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發區〔2020〕187號
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推動深圳在科技創新治理體系上率先破題,率先建成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率先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發揮科技創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中的支撐引領作用,特制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科技創新行動方案》。現印發給你們,請加強協同配合,認真推進落實。
科 技 部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20年7月4日
(此件主動公開)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科技創新行動方案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的意見》,推動深圳在科技創新治理體系上率先破題,率先建成國際化創新型城市和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率先形成現代化經濟體系,發揮科技創新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以下簡稱先行示范區)建設中的支撐引領作用,特制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科技創新行動方案》(以下簡稱《創新行動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新發展理念,堅定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全面加強黨對科技創新的領導,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和健全科技創新治理體系為突破口,以集聚全球創新要素和增強原始創新能力為主攻方向,以創新引領超大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為主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核心引擎。到2025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GDP)比重力爭達到4.8%,PCTZL申請量超過2.5萬件,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38%,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中國經驗。到2035年,深圳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典范,全球高端創新人才、創新要素和高科技企業高度集聚,形成若干具有創新競爭優勢的全球性產業集群,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創業創意之都。
二、建設國際科技創新城市
支持深圳對標全球創新型城市前列,以深圳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為主要載體,加快建設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和載體,集聚全球高端創新資源,形成世界一流的科技創新能力,為新時代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樹立標桿。
(一)支持深圳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優勢,以深圳為主陣地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大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等在深圳的統籌布局和建設力度,在人工智能、先進計算、合成生物學、腦科學、生命健康與生物醫藥、新材料、量子計算等領域打造一批國際化科研平臺。優化國家技術創新中心、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在深圳的布局和建設,打造一批產業轉移轉化平臺。支持深圳建設國際科技信息中心,牽頭或參與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
(二)支持深圳建設光明科學城、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西麗湖國際科教城、坪山—大鵬粵港澳大灣區生命健康創新示范區,加快組建全新機制的醫學科學院。
(三)支持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快組建海洋大學和深海科考中心,積極推動構建海洋研發平臺,大力支持海洋領域科技研發活動,建設海洋科技成果孵化園區,推動國家科技計劃產出的科研成果在深圳轉化落地,促進海洋經濟發展。
(四)創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管理機制,支持深圳推行項目經理制、政企聯投制、選題征集制、同行評議制、定期評估制和團隊揭榜制,探索推出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吸引外籍人才來深工作的措施,在管理模式、用工方式、服務措施、準入條件等方面先行先試。開展“引企入教”改革,建立市場需求導向的育人體系、產業牽引的學科體系和教育支撐的科研體系,建設產教融合型城市。
三、建設國際領先的現代產業技術體系
統籌推進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新產業新業態培育,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高地,為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提供經驗、樹立榜樣。
(五)支持深圳創新主體承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建設國家級重大基礎科研平臺。鼓勵深圳承擔或參與科技創新2030—重大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等中央財政科技計劃項目。支持深圳承擔或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區域創新發展聯合基金項目,強化“從0到1”基礎研究,努力取得更多重大原創性成果。
(六)支持深圳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優化和創新支持方式,采用“揭榜掛帥”“立軍令狀”“滾動立項”等組織方式,集中突破5G及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材料、區塊鏈等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產業發展技術瓶頸,培育智能經濟、健康產業、海洋經濟等新產業新業態。
