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發展和居民生活用電需求的不斷增加,今夏埃及用電緊張的局面相比往年更加凸顯,幾乎所有的居民區都曾遭遇拉閘限電的尷尬和無奈。嚴重的電力短缺給埃及居民生活和工商業活動帶來了不便和損失,同時也暴露出埃及多年來累積的能源供需矛盾,以及在能源政策、能源發展戰略等各方面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與西亞北非地區的產油國相比,埃及的石油資源并不豐富,石油儲量大約為42億桶,僅能部分滿足國內需求。從2008年開始,埃及成為石油凈進口國。但是,埃及并非能源缺乏的國家,比如埃及是世界上天然氣儲量最豐富、品質較高的國家之一,已探明的天然氣儲量達2.2萬億立方米,潛在的天然氣資源預計為5.6萬億立方米。
此外,埃及在水電方面也有較大優勢,利用尼羅河水資源興建的阿斯旺大壩是世界上七大水壩之一,擁有12組175兆瓦發電機,總功率2100兆瓦,年發電量超過100億千瓦時。在新能源方面,埃及的發展前景同樣廣闊,西部沙漠地區豐富的太陽能和紅海沿岸的風能資源,都是埃及未來能源發展的潛在地區。
能源資源的相對豐富和能源供需矛盾的突出,是埃及在能源問題上面臨的一個尷尬局面,原因在于埃及在能源政策、能源發展戰略上仍有不足之處。
首先是埃及長期推行的能源補貼政策已經影響到整體的能源發展戰略。為了穩定市場物價,減輕企業負擔,埃及在能源問題上一直采取國家補貼的政策,這也使其能源價格獨立于國際市場,一方面是國際能源價格高企,另一方面則是國內主要能源低價格長期不變。嚴重的價格倒掛完全依靠政府補貼來平衡,這給埃及財政帶來了巨大負擔。據統計,埃及能源補貼占政府總預算的20%左右,目前已達到955億埃鎊。
為了改變這一局面,埃及新政府采取了一些措施。首先以工業企業為目標,提高工業用氣和工業用電價格,減少鋼鐵、水泥、陶瓷等行業的能源補貼。2013年埃及政府對工業企業能源補貼的減幅將達到 33%,從而節省約200億埃鎊的財政支出。日前,埃及貿工部也決定不再向新水泥廠提供能源補助,現有水泥廠能源價格逐漸向新水泥廠價格靠近。
其次,大力發展天然氣產業。目前,埃及儲量豐富、質量上乘的天然氣資源并未給普通民眾帶來更多實惠。埃及目前1700萬個家庭中,只有400萬家庭接入了國家天然氣管道。天然氣管道建設的滯后主要歸因于天然氣價格過于低廉,行業發展缺乏資金和動力支持。為此,埃及政府目前正在考慮提高天然氣價格,從而獲得更多資金,使行業發展呈現良性循環態勢。
第三,新能源的開發和應用也是埃及政府走出能源困境的一條道路。埃及在太陽能、風能等方面都擁有豐富的資源和開發條件,適于根據不同地區特點進行新能源開發。埃及目前已在紅海沿岸地區建立了多個風力發電場,最新建成的風電場發電量達550兆瓦;首家太陽能發電廠也已經開始運營,發電量達140兆瓦。根據2012年至2017年五年規劃,埃及將建立第二座發電量達100兆瓦的太陽能發電廠,并實施兩個發電總量達40兆瓦的太陽能電池項目。預計到2020年,埃及可再生能源對電力生產的貢獻率將達20%。
總之,埃及當前所面臨的能源問題十分復雜,既有政策因素也有企業和社會的原因。要走出當前的能源困境,需要對多年來的國家能源戰略、相關政策作出進一步改進,也需要對能源產業的發展進行一系列的調整和改革,包括大力調整能源結構,對長期以來依賴石油的電力、重工業等高能耗行業進行產業改造和升級,以降低本國市場對石油的依賴程度,走出一條新型的能源發展之路。
華東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侯宇、楊雙等提出了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埋底界面的“機械增強”策略,為設計和開發穩定的長壽命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提供了新思路。相關成果發表于《能源與環境科學》。鈣鈦礦太陽能電池......
永安行官微發布消息,2024國際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大會暨展覽會(FCVC2024)將于6月4日—6月6日在上海嘉定召開。屆時永安行將發布全球首款太陽能電解水制氫儲氫能源系統。 ......
近日,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科研人員在南海北部天然氣水合物氣源成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他們發現深部熱成因烴源能為天然氣水合物成藏提供氣體。相關成果發表于《海洋和石油地質》(MarineandPetrole......
近日,我所太陽能研究部薄膜太陽能電池研究組(DNL1606組)楊棟研究員和劉生忠研究員團隊發表了關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異質結晶格失配的綜述文章,系統地討論了晶格失配對材料穩定性和載流子傳輸動力學的影響,......
據報道,全球能源智庫Ember最新報告稱,得益于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快速增長,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量首次超過全球總發電量的30%,創歷史新高。該報告指出,綠色電力占全球總發電量的比例從2022年的......
據海關統計,2024年前4個月,我國貨物貿易(下同)進出口總值13.81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同)增長5.7%。其中,出口7.81萬億元,增長4.9%;進口6萬億元,增長6.8%;貿易順差1.81萬億......
3月12日,記者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中國石化在四川盆地的第三個千億方海相大氣田——川西氣田全面建成投產,年產能20億立方米天然氣、13萬噸硫黃,為我國西南地區及川氣東送沿線提供更多清潔能源。四川盆地......
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958.7萬輛和949.5萬輛,連續9年位居全球第一。與此同時,被稱為“新三樣”的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出口總額達1.06萬億元,首次突破萬億大關。2月......
天然氣在世界能源結構中占據重要份額。通過船運輸液化天然氣(LNG),是天然氣在全球流動分配的主要形式。LNG在運輸和輸送過程中會產生大量蒸發氣(BOG),造成經濟損失和安全隱患。當前,亟需開展國產化船......
月1日消息,據媒體報道,韓國蔚山科學技術院科學家借助新配體交換技術,合成出基于有機陽離子的鈣鈦礦量子點(PQD),開發出迄今能效最高的量子點太陽能電池。據了解,量子點是半導體納米晶體,尺寸從幾納米到幾......