iPS重編程階段的新成果。
多能干細胞(Pluripotent stem cell,Ps)是當前干細胞研究的熱點和焦點。它可以分化成體內所有的細胞,進而形成身體的所有組織和器官。因此,多能干細胞的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而且在器官再生、修復和疾病治療方面極具應用價值。但是過去認為多能干細胞只能從人胚胎中獲得。2007年,美國和日本科學家發現,應用人和鼠的正常皮膚細胞,導入KLF4、OCT4、SOX2和C-MYC四種基因,即可由正常體細胞轉化成多能干細胞。這種基因誘導而產生的多能干細胞稱為誘導多能干細胞(iPs),除了皮膚細胞,其他體細胞也可以產生iPs。
由此今年剛剛公布的諾貝爾生理/醫學獎就授予了英國科學家約翰?戈登(John B. Gurdon)和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Shinya Yamanaka),獲獎理由就是他們證明了“成熟細胞可被重編程恢復多能性”。
可以說多能干細胞研究和應用將會成為21世紀最偉大的醫學生物學成就之一。然而,iPS從研究理論走向臨床應用還有很艱難的路要走。現階段,iPS臨床應用所遭遇的瓶頸是:1.誘導轉化成iPS的效率過低。2. C-MYC 和KLF4兩基因具有致癌性。iPS所面臨的這兩個問題是制約iPS臨床應用的最大問題。
針對重編程效率這一問題,已有許多科學家取得了進展,近期來自麻省理工的研究人員鑒定出新的基因標記物,從而可能有助于提高重編程效率,并允許科學家們預測哪些經過基因修飾的細胞將成功地變成多能性的干細胞。
以往的研究都是在大群細胞中觀測基因表達改變,而并非所有實際上重編程的細胞,使得難于找出參與這一過程的基因。而這項最新研究對小鼠胚胎成纖維細胞(embryonic fibroblast)進行重編程,然后在重編程過程的幾個不同階段,測量48個已知或者據推測參與多能性的基因表達水平,因此研究人員可以對產生 iPSC的細胞、沒有產生iPSC的細胞和只發生部分重編程的細胞的基因表達譜進行比較。
一旦重編程完成(所需時間在32到94天),研究人員就尋找僅在最終變成iPSC的細胞中表達的基因,他們在最終變成iPSC的細胞中,鑒定出4個基因在這個過程的初始階段――大約在導入重編程基因之后的6天,就開始表達,這4個基因為Esrrb,Utf1,Lin28和Dppa2,它們控制著參與多能性的其他基因轉錄。研究人員也發現幾個之前被人們認為參與多能性的分子標記物,在只部分發生重編程的細胞中是有活性的,這提示著這些標記物是沒有用的。
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開發了一種基因相互作用的新模式,可操控細胞朝著多能性轉變。以前人們一直認為重編程是一種隨機的過程,也就是說一旦四個重編程基因過表達,那么它們是否激活正確的基因從而讓一個特定的細胞變成iPSC,將純粹是個概率的問題。
這項研究意義重大,裴端卿教授指出,“iPS細胞的生成,之前被認為是部分隨機生成具有多能性的細胞,而這一研究改變了這種觀點,他們通過單細胞分析,發現了一種隨機的早期和分層后期階段,從而揭示出了可變重編程策略。”
多能干細胞(Pluripotentstemcells,PSCs)因其在體外具有無限增殖和分化為不同類型細胞的潛能,在再生醫學領域中具有廣泛應用前景,也成為目前臨床上最具潛能的成藥細胞。PSCs制備過程......
自2006年山中伸彌等發現了將體細胞誘導為多能干細胞的奧秘后,越來越多研究者的目光聚集到了這一領域。人們相信誘導多能干細胞(iPSC)可被用于廣泛的體外研究,甚至用于更加精準的定制化細胞療法中。不過,......
捷克馬薩里克大學中歐技術研究所的科研團隊發現了一種新的細胞分化基因表達機制。該研究項目名為“植物減數分裂的調控及其操作技術的發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科學》上。該團隊開發了一種獨特的方法,使用特殊顯微鏡......
在首次出現臨床癥狀之前,阿爾茨海默病有15—20年的無癥狀期。一個研究小組利用在德國波鴻魯爾大學開發的免疫紅外傳感器,最早可在臨床癥狀出現前17年,在血液中識別出阿爾茨海默病外在癥狀的標志。其原理是檢......
CYP90D1(ZmD1)調控玉米節間發育和莖稈長度。中國農科院供圖近日,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玉米功能基因組團隊和作物代謝調控與營養強化團隊合作研究,構建出首個玉米全節間時空特異轉錄調控網絡,......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704.shtm科技日報北京6月27日電(實習記者張佳欣)最近,日本東京理科大學的一個研究小組開發了......
在小鼠中,只有來自2細胞胚胎的受精卵和卵裂球才是真正的全能干細胞(TotiSCs),它們能夠在胚胎和胚胎外組織中產生所有分化的細胞并形成一個完整的有機體。然而,在沒有生殖細胞的情況下,是否以及如何在體......
幾十年來,癌癥療法得到了很大的發展,放療和化療挽救了無數人的生命,但最新的武器—過繼細胞療法(ACT,adoptivecelltherapies)卻激起了科學家們極大的興趣;在該療法中,細胞會被加工處......
人類驅動的全球變化正在挑戰科學界,讓他們了解在不久的將來海洋物種可能如何適應預測的環境條件(例如缺氧、海洋變暖和海洋酸化)。海洋吸收大氣中人為二氧化碳的影響(即海洋酸化)傳播到整個生物層次,從納米尺度......
玉米是世界上種植廣泛和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對于全球的糧食安全至關重要。在影響玉米產量的諸多因素中,干旱是主要的非生物脅迫因素。深入解析玉米干旱響應的分子機制將有助于玉米耐旱新品種的培育與推廣應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