(七)支持深圳以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一區兩核多園”為主陣地,圍繞戰略性新興產業,立足產業基礎稟賦,遵循科技創新規律,建設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等帶動優勢突出、競爭優勢明顯的創新產業集群。
四、建設國際可持續發展先鋒城市
加快構建綠色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為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中國經驗。
(八)研究制定綠色技術創新企業認定標準規范和配套支持政策措施,培育綠色技術創新企業。
(九)支持深圳高校設立綠色技術相關學科專業,選擇部分職業教育機構開展綠色技術專業教育試點,加強綠色技術創新人才培養。
(十)支持深圳在綠色技術領域加強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技術創新中心、企業綠色技術中心等國家級創新基地平臺建設。
(十一)支持深圳部署實施一批科技重大任務,推動關鍵核心綠色技術攻關,研發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關鍵核心綠色技術,提升原始創新能力。
五、建設科技創新治理樣板區
以系統推進全面創新改革試驗為統領,完善科技創新法律法規和政策,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建設科技創新治理樣板區。
(十二)支持深圳制定新型研發機構項目申請、分類支持等配套政策。推進創業板改革,實行注冊制,推進發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退市等基礎性制度改革。優化政策環境,重點支持符合國家戰略的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創業板上市。
(十三)支持深圳開展知識產權證券化試點,完善知識產權價值評估、企業融資增信和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等制度,拓寬知識產權融資渠道,促進科技成果資本化。
(十四)支持深圳建設知識產權和科技成果產權交易中心。推動國家技術轉移南方中心建設。以珠三角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深圳片區為抓手,在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技術要素市場化配置、專業化技術轉移機構建設、技術經理人培養、科技成果展覽展示、科技成果評價等方面創新機制、先行先試,在優勢領域建立科技成果轉化中試基地,培育一批科技成果轉化示范企業。
(十五)綜合應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展社會治理智能化試驗示范,加快形成大數據與人工智能驅動下的智慧城市示范應用。支持深圳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大數據中心,支持深圳建設形成以社會保障卡為載體的“一卡通”服務管理模式。
六、保障措施
建立部市會商協調機制,有效集成中央和深圳市創新資源,統籌推進《創新行動方案》。科技部、深圳市加強協同聯動,創新投入方式,支持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支持深圳市開展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先行先試,建立容錯糾錯機制。
深圳市要充分發揮實施主體作用,建立工作任務落實和重大問題協調機制,及時與科技部做好溝通對接,細化方案,明確時間表、路線圖、責任人,推動本方案確定的各項任務落實落地。
科技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對本方案落實情況的跟蹤分析和指導,適時組織開展方案落實情況評估。
正文下載鏈接:
7月19日,在2024年廣東省科普講解大賽總決賽上,來自汕尾市的10名選手參賽,經過兩天的激烈角逐,他們全部獲獎。其中,中小學生組獲一、二等獎各1名,成人組獲二等獎2名、三等獎1名,獲得優秀獎5名。這......
國家能源局關于發布智能電網國家科技重大專項2024年度公開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能源主管部門、科技廳(委、局),國務院各有關部門科技主管司局,各有關單位:依據國家科技......
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通訊評審專家名單公布上海市2024年度“科技創新行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通訊評審已結束,現公布參加通訊評審的專家名單(按姓氏拼音排序)。安玉海、白俊......
7月19日,科技部在官網發布了《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有關項目評審請托問題處理的通報》、《關于對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有關項目申報書抄襲問題處理的通報》,據通報,就孫倍成在南大(國家杰青)工作期間請托問題,......
我國將全面實施專利開放許可制度為推動專利開放許可制度高效運行,拓展專利轉化運用的模式和渠道,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專利開放許可制度實施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確了專利開放許可的基本含義:專利權人......
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吹響了加快建設科技強國的沖鋒號。北京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提出、親自謀劃、親自推動的一項戰略任務,對科......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政府采購領域“整頓市場秩序、建設法規體系、促進產業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國辦發〔2024〕33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
7月11日下午,2024中國科技青年論壇暨《麻省理工科技評論》“35歲以下科技創新35人”(以下簡稱TR35)中國區發布儀式在上海閔行大零號灣科創大廈開幕。活動發布了2023年度TR35中國區入選者名......
近日,福州市科學技術局積極響應《福建省科技廳關于組織推薦化學等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的通知》(閩科基函〔2024〕56號)的號召,正式發布了《關于組織推薦化學等領域全國重點實驗室的通知》。該通知明確指出,......
《人類基因組編輯研究倫理指引》發布為規范人類基因組編輯研究行為,促進人類基因組編輯研究健康發展,國家科技倫理委員會醫學倫理分委員會研究編制了《人類基因組編輯研究倫理指引》,供相關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